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试验用灌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325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25
本申请涉及一种沥青试验用灌模装置,其包括:工作台;竖直设置于工作台承载面的支撑柱;设置于支撑柱侧壁的沥青罐;以及设置于工作台承载面上且位于沥青罐下方的模具,其中,支撑杆上设置有调节沥青罐高度的升降组件,支撑柱上设置有搅拌沥青罐内沥青的搅拌组件,沥青罐侧壁设置有加热沥青的加热组件。本申请具有可以搅拌沥青、加热沥青以及调节沥青罐下料口开口大小的效果。口大小的效果。口大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试验用灌模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沥青灌模试验
,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试验用灌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混凝土具有防水性能好,抗压能力强,维修方便,成本低,噪音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公路路面建设施工中。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需要进行必要的试验检测工作。
[0003]通常会制作沥青试样进行试验检测,制作沥青试验块通常需要使用到灌模装置。目前,制备沥青试样是采用搪瓷盘为模具、通过人工将沥青罐中的沥青灌入模具内的方法制作。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灌模过程中,沥青温度下降,流动性降低,不利于灌模操作,需要重复加热,容易导致沥青老化;人工灌装沥青,盛样器盛样过多,重量大,检测人员操作不便,而盛样过少,不能一次性完成灌模,需重新从烘箱盛样灌模,效率低;另外,人工灌模容易将沥青粘附到试模侧壁,容易导致灌模失败,对此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沥青反复加热而导致老化的情况,以及降低人为操作的影响程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成功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试验用灌模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沥青试验用灌模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沥青试验用灌模装置,包括:工作台;竖直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承载面的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侧壁的沥青罐;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承载面上且位于所述沥青罐下方的模具,其中,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调节所述沥青罐高度的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搅拌所述沥青罐内沥青的搅拌组件,所述沥青罐侧壁设置有加热沥青的加热组件。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工作台、支撑柱、沥青罐和模具,当需要灌模时,将沥青放置在支撑柱上的沥青罐内,使沥青可以均匀稳定的流入模具内,与人工倾倒沥青相比,可以减少人工操作产生的晃动等影响,提高沥青进入模具的均匀性,同时可以一次性制备多组试样,提高工作效率,以提高试样制作的成功率。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可以根据模具的高度调节沥青罐的高度,使沥青稳定均匀的进入模具内;通过设置搅拌组件,可以保证沥青罐内沥青的均匀性,以保证沥青进入模具内的均匀性,减小气泡的产生,提高试样制作的成功率;通过设置加热组件,可以降低沥青在灌模中冷却而反复加热导致的沥青老化的可能,提高试样的准确性。通过此方案,可以解放工作人员的双手,用支撑柱支撑沥青罐灌模,减小人工误差,提高试样制作的成功率,可以在灌模过程中加热和搅拌沥青,提高沥青的均匀性,降低沥青老化的可能,以提高试样的准确性。
[0009]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支撑柱侧壁且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柱长度方向相一致的升降槽;滑移连接于所述升降槽内的升降块;套设于所述支撑柱外壁且与
所述升降块相连接的升降套;以及水平贯穿所述升降套侧壁的锁定杆,其中,所述升降套与所述沥青罐侧壁相连接,所述锁定杆与所述升降套螺纹连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升降套和锁定杆,旋松锁定杆可以方便的在支撑杆上滑动升降套,带动沥青罐移动至适宜高度后,旋紧锁定杆可以将沥青罐的位置固定,在升降槽与升降块的相互配合下,可以限制升降套仅沿竖直方向位移,提高升降套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1]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侧壁且位于所述沥青罐上方的搅拌电机;设置于所述搅拌电机输出轴且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柱长度方向相一致的搅拌轴;以及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侧壁远离所述搅拌电机的一端的搅拌叶。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开启搅拌电机,可以使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叶转动,搅拌叶可以带动沥青罐内的沥青转动,提高沥青的均匀性,提高试样制作的成功率,同时可以提高沥青的保温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上套设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侧壁水平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搅拌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承载面上,所述安装套与所述升降套之间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柱长度方向相一致的连接杆。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套、安装板和连接杆,调节沥青罐的高度时,在连接杆的连接作用下,可以带动安装套和安装板升降,从而可以带动搅拌组件与沥青罐同步升降,从而可以方便的保证对沥青的搅拌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包围设置于所述沥青罐外壁的保温筒;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温筒与所述沥青罐之间的电热管。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保温筒和电热管,开启电热管可以对沥青罐外壁进行加热,在热量传递作用下,可对沥青罐内的沥青进行加热,降低沥青在灌模过程中冷却的可能性,保温筒可以减缓电热管的热量散失速度,提高电热管的加热效果。
[0017]优选的,所述沥青罐的下料口处设置有两块调节板,所述保温筒侧壁设置有驱动两所述调节板相对位移的驱动组件,其中,两所述调节板的顶壁与所述沥青罐的下料口相贴合。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调节板,可以遮挡住沥青的下料口,开启驱动组件,可以使两块调节板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从而可以调节下料口的开口,使沥青罐可以适用于各种口径的试模,有利于连续、均匀灌模,减少气泡的生成,提高试样制作的成功率。
[001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温筒底部的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处的双向螺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双向螺杆相反螺纹上且与所述调节板底壁相连接的驱动块;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温筒外壁用于限制所述调节板位移方向的限位件,其中,所述双向螺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柱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双向螺杆、驱动块和限位件,通过开启伺服电机,可以驱动双向螺杆转动,在限位件的限位导向作用下,两驱动块在双向螺杆上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带动调节板相互远离或者靠近,可以调节沥青罐下料口的大小。
[0021]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保温筒底壁的限位杆;以及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且与所述调节板相连接的限位块。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杆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下,使调节板仅能沿水平方向
进行相对位移,从而可以使调节板方便的调节沥青罐下料口的开口大小。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用支撑柱支撑沥青罐,可以减少人工操作产生的晃动等影响,提高沥青进入模具的均匀性,同时可以一次性制备多组试样,提高工作效率,以提高试样制作的成功率;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可以根据模具的高度调节沥青罐的高度,使沥青稳定均匀的进入模具内;通过设置搅拌组件和加热组件,在灌模过程中,可以加热和搅拌沥青,提高沥青的均匀性,降低沥青老化的可能,以提高试样的准确性;
[0025]2.通过设置调节板、伺服电机、双向螺杆、驱动块和限位件,开启伺服电机,可以使两块调节板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从而可以调节下料口的开口,使沥青罐可以适用于各种口径的试模,有利于连续、均匀灌模,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试验用灌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竖直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承载面的支撑柱(11);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1)侧壁的沥青罐(12);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承载面上且位于所述沥青罐(12)下方的模具(13),其中,所述支撑柱(11)上设置有调节所述沥青罐(12)高度的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柱(11)上设置有搅拌所述沥青罐(12)内沥青的搅拌组件,所述沥青罐(12)侧壁设置有加热沥青的加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试验用灌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支撑柱(11)侧壁且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柱(11)长度方向相一致的升降槽(2);滑移连接于所述升降槽(2)内的升降块(21);套设于所述支撑柱(11)外壁且与所述升降块(21)相连接的升降套(22);以及水平贯穿所述升降套(22)侧壁的锁定杆(23),其中,所述升降套(22)与所述沥青罐(12)侧壁相连接,所述锁定杆(23)与所述升降套(22)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试验用灌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1)侧壁且位于所述沥青罐(12)上方的搅拌电机(3);设置于所述搅拌电机(3)输出轴且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柱(11)长度方向相一致的搅拌轴(31);以及设置于所述搅拌轴(31)侧壁远离所述搅拌电机(3)的一端的搅拌叶(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沥青试验用灌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1)上套设有安装套(33),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文司徒漫生韩林杰邓红军高景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