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冷却系统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969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机的冷却系统结构包括定子机座、两端盖、进水口、进水槽、出水口、出水槽及第一水路结构,两端盖分别盖设定子机座的两端部,进水口设于一端盖上,进水槽对应进水口的位置设于端盖或定子机座上,且该进水槽与进水口连通,出水口设于一端盖上,出水槽对应该出水口的位置设于端盖或定子机座上,且该出水槽与出水口连通,该第一水路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沿定子机座轴向设置的冷却液流道,该冷却液流道连通进水槽与出水槽。通过多通道水路结构的设置,使冷却液能分别从多个流道中流出,冷却液在电机水路中只需循环半周甚至更短就能流出,这样不仅提高了冷却液流速,而且降低了冷却液在水路中形成湍流的概率,降低了流动阻力,提高了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电机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液冷电机的冷却系统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机制造工业的发展,电机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经济技术指标(包括热负荷)普遍提高。电机运行时产生的单位体积损耗的增长,引起电机各部分温度升高,这直接影响到电机的寿命和运行可靠性,所以电机冷却系统的设计显得至关重要。现有的电机冷却系统,采用风冷或液体在冷却系统中单通道循环冷却的方式。现有的液体冷却结构如公开号为1547311A公开日为2004年11月1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液冷电机的冷却系统结构”的中国专利申请所揭示,该冷却系统结构通过在定子机座上轴向设置供冷却液流动的水路结构,并在具备该水路结构的定子机座左右两端各配置一端盖,在端盖上相应水路结构位置开有水槽,使定子机座上的水路结构与两端端盖上的水槽构成一流动回路,但是该种结构存在如下缺点冷却液在水路中的流动阻力大,压力损失大,冷却水路易堵塞,冷却效率低,经常会发生电机过热现象,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转,极端时甚至会发生烧机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强制冷能力且冷却效率高的电机的冷却系统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电机的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的冷却系统结构,包括定子机座、两端盖、进水口、进水槽、出水口、出水槽及第一水路结构,两端盖分别盖设定子机座的两端部,进水口设于一端盖上,进水槽对应进水口的位置设于定子机座的端部或盖设该端部的端盖上,且该进水槽与进水口连通,出水口设于一端盖上,出水槽对应该出水口的位置设于定子机座的端部或盖设该端部的端盖上,且该出水槽与出水口连通,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水路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沿定子机座轴向设置的冷却液流道,该冷却液流道连通进水槽与出水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咸飞夏承钢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