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切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213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切换系统,属于整车制造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模具切换系统的实用性差的问题。本模具切换系统,包括若干用于连接模具的模具底板、若干能够支撑并定位模具底板的机架和能够输送模具底板的移动座,移动座能在若干机架之间滑动,机架上还设置有能带动模具底板移动的推拉结构,推拉结构能使模具底板在机架和移动座之间移位。通过控制一个移动座去配合不同位置的机架,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系统以及复杂的控制电路,实用性更高,并且该切换系统不工作时,模具及模具底板均设置在机架上,不会对移动座产生影响,进一步保证本系统的实用性。统的实用性。统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切换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整车制造
,涉及一种模具切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整车生产制造过程中,汽车门盖总成的生产制造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门盖总成在制造过程中对汽车门盖的包边处理是重要一环,包边工艺是一种将零件上冲压产生的上翻边或下翻边折弯压平后,使开启件零件的内、外板连接在一起的装配工艺。现有汽车门盖总成大都采用包边的形式,包边采用液压机配一套包边模具,不同的车型采用不同的包边模具。
[0003]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651652.5]公开的一种包边模具切换系统,包括冲压机和设置在冲压机一侧的若干移动座,冲压机的一侧设置有垂直交叉设置的纵向导轨和横向导轨,移动座能在纵向导轨和横向导轨上相对冲压机移动,且移动座上设置有模具,不工作时,移动座分别停放于纵向导轨的两端,工作时,选择对应移动座上的模具,移动座能带动模具在导轨上移动并移动至冲压机内,实现模具的切换。
[0004]该切换系统在切换模具时,通过驱动对应的移动座移动设定行程至冲压机内即可实现模具切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是各个移动座的停放位置不同,驱动各个移动座移动的行程不相同,增加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并且模具质量较大,在不工作时,移动座和导轨始终受压,对两者之间配合精度会产生影响,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具切换系统,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模具切换系统的实用性差。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模具切换系统,包括若干用于连接模具的模具底板、若干能够支撑并定位模具底板的机架和能够输送模具底板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能在若干机架之间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能带动模具底板移动的推拉结构,推拉结构能使模具底板在机架和移动座之间移位。
[0007]移动座相对机架滑动至移动座与机架上的其中一个模具底板相对时,移动座停止滑动,模具底板在推拉结构的作用下从机架上移动到移动座上,实现移动座上模具装载,再驱动移动座带动模具底板滑动至设想位置,移动座上有模具时,模具通过推拉结构从移动座上移动到机架上,实现移动座上模具卸载,通过移动座的移动去配合不同位置上的模具底板,控制系统也只需要集中对一个移动座进行位置控制,降低控制系统的控制难度,同时本切换系统不工作时,移动座上并未装载模具,模具不会影响到移动座的位移精度,提高本模具切换系统的实用性。
[0008]在上述的模具切换系统中,所述移动座和机架上均转动设置有若干用于传送模具底板的送料滚轮,所述送料滚轮沿模具底板的移动方向排列设置。模具底板在移动座和机架之间移动时,送料滚轮通过自身的滚动既对模具底板起到导向的作用,又能减少模具底
板在移动中遇到的阻力,使模具底板移动更加顺畅、省力,提高本模具切换系统的实用性。
[0009]在上述的模具切换系统中,所述移动座上还设置有若干能升降且内部中空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内铰接有若干滚轴,所述滚轴的排列方向与送料滚轮的排列方向错开设置,且所述滚轴的外周面凸出于升降架的上表面。升降架的升降能够带动滚轴升降,升降架上升就能够带动设置在移动座上的模具底板上升,使模具底板与上述送料滚轴脱离接触,只在滚轴移动,并且滚轴的排列方向与送料滚轴的排列方向错开,从而实现模具底板在移动座另一个方向上的移动,便于移动座将模具底板移动至加工工位,在移动座上实现模具底板的装载、拆卸,并且能转变模具底板的移动方向,将模具底板移动至预想位置,使本模具切换系统的实用性更好。
[0010]在上述的模具切换系统中,当模具底板在机架和移动座之间移位时,所述滚轴与模具底板之间留有间隙。在模具底板从机架移动到移动座上时,滚轴不会对模具底板进行干涉,避免对模具底板产生摩擦,保证模具底板能够平稳、顺畅的从机架移动到移动座上。
[0011]在上述的模具切换系统中,所述升降架内还设置有若干用于驱动升降架升降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设置在移动座上,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升降架固定连接。通过驱动件实现升降架整体的移动,保证滚轴与升降架连接的稳定性。其中驱动件可以为油缸、气缸等。
[0012]在上述的模具切换系统中,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能带动模具底板移动的带动结构,且所述模具底板在带动结构作用下移动的方向与滚轴的排列方向一致。通过在移动座上设置带动结构能够实现模具底板在移动座上另一个方向的装载和拆卸,不需要借用外力,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移动座上的带动结构与机架上的推拉结构相同。
[0013]在上述的模具切换系统中,所述推拉结构包括套设在机架外且呈环形的传动链条、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拉钩组件和固定设置在模具底板上的连接座,所述传动链条能相对机架转动,所述拉钩组件与传动链条固定连接且能钩接在连接座上,所述拉钩组件能在传动链条的转动下带动模具底板移动。传动链条可以相对机架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拉钩组件也能相对机架转动,在需要对模具底板进行位置调节时,使拉钩与传动链条钩接,通过转动传动链条,根据传动链条的转动方向以及转动行程可以使模具底板移动至机架或移动座上和在其上面的具体位置,不需要模具底板移动时,只需要使拉钩与传动链条脱离即可,操作方便,且通过该推拉结构在同一个机架上可以适配多个不同规格的模具底板,实用性强。推拉结构还可以采用在模具底板上转动连接挂钩,机架上转动设置传动链条,在需要工作时,挂钩能转动钩住传动链条,通过传动链条的移动带动挂钩以及模具底板移动。
[0014]在上述的模具切换系统中,所述移动座上还设置有能对模具底板定位的定位组件。通过定位组件的设计能够保证模具底板稳定放置在移动座上,保证移动座在移动中的稳定性。
[0015]在上述的模具切换系统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若干设置在移动座上表面的导向轴承,所述导向轴承排列方向与送料滚轮的排列方向一致,当模具底板在机架和移动座之间移位时,所述导向轴承的外周面能与模具底板的侧面接触。导向轴承不仅能够对模具底板进行限位,还能对模具底板在移动过程中起到导向的作用,避免模具底板在移动中发生卡滞。
[0016]在上述的模具切换系统中,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若干设置在移动座上表面且能升
降的定位块。在模具底板移动的过程中,定位块可以处于未提升状态,避免对模具底板造成干扰,在模具底板移动到位够,通过升起定位块,对模具底板形成限位。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模具切换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0018]1、通过控制一个移动座去配合不同位置的机架,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系统以及复杂的控制电路,实用性更高,并且该切换系统不工作时,模具及模具底板均设置在机架上,不会对移动座产生影响,进一步保证本系统的实用性。
[0019]2、移动座与机架之间采用推拉结构实现两者之间模具底板的移位,操作简单,并且两者之间不需要留太多空间,节省占地空间。
[0020]3、在多次切换模具时,移动座可以提前将下一次待用模具底板取出,并移动至预备位置,移动座暂时充当预备工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切换系统,包括若干用于连接模具的模具底板(1)、若干能够支撑并定位模具底板(1)的机架(2)和能够输送模具底板(1)的移动座(3),所述移动座(3)能在若干机架(2)之间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还设置有能带动模具底板(1)移动的推拉结构(4),所述推拉结构(4)能使模具底板(1)在机架(2)和移动座(3)之间移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3)和机架(2)上均转动设置有若干用于传送模具底板(1)的送料滚轮(5),所述送料滚轮(5)沿模具底板(1)的移动方向排列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3)上还设置有若干能升降且内部中空的升降架(3a),所述升降架(3a)内铰接有若干滚轴(3a1),所述滚轴(3a1)的排列方向与送料滚轮(5)的排列方向错开设置,且所述滚轴(3a1)的外周面凸出于升降架(3a)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模具底板(1)在机架(2)和移动座(3)之间移位时,所述滚轴(3a1)与模具底板(1)之间留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模具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3a)内还设置有若干用于驱动升降架(3a)升降的驱动件(3a2),所述驱动件(3a2)固定设置在移动座(3)上,所述驱动件(3a2)的输出端与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华伟张超李秀启靳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