副簧支撑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316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副簧支撑结构及汽车,包括支架、轴承和副簧,所述支架与车架连接,所述轴承与所述支架滚动连接,所述副簧与所述轴承的外圈接触。上述副簧支撑结构,支架与车架连接,通过将轴承与支架滚动连接,使得副簧与轴承的外圈接触时,副簧能够相对支架滚动运动,将副簧与支架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接触面的摩擦和损耗,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振动,提升了副簧与支架的寿命,无需频繁更换副簧支撑结构,减少了经济支出。同时,通过轴承连接副簧与支架减小了两者之间的接触噪音,能够提升驾乘感受。上述副簧支撑结构的副簧与支架之间为滚动摩擦,噪音低、振动小。振动小。振动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簧支撑结构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悬架
,特别是涉及副簧支撑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悬架是汽车重要的总成之一,它把车架与车轴(或车轮)弹性连接起来,传递作用在车轮与车架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且缓和不平路面传递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冲击载荷引起的承载系统的震动。通常汽车悬架除了设置主簧以外,还设置副簧和支架,副簧与支架通过接触传递载荷,副簧与支架一般为圆弧接触面接触或线接触,当路遇凹凸不平地面时,车桥上下颠簸,冲击力较大,副簧与支架之间产生较大滑动摩擦,加剧支架的磨损,需要频繁更换支架,增加了维修成本,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副簧与支架之间摩擦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副簧与支架之间为滚动摩擦的、噪音低、振动小的副簧支撑结构及汽车。
[0004]一种副簧支撑结构,所述副簧支撑结构包括:
[0005]支架,所述支架与车架连接;
[0006]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支架滚动连接;
[0007]副簧,所述副簧与所述轴承的外圈接触。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簧支撑结构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设置于所述轴承与所述副簧之间,所述垫块与所述副簧固定连接,所述垫块与所述轴承的外圈弹性接触。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块包括金属层和橡胶垫片,所述金属层与所述橡胶垫片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片设置于所述垫块的靠近所述轴承的一侧。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块还包括连接螺栓和螺母,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金属层和所述副簧连接,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螺母连接;和/或,
[0011]所述金属层与所述副簧为铆接或焊接;和/或,
[0012]所述橡胶垫片与所述金属层为粘接或铆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轴承同轴设置。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至少三个垫圈,所述垫圈与所述轴承互相间隔设置。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车架固定连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连接耳和销轴,所述连接耳与所述销轴固定连接,所述销轴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簧为至少一片,至少一片所述副簧层叠设置。
[0018]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副簧支撑结构,及
[0019]车架和主簧,所述主簧与所述车架弹性连接,所述副簧与所述主簧连接。
[0020]上述副簧支撑结构,支架与车架连接,通过将轴承与支架滚动连接,使得副簧与轴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4]汽车悬架是汽车重要的总成之一,它把车架与车轴(或车轮)弹性连接起来,传递作用在车轮与车架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且缓和不平路面传递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冲击载荷引起的承载系统的震动。通常汽车悬架除了设置主簧以外,还设置副簧和支架,副簧与支架通过接触传递载荷,副簧与支架一般为圆弧接触面接触或线接触,当路遇凹凸不平地面时,车桥上下颠簸,冲击力较大,副簧与支架之间产生较大滑动摩擦,加剧支架的磨损,需要频繁更换支架,增加了维修成本,影响客户运营。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副簧与支架之间摩擦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副簧与支架之间为滚动摩擦的、噪音低、振动小的副簧支撑结构及汽车。
[0035]参阅图1至图2,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副簧支撑结构整体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副簧支撑结构分解示意图。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副簧支撑结构,包括支架10、轴承20和副簧40,所述支架10与车架连接,所述轴承20与所述支架10滚动连接,所述副簧40与所述轴承20的外圈接触。上述副簧支撑结构,支架10与车架连接,通过将轴承20与支架10滚动连接,使得副簧40与轴承20的外圈接触时,副簧40能够相对支架10滚动运动,将副簧40与支架10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接触面的摩擦和损耗,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振动,提升了副簧40与支架10的寿命,无需频繁更换副簧支撑结构,减少了经济支出。同时,通过轴承20连接副簧40与支架10减小了两者之间的接触噪音,能够提升驾乘感受。上述副簧支撑结构副簧40与支架10之间为滚动摩擦,噪音低、振动小。
[0036]副簧的种类和数量不做限制,可采用钢板弹簧或复合材料板簧或任意可实现的结构形式,副簧为至少一片,至少一片副簧层叠设置。可选地,副簧40为钢板弹簧,钢板弹簧为单片或多片,设置单片钢板弹簧能够减少摩擦,增加行驶平顺性;设置多片钢板弹簧,多片钢板弹簧的各片钢板迭加成倒三角形状,能够增加副簧40刚性,提高承载能力,钢板弹簧工作可靠,成本低廉,维修方便。
[0037]为了进一步保障钢板弹簧的使用寿命,钢板弹簧的两面均匀覆盖锂基润滑脂或石墨润滑脂,以减少摩擦分散应力,防止钢片表面拉伤,减少灰尘、泥土及水的侵入,防止锈蚀,还有散热降温,防止弹性强度下降。
[0038]可选地,轴承20为滚动轴承20,滚动轴承20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小,机械效率高,且尺寸标准化,具有互换性,便于安装拆卸,维修方便。滚动轴承20内装填润滑脂,采用脂润滑不易泄漏、易于密封、使用时间长、维护简便且油膜强度高。
[0039]为了进一步提高副簧支撑结构的减震效果,所述副簧支撑结构还包括垫块30,所述垫块30设置于所述轴承20与所述副簧40之间,所述垫块30与所述副簧40固定连接,所述
垫块30与所述轴承20的外圈弹性接触,通过垫块30的弹性变形缓冲不平路面引起的车辆颠簸振动,降低噪音,改善驾乘舒适性。
[0040]如图2所示,垫块30的结构形式可以为任意一种能够与轴承20外圈实现弹性接触的结构,可选地,垫块30为一整块橡胶垫片32或橡胶垫片32与金属层31的组合结构,为了提高副簧支撑结构的可靠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块30包括金属层31和橡胶垫片32,所述金属层31与所述橡胶垫片32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片32设置于所述垫块30的靠近所述轴承20的一侧,通过金属层31保证垫块30与副簧40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垫块30移位,通过橡胶垫片32实现副簧40与轴承20外圈的弹性接触,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簧支撑结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车架连接;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支架滚动连接;副簧,所述副簧与所述轴承的外圈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簧支撑结构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设置于所述轴承与所述副簧之间,所述垫块与所述副簧固定连接,所述垫块与所述轴承的外圈弹性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包括金属层和橡胶垫片,所述金属层与所述橡胶垫片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片设置于所述垫块的靠近所述轴承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还包括连接螺栓和螺母,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金属层和所述副簧连接,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螺母连接;和/或,所述金属层与所述副簧为铆接或焊接;和/或,所述橡胶垫片与所述金属层为粘接或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前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