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硅化物膜的。
技术介绍
半导体器件近年来趋于高集成化,1个芯片装有很多的元件。这些元件的大部分是MOS晶体管,在MOS晶体管中,有流过电子的nMOS晶体管(负MOS晶体管)和流过空穴的pMOS晶体管(正MOS晶体管)。在半导体器件中,通过将这些极性不同的晶体管组合来构成电路。在先有的MOS晶体管中,为了降低源漏区和栅极的电阻,在其上形成硅化物膜。一般,硅化物膜通过直接使源漏区和栅极变成硅化物来形成。当使栅极变成硅化物时,因在其下面形成栅极绝缘膜,故变成硅化物的反应不会越过该栅极绝缘膜而到达半导体衬底,所以,不会有问题,但是,当使源漏区变成硅化物时,因变成硅化物的反应向半导体衬底的纵深方向进行,故有必要将源漏区深度设定得足够深以防止结漏电流的增加。而且,这也是妨碍半导体器件微型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下述专利文献中1中提出了一种技术,将抑制硅化物反应的原子(以后,简称为‘抑制原子’)导入源漏区,使源漏区的硅化物膜形成得比栅极的硅化物膜薄,由此,实现半导体器件的微型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作为抑制原子,使用氟原子、氮原子或氧原子,将这些原子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准备在其上面具有第1导电型的第1杂质区和第2导电型的第2杂质区,且所述第2杂质区设在所述第1杂质区的上面的半导体衬底的工序;(b)将抑制硅化物反应的杂质从其上面导入所述第2杂质区的工序;(c)在所述工序(b)之后,在所述第2杂质区中,从其上面开始,使比用所述工序(b)导入的所述杂质分布的区域的下限还浅的区域变成硅化物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11-22 339320/02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准备在其上面具有第1导电型的第1杂质区和第2导电型的第2杂质区,且所述第2杂质区设在所述第1杂质区的上面的半导体衬底的工序;(b)将抑制硅化物反应的杂质从其上面导入所述第2杂质区的工序;(c)在所述工序(b)之后,在所述第2杂质区中,从其上面开始,使比用所述工序(b)导入的所述杂质分布的区域的下限还浅的区域变成硅化物的工序。2.权利要求1记载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序(b)中,将所述杂质浓度的峰值设定在比在所述工序(c)中已变成硅化物的区域还深的位置上。3.权利要求1和2中任何一项记载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序(a)中,准备所述半导体衬底,该半导体衬底在其上面还具有栅极结构,且将所述第2杂质区作为源漏区。4.一种半导体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田秀一,佐山弘和,太田和伸,杉原浩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瑞萨科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