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金铸件脱模装置及其脱模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688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金铸件脱模装置及其脱模工艺,涉及五金铸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承载机构、移动机构、下料机构和模具,所述移动机构和下料机构均设置在承载机构内,所述模具设置在承载机构的上方,所述模具与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模具上开设有进料孔、放置槽和成型槽,所述进料孔位于模具的上方,所述成型槽位于模具内,且所述成型槽位于进料口的下方,所述放置槽位于成型槽的下方,所述下料机构位于模具的正下方,且所述下料机构的工作端位于与模具的放置槽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脱模过程中可能会对五金铸件造成伤害,这样会导致该产品需要返工或者直接报废,使整体的效率以及合格率降低的问题。降低的问题。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金铸件脱模装置及其脱模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五金铸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五金铸件脱模装置及其脱模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机械零部件的传统加工方法:锻造/车削

热处理,这种加工方法生产的零部件质量取决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因此,企业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很高,这对企业增加了招收员工的难度,也相对员工的工资会很高,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有这种加工方法的生产效率很低,不能大批量生产,大大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因此,现在的企业都在使用注射成型模具,这种生产工艺,操作简单、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低,而且可以大批量生产。零部件的质量要取决于填充

保压

冷却

脱模四大工艺步骤,但也还要看模具开模型腔的好坏。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1410692790.4公开了一种五金铸件注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型腔,所述型腔连接有注射浇道和浇口,所述型腔包括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及第三型腔,所述第一型腔与第三型腔的表面上各开有圆孔,所述第二型腔的深度大于第一型腔与第三型腔的深度;所述第一型腔的侧面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装有导杆且导杆延伸至第二型腔中;所述第二型腔的侧壁上开有与外界连通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装有导块且导块延伸至第二型腔中。优点:企业可以大批量生产,提高了效率;对操作员工的技术要求低;可以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生产出的产品精度高,废品率低。
[0004]上述专利中缺乏对模具脱模的认知,脱模作为五金铸件成型时决定质量好坏的重要工艺步骤,所以我们在进行脱模作业时,要防止脱模过程中在对五金铸件(如:机械配件)造成伤害,因为这样会导致该产品需要返工或者直接报废,使整体的效率以及合格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五金铸件脱模装置及其脱模工艺,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五金铸件脱模装置及其脱模工艺,包括承载机构、移动机构、下料机构和模具,所述移动机构和下料机构均设置在承载机构内,所述模具设置在承载机构的上方,所述模具与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模具上开设有进料孔、放置槽和成型槽,所述进料孔位于模具的上方,所述成型槽位于模具内,且所述成型槽位于进料口的下方,所述放置槽位于成型槽的下方,所述下料机构位于模具的正下方,且所述下料机构的工作端位于与模具的放置槽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构由顶层放置架、中层放置架和底层放置架组成,所述顶层放置架设置在中层放置架的上方,所述底层放置架设置在中层放置架的下方,所述顶层放置架上设有矩形孔,所述中层放置架上设有下料孔,所述底层放置架的一侧上设有接料架。
[0008]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位于顶层放置架内,所述模具上还设有组装架和滑道架,所述
组装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组装架对称设置在模具的两侧上,所述滑道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滑道架对称设置在模具的下方,所述模具由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组成,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组合时形成完整的模具;
[0009]所述第一模具一侧的四个角上均设有配合槽,所述第一模具内开设有多个出料孔,多个所述出料孔均位于成型槽的上方,所述第一模具的一侧上设有回收架,多个所述出料孔的出料端与回收架相对应;
[0010]所述第二模具一侧的四个角上均设有配合杆。
[0011]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移动组件均位于顶层放置架内,所述传动组件与驱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还与模具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连接皮带、主动齿轮、传动齿轮、链条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顶层放置架内,所述第一电机位于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固定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二传动杆位于第一传动杆的上方,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连接皮带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上,所述传动齿轮设有两个,所述主动齿轮和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均转动设置在固定板的一侧上,所述链条套设在主动齿轮和两个传动齿轮上,两个传动齿轮均与传动组件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位于固定板的另一侧,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一移动块、第一限位杆和限位桩,所述第一螺纹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上的螺纹呈相反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分别与一个传动齿轮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设置在顶层放置架内,所述第一移动块设有两个,每个所述第一移动块上均设有连接槽,每个所述连接槽均与模具上设有的一个组装架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分别螺接在一个第一螺纹杆上,所述第一限位杆设有两个,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杆均设置在一个第一移动块上,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另一侧上以及顶层放置架内,所述限位桩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桩对称设置在顶层放置架内的底部上,且两个所述限位桩均位于模具的下方。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移动组件和翻转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中层放置架内,所述翻转组件设置在移动组件的工作端上,所述翻转组件位于模具内设有的放置槽内,并且翻转组件可以填充放置槽。
[0015]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一连接杆、锥齿轮组、防护架、第二连接杆、第二螺纹杆、第二移动块、连接块、第二限位杆和连接架,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锥齿轮组的一端连接,所述锥齿轮组设置在防护架内,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锥齿轮组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螺纹杆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贯穿防护架且延伸至防护架的上方,所述第二移动块螺接在第二螺纹杆上,所述连接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块对称固定设置在第二移动块的两端上,所述第二限位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分别设置在一个连接块上,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均固定设置在防护架上,所述连接架的底端设置在第二移动块上,所述连接架的顶端与翻转组件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连接板、第三电机、旋转杆、固定架、翻转连接板、联动架和接料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架的顶端上,所述固定架和第三电机均设置在连接
板上,所述第三电机位于固定架的一侧,所述旋转杆设置在固定架内,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杆连接,所述翻转连接板的底端与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连接板的顶端与联动架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架位于翻转连接板的上方,所述接料板固定设置在联动架的上方。
[0017]进一步的,一种五金铸件装置的脱模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首先将高温金属液体从模具上设有的进料口倒入至模具内,此时高温金属液体会流入成型槽内,多余的高温金属液体会从成型槽上方的出料孔排出,该金属液体会流入回收架内,然后等待金属液体在成型槽内进行定型;
[0019]S2:当金属液体在成型槽内定型完成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金铸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机构(1)、移动机构(2)、下料机构(3)和模具(4),所述移动机构(2)和下料机构(3)均设置在承载机构(1)内,所述模具(4)设置在承载机构(1)的上方,所述模具(4)与移动机构(2)连接,所述模具(4)上开设有进料孔、放置槽(46)和成型槽(47),所述进料孔位于模具(4)的上方,所述成型槽(47)位于模具(4)内,且所述成型槽(47)位于进料口(45)的下方,所述放置槽(46)位于成型槽(47)的下方,所述下料机构(3)位于模具(4)的正下方,且所述下料机构(3)的工作端位于与模具(4)的放置槽(4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金铸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由顶层放置架(11)、中层放置架(12)和底层放置架(13)组成,所述顶层放置架(11)设置在中层放置架(12)的上方,所述底层放置架(13)设置在中层放置架(12)的下方,所述顶层放置架(11)上设有矩形孔(111),所述中层放置架(12)上设有下料孔(121),所述底层放置架(13)的一侧上设有接料架(1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五金铸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4)位于顶层放置架(11)内,所述模具(4)上还设有组装架(43)和滑道架(44),所述组装架(4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组装架(43)对称设置在模具(4)的两侧上,所述滑道架(44)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滑道架(44)对称设置在模具(4)的下方,所述模具(4)由第一模具(41)和第二模具(42)组成,所述第一模具(41)和第二模具(42)组合时形成完整的模具(4);所述第一模具(41)一侧的四个角上均设有配合槽(411),所述第一模具(41)内开设有多个出料孔(412),多个所述出料孔(412)均位于成型槽(47)的上方,所述第一模具(41)的一侧上设有回收架(413),多个所述出料孔(412)的出料端与回收架(413)相对应;所述第二模具(42)一侧的四个角上均设有配合杆(4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五金铸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驱动组件(21)和传动组件(22),所述驱动组件(21)和移动组件(31)均位于顶层放置架(11)内,所述传动组件(22)与驱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22)还与模具(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五金铸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1)包括第一电机(211)、第一传动杆(212)、第二传动杆(213)、连接皮带(214)、主动齿轮(215)、传动齿轮(216)、链条(217)和固定板(218),所述固定板(218)设置在顶层放置架(11)内,所述第一电机(211)位于固定板(218)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211)的输出端与第一传动杆(2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212)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固定板(218)的一侧上,所述第二传动杆(213)位于第一传动杆(212)的上方,所述第二传动杆(213)的一端与主动齿轮(215)连接,所述连接皮带(214)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传动杆(212)和第二传动杆(213)的另一端上,所述传动齿轮(216)设有两个,所述主动齿轮(215)和两个所述传动齿轮(216)均转动设置在固定板(218)的一侧上,所述链条(217)套设在主动齿轮(215)和两个传动齿轮(216)上,两个传动齿轮(216)均与传动组件(2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五金铸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2)位于固定板(218)的另一侧,所述传动组件(22)包括第一螺纹杆(221)、第一移动块(222)、第一限位杆(223)和限位桩(224),所述第一螺纹杆(22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21)上的螺纹呈相反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21)的一端分别与一个传动齿轮(216)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21)的另一端均转动设置在顶层放置架(11)内,所述第一移动块
(222)设有两个,每个所述第一移动块(222)上均设有连接槽(225),每个所述连接槽(225)均与模具(4)上设有的一个组装架(43)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222)分别螺接在一个第一螺纹杆(221)上,所述第一限位杆(223)设有两个,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杆(223)均设置在一个第一移动块(222)上,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223)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固定板(218)的另一侧上以及顶层放置架(11)内,所述限位桩(22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桩(224)对称设置在顶层放置架(11)内的底部上,且两个所述限位桩(224)均位于模具(4)的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五金铸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移动组件(31)和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东卢进军王华忠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靖睿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