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涨开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54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体涨开工具,该工具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支撑杆和旋转杆;支撑杆和旋转杆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座旋转连接,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座的一端具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具有内螺纹;旋转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座旋转连接,旋转杆远离第二支撑座的一侧的侧壁上具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均用于与机体框架抵接,旋转杆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对支撑杆产生推力、以调节机体涨开工具的长度。由于旋转杆与支撑杆螺纹连接,在机体涨开工具的拆卸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旋转杆和支撑杆的分离的现象,从而避免了砸伤机体或操作者的情况的发生。了砸伤机体或操作者的情况的发生。了砸伤机体或操作者的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体涨开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机体涨开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作为车辆的核心结构,其机体种类是多种多样的,龙门式机体就是其中一种;龙门式机体在轴承盖的安装过程中,由于轴承盖和机体之间为过渡配合,因此需要通过工具将机体部位涨开一定尺寸后,再安装轴承盖。
[0003]现有技术中的机体涨开工具,通常由支撑杆、旋转杆、紧固螺母和两个支撑座组成。组装时需将一个支撑座与支撑杆焊接,将另一个支撑座与旋转杆焊接;紧固螺母套设于旋转杆的外壁,二者螺纹连接;再将旋转杆伸入支撑杆的孔内以令紧固螺母与支撑杆的端面抵接。使用时则将两个支撑座均安装在机体框架上,通过旋拧紧固螺母令其挤压支撑杆的端面,从而调整整个工具的长度,进而使机体涨开以便安装轴承盖。
[0004]但是,现有技术的这种工具,在拆卸过程中容易出现旋转杆和支撑杆的分离,存在砸伤机体或操作者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体涨开工具,上述机体涨开工具的工作效率高、且在拆卸过程中不会出现旋转杆和支撑杆的分离的现象,从而避免了砸伤机体或操作者的情况的发生。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机体涨开工具,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支撑杆以及旋转杆;其中,支撑杆和旋转杆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座旋转连接,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座的一端具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具有内螺纹;旋转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座旋转连接,旋转杆远离第二支撑座的一侧的侧壁上具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均用于与机体框架抵接,旋转杆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对支撑杆产生推力、以调节机体涨开工具的长度。
[0008]本技术提供的机体涨开工具,使用时,将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分别抵接于机体框架的两侧,然后旋拧旋转杆,使得支撑杆在第一方向上受到推力,直到机体涨开工具整体长度变长,以实现机体部分涨开,即可安装轴承盖;轴承盖安装完毕后,再反向旋拧旋转杆,令机体涨开工具整体的长度恢复,然后从机体框架上将机体涨开工具取下,即工作全部完成。
[0009]这种设置方式,由于旋转杆与支撑杆螺纹配合,方便旋拧旋转杆的同时,还能够准确地令旋转杆沿第一方向对支撑杆产生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由于旋转杆与支撑杆螺纹连接,在机体涨开工具的拆卸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旋转杆和支撑杆的分离的现象,从而避免了砸伤机体或操作者的情况的发生。
[0010]可选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支撑座旋转连接;旋转杆的一端通过
第二轴承与第二支撑座旋转连接。
[0011]可选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为推力轴承。
[0012]可选地,机体涨开工具还包括第一垫块;第一垫块位于第一支撑座背离支撑杆的一侧,第一垫块用于当第一支撑座与机体框架抵接时、对第一支撑座进行缓冲保护。
[0013]可选地,机体涨开工具还包括第二垫块;第二垫块位于第二支撑座背离旋转杆的一侧,第二垫块用于当第二支撑座与机体框架抵接时、对第二支撑座进行缓冲保护。
[0014]可选地,旋转杆上具有用于与旋拧工具配合的旋拧部。
[0015]可选地,旋转杆的侧壁具有凸起,凸起构成旋拧部;凸起与旋拧工具的形状及尺寸均互相配合。
[0016]可选地,支撑杆上具有与夹持工具配合的夹持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体涨开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体涨开工具不同角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体涨开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体涨开工具,包括第一支撑座1、第二支撑座2、支撑杆3以及旋转杆4;其中,支撑杆3和旋转杆4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支撑杆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座1旋转连接,支撑杆3远离第一支撑座1的一端具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具有内螺纹;旋转杆4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座2旋转连接,旋转杆4远离第二支撑座2的一侧的侧壁上具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均用于与机体框架抵接,旋转杆4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对支撑杆3产生推力、以调节机体涨开工具的长度。
[0021]本实施例提供的机体涨开工具,使用时,将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分别抵接于机体框架的两侧,然后旋拧旋转杆4,使得支撑杆3在第一方向上受到推力,直到机体涨开工具整体长度变长,以实现机体部分涨开,即可安装轴承盖;轴承盖安装完毕后,再反向旋拧旋转杆4,令机体涨开工具整体的长度恢复,然后从机体框架上将机体涨开工具取下,即工作全部完成。
[0022]这种设置方式,由于旋转杆4与支撑杆3螺纹配合,方便旋拧旋转杆4的同时,还能够准确地令旋转杆4沿第一方向对支撑杆3产生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由于旋转杆4与支撑杆3螺纹连接,在机体涨开工具的拆卸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旋转杆4和支撑杆3的分离的现象,从而避免了砸伤机体或操作者的情况的发生。
[002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支撑杆3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5与第一支撑座1旋转连接;旋转杆4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6与第二支撑座2旋转连接。其中,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均为推力轴承。
[0024]图2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体涨开工具不同角度的剖视图,具体地,图2为图3中A

A角度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B

B角度的剖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轴承5为例进行安装说明,可在第一支撑座1靠近第二支撑座2的一侧设置盖板12,盖板12上设置螺栓孔13,通过盖板12以及与螺栓孔13配合的固定螺栓14将第一支撑座1、第一轴承5以及支撑杆3连接为一体;
[0025]同理,第二支撑座2靠近第一支撑座1的一侧也设置盖板12,第二支撑座2、第二轴承6以及旋转杆4同样连接为一体,具体方式与上述第一轴承5的安装方式相同,不再赘述。
[0026]另外,盖板12上的螺栓孔13和固定螺栓14可为多个,多个螺栓孔13和多个固定螺栓14一一对应设置,从而提升盖板12的安装稳定性。
[0027]参考图1和图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机体涨开工具还包括第一垫块7;第一垫块7位于第一支撑座1背离支撑杆3的一侧,第一垫块7用于当第一支撑座1与机体框架抵接时、对第一支撑座1进行缓冲保护。
[0028]本实施例中,第一垫块7可与第一支撑座1粘接,以更加稳定地起到对第一支撑座1的缓冲保护作用,减少第一支撑座1与机体框架之间的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体涨开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支撑杆以及旋转杆;其中,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旋转杆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座旋转连接,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一端具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旋转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座旋转连接,所述旋转杆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一侧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均用于与机体框架抵接,所述旋转杆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所述支撑杆产生推力、以调节所述机体涨开工具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体涨开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撑座旋转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支撑座旋转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体涨开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为推力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浩王利平李晓辉袁彬丁金王文全邵清刘宝玉崔毅范旭东赵嘉成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