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及汽车,所述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包括有横梁本体及分别组装固定至横梁本体两端的横梁端部支架,所述转向支撑构件总成还包括有至少一个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在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组装至对应设备时的定位,通过于横梁端部支架上设计定位部,并且将定位部设计成粗细不同的基部段与端部段形状,使得整个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在组装过程中,定位精准,并且具有预挂功能,提高了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组装的精准度,且加之横梁本体的圆柱状直管设计,使得整个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具有结构简单、组装精度高、预挂效果好、易于焊接组装等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转向支撑构件总成。
技术介绍
转向支撑构件总成是汽车仪表板大总成的骨架,是与车身总成进行连接固定的零部件,此外转向支撑构件总成还有连接线束、安全气囊模块、转向柱、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DVD(数字多功能光盘)机、保险丝盒、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HVAC(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等等。转向支撑构件总成通过安装在驾驶室前端的横梁而被布置在汽车驾驶室内,横梁支撑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在整车正面碰撞时对整个驾驶室起到了加强作用,同时增加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的安装及定位的可靠性,对内饰整体影响大。目前随着社会对汽车的安全性、美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的强度及安装精度日益受到重视。是以,在将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组装至车身总成时,对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组装时定位效果良好的转向支撑构件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及汽车,其中所述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具有良好的组装定位效果,组装精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包括有横梁本体及分别组装固定至横梁本体两端的横梁端部支架,所述转向支撑构件总成还包括有至少一个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在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组装至对应设备时的定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部设有至少两个,且分别设于各横梁端部支架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部呈向外凸出的柱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部的延伸方向与横梁本体垂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部呈柱状,包括有基部段及与基部段相连接的端部段,所述基部段的最小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端部段的最大横截面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部段和端部段均呈圆柱状结构,所述基部段和端部段之间通过平滑面一体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梁本体整体呈直管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梁本体包括有第一横梁及与第一横梁连接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横梁的横截面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梁本体上安装有中控台模块安装支架及位于中控台模块安装支架两侧的主驾驶模块安装支架和副驾驶模块安装支架,所述主驾驶模块安装支架包括有方向盘安装支架、位于方向盘安装支架两侧的一对仪表盘安装支架及与其中一个仪表盘安装支架相邻设置的保鲜盒安装支架,所述保鲜盒安装支架靠近其中一横梁端部支架,所述中控台模块安装支架包括有数字多功能光盘机安装支架,位于数字多功能光盘机安装支架两侧的一对HVAC安装支架、位于HVAC安装支架附近的一对车身控制模块安装支架、位于车身控制模块安装支架外侧的一对仪表板安装支架。所述副驾驶模块安装支架包括有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支架、位于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支架及中控台模块安装支架之间的手套箱安装支架、位于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支架远离中控台模块安装支架一侧的副驾驶HVAC安装支架及工具箱护板安装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支撑构件总成。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转向支撑构件总成通过于横梁端部支架上设计定位部,并且将定位部设计成粗细不同的基部段与端部段形状,使得整个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在组装过程中,定位精准,并且具有预挂功能,提高了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组装的精准度,且加之横梁本体的圆柱状直管设计,使得整个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具有结构简单、组装精度高、预挂效果好、易于焊接组装等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的主视图。图3为图2所述中定位部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转向支撑构件总成100用于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前端而与车身总成进行连接固定,所述转向支撑构件总成100为汽车仪表板大总成的骨架。所述转向支撑构件总成100包括有横梁本体1及分别组装固定至横梁本体1两端的横梁端部支架2。所述横梁端部支架2用于与车身本体连接固定而将转向支撑构件总成100组装固定至车身。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述横梁本体1包括有第一横梁11及与所述第一横梁11相连接的第二横梁12。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本体1整体呈直管状,进一步为,所述第一横梁11及第二横梁12均为截面呈圆形的直管梁,且材质均为高强钢,如此可使得整个转向支撑构件总成100结构更为简单,易于焊接、提高组装精度,同时有效增加横梁的强度,使得整车在正向碰撞时对整个驾驶室起到更好的加强作用。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11外径设计的比第二横梁12粗,第一横梁11长度设计的比第二横梁12短,因第一横梁11位置为组装方向盘的位置,此处受力要求较其他部分大,而第二横梁12位置为组装其他支架的位置(如空调支架、副驾驶安全气囊支架等等),此处受力要求相对方向盘位置小,第二横梁12选用较细直管梁设计在满足实际受力要求的情况下,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横梁11上安装有主驾驶模块安装支架(未标示),所述主驾驶模块安装支架包括有方向盘安装支架111、位于方向盘安装支架111两侧的一对仪表盘安装支架112及与其中一个仪表盘安装支架112相邻设置的保鲜盒安装支架113,所述保鲜盒安装支架靠近其中一横梁端部支架2。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第一横梁12上分别安装有中控台模块安装支架(未标示)及副驾驶模块安装支架(未标示)。其中所述中控台模块安装支架包括有数字多功能光盘机安装支架(例如DVD安装支架)1201,位于数字多功能光盘机安装支架1201两侧的一对HVAC(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供暖通风空调系统)安装支架1202、位于HVAC安装支架1202附近的一对车身控制模块安装支架1203、位于车身控制模块安装支架1203外侧的一对仪表板安装支架1204。所述副驾驶模块安装支架包括有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支架1211、位于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支架1211及中控台模块安装支架之间的手套箱安装支架1212、位于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包括有横梁本体及分别组装固定至横梁本体两端的横梁端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支撑构件总成还包括有至少一个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在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组装至对应设备时的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包括有横梁本体及分别组装固定至横梁本体两端的横梁端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支撑构件总成还包括有至少一个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在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组装至对应设备时的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设有至少两个,且分别设于各横梁端部支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呈向外凸出的柱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延伸方向与横梁本体垂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呈柱状,包括有基部段及与基部段相连接的端部段,所述基部段的最小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端部段的最大横截面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段和端部段均呈圆柱状结构,所述基部段和端部段之间通过平滑面一体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整体呈直管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支撑构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包括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林,伍薪霖,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