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阮坚毅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转向回位机构及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16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转向回位机构,包括转向拨叉、转向拨舌和弹性复位件,转向拨叉具有二个对称设置的容置腔,转向拨舌为二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转向拨叉的容置腔中,每个转向拨叉具有位于容置腔内的第一端和伸出或缩入容置腔的第二端,第二端具有一阻挡面和一受力面,弹性复位件始终使前述转向拨舌具有伸出对应的容置腔的趋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回位机构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长期使用配合精度高,机械故障几率少、抗干扰能力强、噪音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转向回位机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应用有 该汽车转向回位机构的汽车转向回位机构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汽车转向回位机构总成一般包括主体骨架、转动拨动件、转向回位机 构及回位拨套,其中,转动拨动件绕一支点可相对主体骨架转动并定位,转向回位机构 设于前述转动拨动件上并可随转动拨动件一起转动,回位拨套设于主体骨架中部,纵向 设置有与转向回位机构配合以实现转向回位的凸筋,传统的转向回位机构一般采用一独 立的转向回位板,板上具有与该转向回位板一体件(或一体成型)的转向拨舌,通过转向 拨舌与凸筋来实现转向回位过程,本申请人所拥有的专利号为ZL200520109927.5的中国技术专利《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的结构改进》(授权公告号CN2820615Y), 该专利中所配套的汽车转向回位机构采用的就是上述结构。现有技术中的转向回位板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不足首先,由于采用一体件转向回 位板,转向拨舌受力的时候,整个转向回位板也受力,长期使用势必会对整个转向回位 板产生一定形变,影响配合精度,甚至会出现机械故障;其次,当转向回位操作时,会 产生啪啪的噪音声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长期使用还 能保持良好精度及实用性的汽车转向回位机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噪音小的汽 车转向回位机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长期使用还 能保持良好精度及实用性的汽车转向回位机构总成。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噪音小的汽 车转向回位机构总成。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和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转向回位机构,包括转向拨叉,具有二个对称设置的容置腔;转向拨舌,为二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转向拨叉的容置腔中,每个转向拨叉具有位 于容置腔内的第一端和伸出或縮入容置腔的第二端,在第一端处具有转轴,转向拨叉在 绕该转轴转动时第二端即伸出或縮入容置腔,第二端具有一阻挡面和一受力面,转向拨 舌在阻挡面受力后能转动而使转向拨舌的第二端伸出容置腔并带动前述的转向拨叉回 位;转向拨舌在受力面受力后能反向转动而使转向拨舌的第二端縮入容置腔;以及弹性复位件,始终使前述转向拨舌具有伸出对应的容置腔的趋势。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三个和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转向回位 机构总成,包括主体骨架,转动拨动件,绕一支点可相对前述主体骨架转动并定位; 转向回位机构,设于前述转动拨动件上并可随转动拨动件一起转动;以及 回位拨套,设于前述主体骨架中部,纵向设置有与前述转向回位机构配合以实现转 向回位的凸筋,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转向回位机构,又包括 转向拨叉,具有二个对称设置的容置腔;转向拨舌,为二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转向拨叉的容置腔中,每个转向拨叉具有位 于容置腔内的第一端和伸出或縮入容置腔的第二端,在第一端处具有转轴,转向拨叉在 绕该转轴转动时第二端即伸出或缩入容置腔,第二端具有一阻挡面和一受力面,转向拨 舌在阻挡面受前述凸筋作用后能转动而使转向拨舌的第二端伸出容置腔并带动前述的 转向拨叉回位;转向拨舌在受力面受前述凸筋作用后能反向转动而使转向拨舌的第二端 縮入容置腔;以及弹性复位件,始终使前述转向拨舌具有伸出对应的容置腔的趋势。所述的弹性复位件为扭簧,所述的弹性复位件为二个分别对应各自的转向拨舌设 置,每个弹性复位件一端与所述转向拨叉的容置腔的内壁相抵,另一端则与所述的转向 拨舌相抵。当然弹性复位件也可以采用压縮弹簧来复位,但以扭簧为优选。所述的转向拨舌具有二个相交的外侧壁而大致呈L形,所述的阻挡面位于所述转 向拨舌的第二端的一外侧壁,而所述的弹性复位件则与另一外侧壁相抵。设计简单,使 用效果良好。 '所述转向拨叉靠近所述转向拨舌均凸设有一凸块,对应地,所述转动拨动件具有供 前述凸块插设的插槽。转向拨叉与转动拨动件的组合快捷。转向拨动件与主体骨架的转动定位结构优选如下设置所述转向拨叉与所述凸块相反的一侧设有一凸柱,所述的主体骨架一侧具有呈波浪状的定位筋,对应地,所述的转 动拨动件端部具有一腔体,该腔体内具有一套设于前述凸柱上的压縮弹簧和一前述定位 筋配合以实现转动定位为的弹珠。同时,转动拨叉两侧均受到定位,与转向拨动件之间 的结合更加牢固。所述主体骨架靠近所述定位筋具有一导向槽,对应地,所述的转动拨动件端部的腔 体的外壁具有与前述导向槽适配的导向筋,定位更加准确,导向更加顺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转向拨叉与转向拨舌分体设计,并且利用弹 性复位件回位,使转向回位的受力只作用于转向拨舌上,对转向拨叉不产生受力,进而 长期使用不会产生形变,保证配合精度,减少了机械故障几率;当转向手柄因某种外力 作用,始终保持在左或右转向档位时,方向盘的打转向操作完成,而进行反向打回位操 作时,用力可以使转向拨舌退让,完成回位操作,提高了抗干扰能力;转向拨叉与转向 拨舌组装便捷,设计紧凑,转向回位机构灵活性大大提高,转向回位操作自如,整体运 转协调一致,噪音小。附图说明图l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转向回位机构与转向拨动件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转向回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向回位机构分解组装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参考图l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汽车转向回位机构总成包括主体骨架1、转动拨动件3、转向回位机构2及回位拨套4。主体骨架1上后端部转动柱13和中部的回位柱12,前端部还设有呈波浪状的定位 筋ll,靠近定位筋ll具有一导向槽14。转动拨动件3中空,供回位柱12设置,后端部开有转向孔32,该转向孔32可套 设于转动柱13上以实现转动拨动件3相对主体骨架1绕一支点转动,转动拨动件3前 端部具有一腔体31,该腔体31内具有一套设于压縮弹簧5和弹珠4,压縮弹簧5与弹 珠4挤压配合,弹珠4弹性地在定位筋11上移动以实现定位,转动拨动件端部的腔体 31的外壁具有与导向槽14适配的导向筋33。参考图3和图4所示,汽车转向回位机构2包括转向拨叉26、转向拨舌21和弹性 复位件27。转向拨叉26可有转向手柄驱动,转向拨叉26具有二个对称设置的容置腔261,转 向拨叉26靠近转向拨舌21均设有一凸块22,对应地,转动拨动件3具有供凸块22插 设的插槽。转向拨叉26与凸块22相反的一侧设有一凸柱24,凸柱24上套设有压縮弹 簧31。转向拨舌21为二个,每个转向拨舌的第一端213设于对应的容置腔261内并通过 铆钉23可相对转向拨叉26可转动设置,铆钉23充当转轴,第二端伸出容置腔26,转 向拨舌21的第二端具有一阻挡面211和受力后即可推动转向拨舌21转动的受力面212。每个转向拨舌21配备一个弹性复位件27,弹性复位件27采用扭簧,弹性复位件 27—端与转向拨叉的容置腔261的内壁相抵,另一端则与转向拨舌21相抵,始终迫使 转向拨舌21伸出对应的容置腔261 。转向拨舌21具有二个相交的外侧壁而大致呈L形,阻挡面211位于转向拨舌的第 二端的一外侧壁,弹性复位件27则与另一外侧壁相抵。转向回位机构2设于转动拨动件3上并可随转动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转向回位机构,包括 转向拨叉(26),具有二个对称设置的容置腔(261); 转向拨舌(21),为二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转向拨叉(26)的容置腔(261)中,每个转向拨叉(26)具有位于容置腔(261)内的第一端(213)和伸出或缩入容置腔(261)的第二端,在第一端(213)处具有转轴,转向拨叉(21)在绕该转轴转动时第二端即伸出或缩入容置腔(261),第二端具有一阻挡面(211)和一受力面(212),转向拨舌(21)在阻挡面(211)受力后能转动而使转向拨舌(21)的第二端伸出容置腔(261)并带动前述的转向拨叉(26)回位;转向拨舌(21)在受力面(212)受力后能反向转动而使转向拨舌(21)的第二端缩入容置腔(261);以及 弹性复位件(27),始终使前述转向拨舌(21)具有伸出对应的容置腔(261)的趋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转向回位机构,包括转向拨叉(26),具有二个对称设置的容置腔(261);转向拨舌(21),为二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转向拨叉(26)的容置腔(261)中,每个转向拨叉(26)具有位于容置腔(261)内的第一端(213)和伸出或缩入容置腔(261)的第二端,在第一端(213)处具有转轴,转向拨叉(21)在绕该转轴转动时第二端即伸出或缩入容置腔(261),第二端具有一阻挡面(211)和一受力面(212),转向拨舌(21)在阻挡面(211)受力后能转动而使转向拨舌(21)的第二端伸出容置腔(261)并带动前述的转向拨叉(26)回位;转向拨舌(21)在受力面(212)受力后能反向转动而使转向拨舌(21)的第二端缩入容置腔(261);以及弹性复位件(27),始终使前述转向拨舌(21)具有伸出对应的容置腔(261)的趋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复位件(27) 为扭簧,所述的弹性复位件(27)为二个分别对应各自的转向拨舌(21)设置,每个弹性复 位件(27)—端与所述转向拨叉的容置腔(261)的内壁相抵,另一端则与所述的转向拨舌(21) 相抵。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转向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拨舌(21)具 有二个相交的外侧壁而大致呈L形,所述的阻挡面(211)位于所述转向拨舌(21)的第二端 的一外侧壁,而所述的弹性复位件(27)则与另一外侧壁相抵。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转向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拨叉 (26)靠近所述转向拨舌(21)凸设有一用于安装的凸块(22)。5、 一种汽车转向回位机构总成,包括 主体骨架(l),转动拨动件(3),绕一支点可相对前述主体骨架(l)转动并定位; 转向回位机构(2),设于前述转动拨动件(3)上并可随转动拨动件(3)—起转动;以及 回位拨套(4),设于前述主体骨架(l)中部,纵向设置有与前述转向回位机构(2)配合 以实现转向回位的凸筋(41),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转向回位机构(2),又包括 转向拨叉(26),具有二个对称设置的容置腔(261);转向拨舌(21),为二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转向拨叉(26)的容置腔(261)中,每个转 向拨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方
申请(专利权)人:阮坚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