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延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509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延供料装置,包括储液罐、供料管路以及流延液盒。储液罐包括罐体,罐体内设有搅拌转子,搅拌转子由罐体顶部的电机驱动,罐体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和抽真空口,抽真空口连接抽真空装置,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供料管路包括连接罐体底部出料口和流延液盒浆料进口的软管,软管上连接有蠕动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的改造,真空除泡方式的改进,且供料动力的改进,使浆料体系能始终保证均一稳定,减少空气的混入带来的流延生坯内部不致密问题,可连续进行小批量流延作业,尤其是试验型浆料,避免频繁的清洗流延刮刀,使得整个供料和流延过程更加高效稳定。整个供料和流延过程更加高效稳定。整个供料和流延过程更加高效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延供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流延供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流延成型是一种常用的薄膜成型工艺,普遍应用在片式基板、电子元器件的生产过程中。目前,常用的现有流延供料技术有两种,一是将配制好的浆料注入脱泡桶,搅拌时真空脱泡,完毕后直接手工倒入流延液槽,尤其在小批量浆料试验流延的时候,往往是多次直接将浆料倒入供液槽或,液槽液位高度始终不能保持恒定,影响生坯料带的厚度均匀性,对试制产品的性能稳定带来不确定性。二是提前将浆料进行真空搅拌脱泡处理,再用管路连接供液槽,浆料桶内液面上注入压缩空气,靠空气压力持续供料的,这样难免会继续把空气带入浆料,造成流延生坯出现微气孔,降低生坯料带的致密度,同时浆料进入储液桶内后会一直静置,浆料中的固体颗粒会缓慢沉降造成浆料分层,分布不均,从而影响流延生坯的均匀一致性,而且在浆料进入供液槽的时候,以往的供料设计是从狭小的浆料口出来,浆料未能在载体膜带宽度方向均匀铺展就已经进入烘干带,这些浆料烘干后将被视作废品裁剪掉,造成物料浪费,特别是一些贵重粉料的流延,这些是十分可惜又难以避免。
[0003]中国专利201721580204.2,公开了一种流延液槽,液槽设有缓冲部,且进液口设于缓冲部的底部,使液槽主体内各区域的浆料保持一致的溢出流速,从而保证流延薄膜各区域的组分一致,有效地提高薄膜成品的品质。液槽主体的进液方向与溢浆方向相互垂直,使液槽主体内浆料的溢出速度不受浆料的注入速度的影响。但未能考虑浆料供给方式,当浆料桶内有未除净的气泡时,会一直冲入液槽,导致气泡会始终存在,流延生坯会一直有气孔。当进行试验作业的时候也不能保证浆料能充分的被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流延供料装置,使浆料能顺畅的进入流延机烘道,用于制备高质量流延薄膜生坯。
[0005]技术方案:一种流延供料装置,包括储液罐、供料管路以及流延液盒;
[0006]所述储液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搅拌转子,所述搅拌转子由所述罐体顶部的电机驱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和抽真空口,所述抽真空口连接抽真空装置,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0007]所述供料管路包括连接所述罐体底部出料口和所述流延液盒浆料进口的软管,所述软管上连接有蠕动泵。
[0008]进一步的,所述流延液盒包括液槽主体,所述液槽主体的前壁板上部水平设置浆料缝隙出口,所述浆料缝隙出口下方设有缓冲台阶,所述缓冲台阶的长度等于所述浆料缝隙出口的长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液槽主体上方设有用于监测浆料液面高度的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控制信号输入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到所述蠕动泵。
[0010]进一步的,所述浆料缝隙出口的宽度3~5mm,所述浆料缝隙出口的下缘外侧设有30
°
~40
°
的倒角。
[0011]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结构的改造,真空除泡方式的改进,且供料动力的改进,使浆料体系能始终保证均一稳定,减少空气的混入带来的流延生坯内部不致密问题,可连续进行小批量流延作业,尤其是试验型浆料,避免频繁的清洗流延刮刀;同时浆料从出料口出来就能平铺在载体膜带上,避免了流延浆料未能铺展造成的浪费,使得整个供料和流延过程更加高效稳定。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0014]如图1所示,一种流延供料装置,包括储液罐、供料管路以及流延液盒。储液罐包括罐体1,罐体1内设有搅拌转子2,搅拌转子2由罐体1顶部的电机3驱动。罐体1的顶部设有入料口4和抽真空口5,抽真空口5连接抽真空装置,罐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供料管路包括连接罐体1底部出料口和流延液盒浆料进口8的软管6,软管6上连接有蠕动泵7。
[0015]流延液盒包括液槽主体9,液槽主体9的前壁板上部水平设置浆料缝隙出口10,浆料缝隙出口10的宽度3~5mm,浆料缝隙出口10的下缘外侧设有30
°
~40
°
的倒角。浆料缝隙出口10下方设有缓冲台阶11,缓冲台阶11为长方体型台阶,缓冲台阶11的长度等于浆料缝隙出口10的长度。在液槽主体9上方设有用于监测浆料液面高度的红外传感器12,红外传感器12的控制信号输入到控制器,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到蠕动泵7。
[0016]储液罐处于流延液盒上方位置,两者形成一定的液位高度差,浆料能依靠重力进入供料管路。外部浆料通过入料口4进入罐体1内,注到整体容积的4/5时,关闭入料口4;然后通过抽真空口5对罐体1开始抽真空,同时开启电机3电源,对罐体1内的浆料进行搅拌,待除泡完毕后关闭抽真空装置。蠕动泵7提供浆料传输动力,红外高度监测器监测流延液盒内的浆料高度,当浆料不足时触发蠕动泵电源启动,开始供料。当液槽主体9内浆料液位达到设定高度后,根据红外传感器12检测信号控制蠕动泵7停止工作,软管6内浆料停止流动。此时浆料从浆料缝隙出口10流出,流出的浆料先到达缓冲台阶11,经过缓冲台阶11后的浆料流速逐渐趋于一致,均匀的在水平方向铺展开来,使得浆料平铺在垂直流延的方向,进入载体膜带表面,减小了流延薄膜各区域组分的差异性。随着流延作业的持续进行,液槽主体9内浆料液位下降,根据红外传感器12检测值来重新启动蠕动泵7继续工作,如此可以连续高效供料。供料进行的时候,搅拌转子2可以随时开启,防止罐体1内浆料中固体颗粒的沉降,造成浆料分布不均。
[001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延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供料管路以及流延液盒;所述储液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设有搅拌转子(2),所述搅拌转子(2)由所述罐体(1)顶部的电机(3)驱动,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入料口(4)和抽真空口(5),所述抽真空口(5)连接抽真空装置,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供料管路包括连接所述罐体(1)底部出料口和所述流延液盒浆料进口(8)的软管(6),所述软管(6)上连接有蠕动泵(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延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延液盒包括液槽主体(9),所述液槽主体(9)的前壁板上部水平设置浆料缝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邵训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宜兴电子器件总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