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3886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接触装置的电磁接触器,接触装置包括一对固定接触件、可动接触件和接触件外壳,该对固定接触件之间具有预定间隙,可动接触件设置成与固定接触件自由地接触和分离,接触件外壳由绝缘材料制成并用于容纳可动接触件和固定接触件。接触装置包括一对内侧消弧用永磁体以及一对外侧消弧用永磁体。内侧消弧用永磁体与可动接触件的纵向平行且紧邻可动接触件地设置于接触件外壳内表面。内侧消弧用永磁体磁化成其相对磁极面是相同类型磁极。外侧消弧用永磁体设置于接触件外壳外表面,在与内侧消弧用永磁体相对的位置。外侧消弧用永磁体磁化成其磁化方向与附近的内侧消弧用永磁体磁化方向相同,且外侧消弧用永磁体的矫顽力大于内侧消弧用永磁体的矫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接触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是基于2011年11月I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240484号,并要求其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以引用方式纳入本文。
技术介绍
1.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固定接触件和可动接触件容纳于接触件外壳内的电磁接触器。2.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接触装置,该接触装置是用于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用的高压直流电源电路的电磁接触器。该接触装置包括形成电气路径(电路)的接触机构、打开和关闭该接触机构的电磁装置以及容纳接触机构和电磁装置的密封壳体。在电磁装置的沿与电气路径平行的方向的两侧处形成分隔壁,以提供分隔壁与密封壳体之间的通气通道。接触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与密封壳体的电气路径平行的内表面上的永磁体,该永磁体产生磁场以将在接触机构的打开过程中形成的电弧推向通气通道。[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第3997700号在专利文献I的传统示例中,永磁体设置在密封壳体内的接触机构附近,由此,较小的永磁体可以在接触机构的接触点处产生足够大的磁通密度。然而,朝向电弧空间延长的电弧在密封壳体的内表面附近会经历由较小磁体产生的较小或甚至相反方向的磁场。由此,中断直流电会变得不可能,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接触器,所述电磁接触器包括接触装置,所述接触装置包括一对固定接触件、可动接触件和接触件外壳,所述一对固定接触件之间设有预定的间隙,所述可动接触件设置成与所述一对固定接触件自由地接触和分离,所述接触件外壳由绝缘材料制成并用于容纳所述可动接触件和固定接触件,所述接触装置还包括一对内侧消弧用永磁体和一对外侧消弧用永磁体,所述内侧消弧用永磁体与所述可动接触件的纵向平行地、紧邻所述可动接触件地设置在所述接触件外壳的内表面上,并且被磁化成所述内侧消弧用永磁体的相对磁极面是相同类型的磁极,以及所述外侧消弧用永磁体在与所述内侧消弧用永磁体相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接触件外壳的外表面上,并被磁化成所述外侧消弧...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01 JP 2011-2404841.一种电磁接触器,所述电磁接触器包括接触装置,所述接触装置包括一对固定接触件、可动接触件和接触件外壳,所述一对固定接触件之间设有预定的间隙,所述可动接触件设置成与所述一对固定接触件自由地接触和分离,所述接触件外壳由绝缘材料制成并用于容纳所述可动接触件和固定接触件, 所述接触装置还包括一对内侧消弧用永磁体和一对外侧消弧用永磁体, 所述内侧消弧用永磁体与所述可动接触件的纵向平行地、紧邻所述可动接触件地设置在所述接触件外壳的内表面上,并且被磁化成所述内侧消弧用永磁体的相对磁极面是相同类型的磁极,以及 所述外侧消弧用永磁体在与所述内侧消弧用永磁体相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接触件外壳的外表面上,并被磁化成所述外侧消弧用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与附近的内侧消弧用永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且所述外侧消弧用永磁体的矫顽力大于所述内侧消弧用永磁体的矫顽力。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外侧消弧用永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磯崎优鹿志村修立川裕之高谷幸悦中康弘柴雄二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