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取代球格阵列(BGA)或平面栅格阵列(LGA)的影像感 测器封装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解决现有影像感测封装构造在对外电性 连接之后无法调整晶片感测区位置与角度的问题,还可供重复插接至外部 电子元件达到模组化设计的影像感测器的玻璃覆晶封装构造。
技术介绍
在早期的影像感测器封装构造中,是利用打线技术电性连接晶片与基 板,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号第1221329号所揭露,影像感测晶片是粘贴于一基 板(小尺寸印刷电,板)上,打线形成的导线是电性连接影像感测晶片与基 板,一框形物设置+基板上,以能结合一透光玻璃于晶片上方,使晶片与导 线置于一气密空间内。另外,在基板的下方设置有格状阵列的焊球或金属 垫,以成为5^^阵列(BGA)或平面栅格阵列(LGA)封装型态。当现有习知的影 像感测器封装构造表面接合至一外部印刷电路板时,焊球或金属垫是焊接 至外部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垫,同时达到电性连接与机械结合。然而焊球或接 合金属垫的锡膏在回焊时有相当大的水平误差变化,加上晶片与基板均被 固定无法移动,无法调整影像感测的角度与方向,使得影像感测器无法正确 感测到正确位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影像感测器的玻璃覆晶封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玻璃基板,其表面形成设有一第一线路层;一凸块化影像感测晶片,其覆晶接合于该玻璃基板,该影像感测晶片的一主动面具有一感测区与复数个凸块,该些凸块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线路层,该 感测区是朝向该玻璃基板;以及一扇出型软性电路板,其具有一内贴部、一可弯曲部以及一外接部并形成设有一第二线路层,其中该第二线路层具有复数个位于该外接部的接触指,该内贴部是贴附于该玻璃基板,以电性连接第一线路层与该第二线路层,并且该可弯 曲部的宽度与刚性是均小于该外接部的宽度与刚性,以使该影像感测晶片的该感测区相对可动于该些接触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祥铭,刘安鸿,林勇志,李宜璋,
申请(专利权)人: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百慕达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