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交流失电制动器上的手动释放叉型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231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交流失电制动器上的手动释放叉型扳手,包括叉型部分和手柄,所述叉型部分呈半圆形结构设计,所述叉型部分包括左叉型部分和右叉型部分,并且在所述左叉型部分和所述右叉型部分上均设有头部,所述头部呈长方形结构设计,在所述头部上均加工有钻孔,位于所述叉型部分顶端位置处加工有折弯部分,并且在所述折弯部分上加工有螺纹孔,所述手柄是安设在所述螺纹孔内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杠杆原理设计出新的手动释放装置,在完成释放动作的同时,当松开释放手柄后又能马上恢复制动状态,极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以及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失电制动器手动释放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交流失电制动器上的手动释放叉型扳手
技术介绍
电磁失电制动器一般跟Y系列电机配套,生成新的YEJ制动电机,根据功能和用途不同,又分为直流电磁失电制动器和交流失电电磁制动器两种。电磁失电制动器是一种通电后产生磁场,断电后(失电)后弹簧施压,推动衔铁与摩擦盘产生摩擦力矩,从而达到将旋转的物体(如电机轴、飞轮等)制动(杀Il车)的功能,广泛用于防险、定位等场合。由于电磁制动器在断电后刹车制动,通电解除制动。当系统遇停电或需要盘车调试时,制动器需要手动解除制动。由于直流失电制动器和交流失电制动器的结构不一样,直流的制动器励磁线圈在铁芯内,交流失电制动器的励磁线圈在铁芯的外面,所以手动释放装置也不能一样的结构。现有技术中的交流失电制动器是通过在手动释放装置是上加装一个释放螺钉,将螺钉的前端的螺纹旋入制动器衔铁中间的螺孔中,当转动扳手拧紧螺钉后,衔铁克服弹簧的压力后移,解除了压在制动盘上的力,从而达到解除制动的目的,但是,这种固定释放的形式要想恢复制动,必须要将释放螺钉拧松,才能解除制动,给用户带来了成本上升和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必须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交流失电制动器上的手动释放叉型扳手,根据杠杆原理设计出新的手动释放装置,在完成释放动作的同时,当松开释放手柄后又能马上恢复制动状态,极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以及安全系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交流失电制动器上的手动释放叉型扳手,包括叉型部分和手柄,所述叉型部分呈半圆形结构设计,所述叉型部分包括左叉型部分和右叉型部分,并且在所述左叉型部分和所述右叉型部分上均设有头部,所述头部呈长方形结构设计,在所述头部上均加工有钻孔,位于所述叉型部分顶端位置处加工有折弯部分,并且在所述折弯部分上加工有螺纹孔,所述手柄是安设在所述螺纹孔内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柄上安设有配合所述螺纹孔使用的长螺纹轴,所述手柄是通过长螺纹轴安设在所述螺纹孔内的,并且所述长螺纹轴上活动安设有调节螺帽。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柄上还加工有手握部分,所述手握部分呈凹弧柱结构设计,所述凹弧柱的弧度设计135度,并且在所述凹弧柱上还设有防滑层。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头部下端面两端安设有一组钢凸块和一块橡胶垫,所述钢凸块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橡胶垫为凸弧形结构,所述橡胶垫的弧度设计为120度,并且所述橡胶垫是位于所述钢凸块之间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钢板成型设计制造的叉型手动释放装置,包括叉型部分和手柄部分,叉型的上面部分折弯后钻孔攻丝装手柄,下面分两边叉开,头部做成跟叉型一体的长方形,在长方形的中心线偏上的部分钻孔,以便在使用过程中装配释放螺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杠杆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释放螺钉旋入钻孔中。当扳动释放手柄时拉动释放螺钉,由于释放板手上的螺孔偏离中心,较长的部分当作阻力臂,叉型扳手和手柄部分当作动力臂,由于动力臂几倍于阻力臂的长度,所以只要稍微扳动释放手柄就可以很轻松的通过释放螺钉拉动相关的衔铁组件克服弹簧的压力,解除电磁制动器的制动状态,当松开释放手柄时,制动器又恢复了制动状态,避免了释放状态下盘车工作完成时忘记了松开释放螺栓而形成事故隐患;长螺纹轴的设置配合杠杆原理,更好的便于使用;手握部分呈凹弧柱结构设计以及设置的防滑层均便于使用的便捷度;头部下端面上设置的钢凸块和橡胶垫,具有缓冲作用,提高使用的便捷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头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用于交流失电制动器上的手动释放叉型扳手,包括叉型部分I和手柄2,叉型部分I呈半圆形结构设计,叉型部分I包括左叉型部分3和右叉型部分4,在左叉型部分3和右叉型部分4上均设有头部5,头部5呈长方形结构设计,在头部5上均加工有钻孔6,位于叉型部分I顶端位置处加工有折弯部分7,并且在折弯部分7上加工有螺纹孔8,手柄2是安设在所述螺纹孔8内的。本技术采用钢板成型设计制造的叉型手动释放装置,包括叉型部分I和手柄2,叉型的上面部分折弯后钻孔攻丝装手柄2,下面分两边叉开,头部5做成跟叉型一体的长方形,在长方形的中心线偏上的部分钻孔6,以便在使用过程中装配释放螺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杠杆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释放螺钉旋入钻孔6中,当扳动释放手柄时拉动释放螺钉,由于释放板手上的螺孔偏离中心,较长的部分当作阻力臂,叉型扳手和手柄部分当作动力臂,由于动力臂几倍于阻力臂的长度,所以只要稍微扳动释放手柄就可以很轻松的通过释放螺钉拉动相关的衔铁组件克服弹簧的压力,解除电磁制动器的制动状态,当松开释放手柄时,制动器又恢复了制动状态,避免了释放状态下盘车工作完成时忘记了松开释放螺栓而形成事故隐患。手柄2上安设有配合螺纹孔8使用的长螺纹轴9,手柄2是通过长螺纹轴9安设在螺纹孔8内的,并且长螺纹轴9上活动安设有调节螺帽10;手柄2上还加工有手握部分11,手握部分11呈凹弧柱结构设计,凹弧柱的弧度设计135度,并且在凹弧柱上还设有防滑层12,位于头部5下端面两端安设有一组钢凸块13和一块橡胶垫14,钢凸块13为长方体结构,橡胶垫14为凸弧形结构,橡胶垫14的弧度设计为120度,并且橡胶垫14是位于钢凸块13之间设置。长螺纹轴9的设置配合杠杆原理,更好的便于使用;手握部分11呈凹弧柱结构设计以及设置的防滑层12均便于使用的便捷度;头部5下端面上设置的钢凸块13和橡胶垫14,具有缓冲作用,提高使用的便捷度。本技术工作原理:本技术采用钢板成型设计制造的叉型手动释放装置,包括叉型部分I和手柄2,叉型的上面部分折弯后钻孔攻丝装手柄2,下面分两边叉开,头部5做成跟叉型一体的长方形,在长方形的中心线偏上的部分钻孔6,以便在使用过程中装配释放螺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杠杆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释放螺钉旋入钻孔6中,当扳动释放手柄时拉动释放螺钉,由于释放板手上的螺孔偏离中心,较长的部分当作阻力臂,叉型扳手和手柄部分当作动力臂,由于动力臂几倍于阻力臂的长度,所以只要稍微扳动释放手柄就可以很轻松的通过释放螺钉拉动相关的衔铁组件克服弹簧的压力,解除电磁制动器的制动状态,当松开释放手柄时,制动器又恢复了制动状态,避免了释放状态下盘车工作完成时忘记了松开释放螺栓而形成事故隐患。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主权项】1.用于交流失电制动器上的手动释放叉型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叉型部分和手柄,所述叉型部分呈半圆形结构设计,所述叉型部分包括左叉型部分和右叉型部分,并且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交流失电制动器上的手动释放叉型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叉型部分和手柄,所述叉型部分呈半圆形结构设计,所述叉型部分包括左叉型部分和右叉型部分,并且在所述左叉型部分和所述右叉型部分上均设有头部,所述头部呈长方形结构设计,在所述头部上均加工有钻孔,位于所述叉型部分顶端位置处加工有折弯部分,并且在所述折弯部分上加工有螺纹孔,所述手柄是安设在所述螺纹孔内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昕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立信电磁离合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