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接触器以及在电磁接触器组装中消除误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037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为无误差组装而设计的电磁接触器。壳体包括用于在壳体和触点载体之间固定取向的接触器载体干扰特征。在触点载体和电枢之间的取向是由偏置的椭圆形接头固定的。磁极屏蔽装置干扰特征固定在线圈盖部件、电枢和磁体之间的取向。位于四个基底支腿的两个上的肩部固定在壳体和基底之间的取向。基底包括导轨弹簧、弹簧挡、上挡和下挡,从而无需使用工具即可将接触器安装到一个DIN导轨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接触器,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不使用紧固件组装的连接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消除在接触器组装中的误差的接触器设计形式以及相应的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为导轨安装设计的接触器。
技术介绍
电磁接触器用于电子系统中以断开和闭合用于为诸如马达、照明电路、电阻加热器和其他电力负载的设备供电的电路。接触器是为频繁的操作而设计的并且在电压和电流额定值的宽范围内被提供以满足系统要求。接触器部件包括线圈、电枢、固定磁体和电触点(头)。通常,利用导线使电触点与电力负载串联。接触器线圈通过人工或者自动控制部件(诸如按钮开关、继电器、分布式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与电源相连。当接触器线圈通电时触点闭合并且电枢被拉向固定磁体。当触点闭合时,电力负载开始通电。相反,当接触器线圈断电时,触点断开并且使电力负载断电。目前现有技术中所涉及的接触器使用磁体和也被称为电枢的可移动磁体。接触器电枢和磁体是由铁磁性材料制成的,铁磁性材料是叠层的以减小涡电流。通常,电枢和磁体都包括也被称为磁极屏蔽装置的屏蔽线圈以便当周期性AC波形到达瞬时零电流时保持磁体和电枢之间的吸引力。有效的磁极屏蔽减小接触器振动,从而使接触器操作比较平静。但是,当磁体和电枢的磁极屏蔽装置彼此相邻时,磁极屏蔽装置无效。磁体和电枢通常以彼此不同的形式被成形。但是,特定的形状会增加制造接触器所需的特定部件的数量。增加的部件会提高成本以及接触器设计和制造的复杂程度,这是由于需要增加绘图以及特定的部件设计。另外,提供特定部件的费用会大大增加制造成本和在产品使用期限内的产品支持。磁体和电枢可具有相同的设计。但是,相同的部件容易在没有检测误差的情况下以错误的取向被安装。不正确的取向会使磁极屏蔽(pole shader)装置彼此相邻。已经开发了有利于现代制造技术的接触器设计。特别是,制造商已经开发了适于自动制造的无紧固件的接触器设计形式。但是,现有技术中所涉及的接触器不包括能够在组装过程中确保正确的部件取向的特征。例如,现有技术中所涉及的接触器设计不能防止以使磁极屏蔽装置彼此相邻的方式组装接触器。现有技术中所涉及的接触器设计也不能确保以无误差的形式完成组装。这样,目前的接触器设计易于产生误差,这是由于它们可能装有无取向或者取向不正确的部件。这些误差可能使接触器的操作性能差或者使它们不能工作。组装误差特别是在自动组装过程中浪费成本并且无益的,这是由于它们通常没有被检测,直至在最终的组装后对装置进行检测时。通常,现有技术中所涉及的接触器是为使用螺钉的面板安装而设计的。导轨安装逐渐成为一种用于将电子控制装置(接触器、断路器等)固定在机壳和机箱内的日益普及的方式。首先,安装导轨被固定在机箱或者机壳内。接着,将接触器固定在安装导轨上。DIN导轨是一种通用类型的安装导轨。DIN导轨为帽形并且包括平的基底,平的基底具有平行向上延伸的凸缘,每一个凸缘包括狭窄的外翻的唇缘。现有技术中所涉及的接触器不包括作为接触器结构的整体部件的导轨安装硬件。制造商已经开发了用于将接触器连接到安装导轨上的独立的安装基底。这些设计通常使用塑料部件以提供挠性并且使该装置夹持DIN导轨的凸缘。但是,通常使用金属安装基底以将接触器直接安装到一个面板上。这样,塑料接触器基底不适于面板和导轨安装的双重目的。一些制造商已经设计了适于与DIN导轨和控制部件相连的独立的金属基底。这些独立的金属基底提供了金属构造的优点,但是具有较高的费用并且独立的部件会导致结构复杂。本专利技术的概述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使其中的各个部件有助于防止不正确的接触器组装的电磁接触器,以及用于组装这种接触器的方法。还需要制造一种具有改进装配特征和包括整体导轨安装硬件的安装特征的电磁接触器。在电磁接触器包括便于导轨和面板安装的整体特征的情况下,还能够获得其他的优点。当上述特征包含在部件总量较少并且具有最少数量的特定部件的接触器中时,还能够获得其他的优点。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含能够防止接触器错误组装的干扰特征的电磁接触器。本专利技术包括能够提供其他一些优点的整体导轨安装硬件和面板安装特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磁接触器无误差组装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部分提及,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对下列详细描述的理解或者通过对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理解可以明显地看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中一部分。利用在附属权利要求中特别提出的手段和结合可以收线和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磁接触器的分解等距视图;图2是图1中的壳体的内部视图;图3是图1中的触点(头)载体的分解等距视图;图4是图1中的触点载体部件的分解等距视图;图5是图1中的触点载体部件的等距视图,该图是从首先插入到壳体中的侧面看过去的;图6是与安装导轨相连的图1中所示的接触器的等距视图,该图是从安装导轨的下侧看过去的;图7是与安装导轨相连的图1中所示的接触器的等距视图,该图是从安装导轨的上侧看过去的;图8是图1的基底的等距底视图;图9是图1的基底的等距顶视图;以及图10是图1的线圈盖组件的等距视图。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磁接触器100的分解等距视图。接触器100是在不使用紧固件的情况下通过使各个元件和部件堆叠、搭接以及滑动地接合在一起以使各个部件和组件定位的方式组装的。大多数单独的元件和部件都包括防止元件或者部件被不正确装配的特征。图1示出了固定在壳体7和基底6之间的元件,这些元件包括触点载体部件44、复位弹簧5、线圈盖部件17、磁体3和振动阻尼器2。固定触点部件45和壳体盖8从壳体7的外部被插入到壳体7中。固定触点部件45包括固定触点14和现场接线端子15。当接触器100断电时,由移动触点13和固定触点14形成的触点对断开,这是由于复位弹簧5沿着离开线圈盖部件17和磁体3的方向将触点载体部件压入到壳体7中。当线圈10通过线圈端子11接收AC电能时接触器100工作并且所产生的合成电磁力将电枢4拉向磁体3。电磁力克服复位弹簧5的阻力并且整个触点载体部件44移向线圈盖部件17。移动触点13与固定触点14接合并且只要线圈11保持通电状态,移动触点13与固定触点14就保持接合状态。当从端子11上去除电能,复位弹簧5沿着离开线圈盖部件17的方向将触点载体部件44压入到壳体7中,从而断开触点13、14。图1还示出了过载继电器闩锁4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过载继电器闩锁46是线圈盖1的一个整体部分。过载继电器闩锁46用于连接一个外部过载继电器(未示出),外部过载继电器用于在一些接触器应用中提供过载保护。图3和图4示出了触点载体部件44的组装。在图3中,移动触点13插入到触点载体9中的偏置槽86中。每一个触点具有两个端点,在移动触点13的每一个端点处具有一个接触表面88。触点13的移动触点中心部分87的宽度与偏置槽86接合与防止触点13被颠倒安装。单独的螺旋状触点弹簧90被压缩在触点载体9和移动触点中心部分87之间以使每一个触点13定位并且当移动触点13和固定触点14接合时提供接触压力。两个相对的弹簧凸起91、92俘获中空的弹簧体89的端部以确保有效的组装并且防止弹簧90移位。第一凸起91位于移动触点中心部分87上并且第二凸起92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接触器,包括:壳体;包括移动触点的触点载体部件;固定触点部件;线圈盖部件;磁体;基底;以及至少一个磁极屏蔽装置干扰特征,所述磁极屏蔽装置干扰特征能够仅在电枢磁极屏蔽装置不与磁体磁极屏蔽装置相邻的情况下允许 所述触点载体部件和下部磁体组装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1-4-25 09/681,5421.一种电磁接触器,包括壳体;包括移动触点的触点载体部件;固定触点部件;线圈盖部件;磁体;基底;以及至少一个磁极屏蔽装置干扰特征,所述磁极屏蔽装置干扰特征能够仅在电枢磁极屏蔽装置不与磁体磁极屏蔽装置相邻的情况下允许所述触点载体部件和下部磁体组装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屏蔽装置干扰特征是所述线圈盖的一个整体部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屏蔽装置干扰特征形成一个唇缘。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屏蔽装置干扰特征限制线圈盖以一个固定的取向插入到所述壳体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触点载体包括至少一个载体通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个载体干扰特征,所述载体干扰特征合作地接合所述载体通道并且使所述触点载体部件以一个固定的取向插入到所述壳体中。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利用偏置的接合部件使触点载体与所述电枢相连。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偏置的凸起,所述偏置的凸起使壳体盖以一个固定的取向装配在所述壳体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的凸起具有突出的形状,所述突出的形状能够提供与一个外部辅助开关的固定连接。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盖包括与所述壳体搭接配合的盖支腿。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盖包括接近端口延伸部分和侧壁延伸部分以防止意外地与所述固定触点部件接触。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振动阻尼器位于所述下部磁体的下方。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盖部件和所述振动阻尼器相互之间处于一个固定的取向。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阻尼器包括至少一个阻尼器对准孔。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至少一个基底对准孔。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至少一个基底安装接头。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接头狭缝,所述安装接头狭缝与所述基底安装接头接合以便当组装所述接触器时使所述基底与所述壳体相连。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至少一个挡头以使所述接触器被安装在DIN导轨上。19.一种无误差组装一种电磁接触器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带有至少一个载体干扰特征的接触器壳体;将具有至少一个载体通道的触点载体部件插入到所述壳体中,其中仅当所述触点载体部件与所述壳体处于一个固定取向时,所述载体干扰特征与所述载体通道合作地接合;插入线圈盖部件,其中仅在所述线圈盖部件与所述触点载体部件处于一个固定取向时,允许线圈盖部件的插入;将磁体插入到所述线圈盖部件中;将基底固定到所述壳体上,其中所述触点载体部件和线圈盖部件被固定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基底之间;以及将固定触点部件插入到所述壳体中。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以一个固定的取向与所述壳体相连,当所述基底和所述壳体相连时,所述触点载体部件、所述线圈盖部件和磁体以正确的取向被固定。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移动顶盖。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振动阻尼器位于所述基底和所述磁体之间。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阻尼器是一种橡胶垫。24.一种电磁接触器基底,包括组装结构,其中当组装一个电磁接触器时,所述组装结构被固定在一个接触器壳体上;至少一个面板安装孔;以及位于所述基底下侧上的导轨安装硬件,其中用户可将所述电磁接触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阿拉达PH撒蒂戈拉GM维斯瓦纳塔NJ蒂卡洛TR坎贝尔RJ卡萨格兰德HL克拉夫特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电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