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器电子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6898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独的、具有电磁铁系统的电梯制动器的电子释放装置,该电子释放装置不需要手动操作电梯主机上的制动器,也无需将该装置安装在电梯主机之上,在远离电梯主机的情况下,也能对电梯制动器进行操作。所述制动器电子释放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电子释放装置电路由稳压电路、充电电路、操作电路和升压电路组成。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制动器电子释放装置进行程序化控制,控制精度高,而且其电路结构也比较简单,维修起来也方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释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制动器的电子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梯的制动器分为两个分系统,在闭合制动器时,这两个分系统在机械上是相互完全独立地进行工作的,而当一个分系统在闭合功能上出现故障时,另一个分系统能够正常的闭合,并且仍然产生足够的制动力,使电梯制动或减速。通常,电梯驱动主机设有用于处理电梯位于非平层区的手动紧急操作装置或紧急电动运行的电气操作装置。如果电梯的供电系统或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情况时,可通过使用紧急操作装置或紧急电动运行的电气操作装置使电梯达到平层,起到电梯解困的目的。而此类装置通常安装在电梯主机之上,在手动操作使电梯制动器脱开或解开的同时,又手动操作使电梯平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独的、具有电磁铁系统的电梯制动器的电子释放装置,该电子释放装置不需要手动操作电梯主机上的制动器,也无需将该装置安装在电梯主机之上,在远离电梯主机的情况下,也能对电梯制动器进行操作。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动器电子释放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释放装置电路由稳压电路、充电电路、操作电路和升压电路组成;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接入所述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接入所述操作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与所述操作电路连接。所述稳压电路由电源接口AC、保险丝F1、温敏电阻TH1、电容C2、磁芯线圈L1和桥式整流器BD1组成。所述电源接口AC、保险丝F1、温敏电阻TH1和电容C2互相串联,所述磁芯线圈L1的1、2脚并联在所述电容C2两端,所述磁芯线圈L1的3、4脚分别接入桥式整流器BD1中,桥式整流器BD1的另两端接入所述充电电路中。所述充电电路由芯片U1、二极管D1、D2、D3、D4、D5、电阻R1、R2、R5、R6、R7、R10、R11、R12、R14、R15、R16、R17、R18、R19、电容C3、C7、C8、电解电容C1、C4、C5、C6、C12、三极管Q1、发光二极管CHARGE、FULL、运算放大器U4A、U4B、稳压二极管ZD1、保险丝F2、瞬变抑制二极管TVS1、保险管PS1、变压器TRF1、光电耦合器PC1、集成电路U3组成。所述操作电路由二极管D6、D7、D8、D9、电阻R3、R4、R8、R9、R13、电解电容C9、C10、C11、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BATV、芯片U2、按钮PB、电源开关SW、指示灯接口LGTV、外部开关接口EXT和继电器RY1组成。所述升压电路由输出接口BKES、电阻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R32、R33、R34、R35、R36、R37、R38、R39、R40、R41、R42、二极管D10、D11、D12、D13、发光二极管BKCV、OH、电容C16、C18、C19、C20、C21、电解电容C13、C14、C15、C17、C22、C23、三极管Q5、运算放大器U6A、U6B、晶体管Q3、Q4、芯片U5、继电器RY2、变压器TRF2组成。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对制动器电子释放装置进行程序化控制,控制精度高,而且其电路结构也比较简单,维修起来也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制动器电子释放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制动器电子释放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电子释放装置电路由稳压电路1、充电电路2、操作电路3和升压电路4组成。所述稳压电路1由电源接口AC、保险丝F1、温敏电阻TH1、电容C2、磁芯线圈L1和桥式整流器BD1组成。所述电源接口AC、保险丝F1、温敏电阻TH1和电容C2互相串联,所述磁芯线圈L1的1、2脚并联在所述电容C2两端,所述磁芯线圈L1的3、4脚分别接入桥式整流器BD1中,桥式整流器BD1的另两端接入充电电路2中。所述充电电路2由芯片U1、二极管D1、D2、D3、D4、D5、电阻R1、R2、R5、R6、R7、R10、R11、R12、R14、R15、R16、R17、R18、R19、电容C3、C7、C8、电解电容C1、C4、C5、C6、C12、三极管Q1、发光二极管CHARGE、FULL、运算放大器U4A、U4B、稳压二极管ZD1、保险丝F2、瞬变抑制二极管TVS1、保险管PS1、变压器TRF1、光电耦合器PC1、集成电路U3组成。所述芯片U1的D脚分别接二极管D5的正极和变压器TRF1的2脚;芯片U1的C脚分别接电阻R7的一端和光电耦合器PC1的3脚。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瞬变抑制二极管TVS1的负极,瞬变抑制二极管TVS1的正极与变压器TRF1的1脚。变压器TRF1的3、5脚分别接二极管D3、D4的正极,二极管D3、D4的负极连接后,与光电耦合器PC1的4脚和电容C7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C6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RF1的9脚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1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电解电容C1的负极与变压器TRF1的8脚;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6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1、电解电容C4的负极和集成电路U3的1脚;二极管D1的负极与保险管PS1连接,保险管PS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充电输出端BAT的正极和保险丝F2,保险丝F2的另一端接入升压电路4,充电输出端BAT的负极接地。光电耦合器PC1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5、电容C3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4的正极和集成电路U3的3脚,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R3的另一端和电阻R10。芯片U1的S脚依次连接电解电容C6的负极、变压器TRF1的4脚、电容C7的另一端和电容C8,电容C8的另一端接电解电容C1的负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阻R12,电阻R12的另一端接电阻R10的另一端、集成电路U3的2脚,电阻R11的另一端,然后接地。电解电容C5并联在变压器TRF1的1、4脚上,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U4A的8脚、电阻R15、运算放大器U4B的8脚和电阻R14。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8、发光二极管CHARGE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FULL的正极,发光二极管CHARGE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FULL的负极连接后与运算放大器U4B的7脚,运算放大器U4B的5脚与运算放大器U4A的1脚和电阻R19连接,运算放大器U4B的6脚分别与电阻R15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4A的2脚和电阻R17连接,运算放大器U4A的3脚与电解电容C12的正极、电阻R16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电阻R10和R12的交点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4B的4脚、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运算放大器U4A的4脚、电阻R17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12的负极连接,然后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12的交点连接。所述操作电路3由二极管D6、D7、D8、D9、电阻R3、R4、R8、R9、R13、电解电容C9、C10、C11、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BATV、芯片U2、按钮PB、电源开关SW、指示灯接口LGTV、外部开关接口EXT和继电器RY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动器电子释放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释放装置电路由稳压电路、充电电路、操作电路和升压电路组成;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接入所述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接入所述操作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与所述操作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三卢为明陈明棕钟正伟王珂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