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二次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06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二次脱模机构,包括底模与上模,所述底模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第一液压伸缩杆不与连接孔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模的下表面上,上模上开设有注塑孔,底模的上表面开设有成型腔,成型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柱,上模上设置有脱模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当两个连接块从成型腔的内部完全脱离时,弹簧收缩带动两个连接块相背进行移动,因此两个脱模板相背进行移动,此时成型后的工件所具备的倒扣从倒扣槽的内部脱离,因此成型后的工件从两个脱模板之间掉落,进而实现对具备倒扣的工件的二次脱模,因此不在需要对其进行强行顶出。因此不在需要对其进行强行顶出。因此不在需要对其进行强行顶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二次脱模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二次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二步脱模,又称二次顶出,由于塑件的特殊形状或生产自动化的要求,在一次脱模动作完成后,塑件仍然难于从型腔中取出或不能自动脱落,此时一就必须再增加一次脱模动作才能使塑件脱落二有时为避免一次脱模塑件受力过大,也采用厂二次脱模,如薄壁深腔塑件或形状复杂的制品,如一次顶出易使塑件破裂或变形,而采用二次脱模,以分散脱模力,保证制品质量;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软胶倒扣产品的全自动顶出模具,公开号:为CN201620323410.4的专利通过后模、外推板、凸缘、容纳腔、上内壁、下内壁等结构配合来解决在传统利用模具生产软胶产品,特别是具有倒扣结构的软胶产品时,一般顶出后需要人手强行将软胶产品的倒扣与顶板脱离从而将软胶产品取走,这样,由于用力不均会导致产品变形,影响产品的装配效果的问题,但是该技术方案中也是通过顶出使得成型后的工件与模具进行脱离,但是所产生工件具备倒扣,就算所注塑工件为柔软材质,在对其进行强行顶出时,由于倒扣的限制在其顶出的过程中还是会对工件造成损伤,因此降低了生产良率,同时容易使得工件发生断裂和摩损现象,因此浪费注塑原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二次脱模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一种注塑模具二次脱模机构,包括底模与上模,所述底模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第一液压伸缩杆不与连接孔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模的下表面上,上模上开设有注塑孔,底模的上表面开设有成型腔,成型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柱,上模上设置有脱模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成型腔的内壁上端为弧形,成型腔的内部底面开设有两个辅助槽,辅助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第二液压伸缩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在成型腔内部的辅助块,辅助块上均开设有通槽,两个辅助块的两端分别与成型腔和内柱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两个设置在上模底面的两个为倒立L形状的连接块,上模的底面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滑动槽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不与容纳槽接触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块的横板上,两个连接块的横板均滑动连接在容纳槽的内部,两个连接块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拉簧,拉簧不与移动槽接触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在移动槽内部的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相对的一侧上均固定连接有脱模板,两个脱模板相对的一侧上均开设有
倒扣槽,移动槽与移动块均为横向的T字形,脱模板与连接块的下端均为倾斜面。
[0009]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0]其一,当工件成型后启动第一液压伸缩杆与第二液压伸缩杆,因此第一液压伸缩杆带动上模向上进行移动,因此使得上模与底模进行脱离,此时上模的移动带动连接块与脱模板以及成型后的工件从成型腔的内部脱离,此时由于工件具备倒扣因此不会从两个脱模板之间脱离,只会随着脱模板进行移动,同时第二液压伸缩杆的启动可以对成型后的工件进行托举,因此使得其从成型腔的内部脱离,进而当两个连接块从成型腔的内部完全脱离时,弹簧收缩带动两个连接块相背进行移动,因此两个脱模板相背进行移动,此时成型后的工件所具备的倒扣从倒扣槽的内部脱离,因此成型后的工件从两个脱模板之间掉落,进而实现对具备倒扣的工件的二次脱模,因此不在需要对其进行强行顶出,进而避免工件成型后在强行顶出后受到损伤发生断裂,因此提高工件的成品良率,同时不在需要通过人工对其进行二次脱模,因此提高脱模效率,同时保证脱模后工件的良率,因此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同时保证生产收益;
[0011]其二,当需要注塑不同长度具备倒扣的工件时,启动第二液压伸缩杆,第二液压伸缩杆带动辅助块进行移动,因此使其与内柱之间的高度发生变化,因此对工件的长度进行缩短,进而当两个连接块再次移动至成型腔的内部时,随着连接块向下的移动,连接块贯通通槽后继续向下移动,因此脱模板受到辅助块的阻挡带动移动块在移动槽的内部向上滑动,因此使得倒扣槽所在的位置始终与辅助块之间保持相同的距离,因此使得该模具可以对不同长短的工件进行注塑,进入提高该模具的适配性能,因此减少操作人员更换模具所浪费的时间,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减少购买不同模具所需要的成本支出。
附图说明
[00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注塑模具二次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第一液压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上模与底模的结构示意前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底模、2上模、201滑动槽、202容纳槽、203注塑孔、3连接孔、301第一液压伸缩杆、4连接块、401弹簧、402移动槽、403拉簧、404移动块、405脱模板、406倒扣槽、5成型腔、501内柱、502辅助块、503通槽、504第二液压伸缩杆、505辅助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9]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20]实施例1:请参阅图1

图3,一种注塑模具二次脱模机构,包括底模1与上模2,底模1上开设有连接孔3,连接孔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301,第一液压伸缩杆301不与连接孔3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模2的下表面上,上模2上开设有注塑孔203,底模1的上表面开设有成型腔5,成型腔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柱501,上模2上设置有脱模机构。
[0021]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在上模2上的注塑孔203,因此当需要注塑工件时,启动第一液压伸缩杆301,使其输出端进行收缩,进而带动上模2与底模1贴合,通过注塑孔203将注塑液注入成型腔5的内部,通过成型腔5使得注塑液进行定型,当工件成型完毕后,通过脱模机构对其进行快速脱模,进而完成对工件的注塑以及脱模。
[0022]进一步的,成型腔5的内壁上端为弧形,成型腔5的内部底面开设有两个辅助槽505,辅助槽505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504,第二液压伸缩杆50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在成型腔5内部的辅助块502,辅助块502上均开设有通槽5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二次脱模机构,包括底模(1)与上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1)上开设有连接孔(3),连接孔(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301),第一液压伸缩杆(301)不与连接孔(3)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模(2)的下表面上;上模(2)上开设有注塑孔(203),底模(1)的上表面开设有成型腔(5);成型腔(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柱(501),上模(2)上设置有脱模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二次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腔(5)的内壁上端为弧形,成型腔(5)的内部底面开设有两个辅助槽(505),辅助槽(505)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504),第二液压伸缩杆(50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在成型腔(5)内部的辅助块(5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二次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块(502)上均开设有通槽(503),两个辅助块(502)的两端分别与成型腔(5)和内柱(501)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二次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强王荣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光大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