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防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39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盗装置,在ECU(10)和钥匙装置的接收单元(4)设置用于输入与第二ID码进行核对的第二基准代码的机构。还具备当所输入的代码和预先登记的第二基准代码一致时,将登记的第二基准代码作为第二ID码写入到所述接收单元的机构。被作为第二基准代码输入的代码,通过在车辆中所具备的节流阀的开闭操作和侧支架(12)的多次取出放入操作而被输入,以两次侧支架取出放入操作之间的节流阀操作次数来代表该代码的一位数。从而,在输入代码与第一ID码一致时,从钥匙装置向ECU送出第二ID码,使得ECU可以动作,进一步提高防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防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合于防止他人使用ID码(ID code)输出装置来移动车辆的行为的车辆用防盗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车辆用防盗装置,公知仅在口令一致时才可以开动引擎的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325224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车辆用防盗装置,具备防盗单元,当所输入的口令与预先存储的存储号码一致时输出ID码;和控制单元,当上述ID码与预先存储的存储代码一致时开始控制。而且,上述防盗单元构成为在第一次开始使用它时,将写入代码与所述ID码一起输出,另一方面,控制单元构成为制造后被首次输入ID码时、和写入代码被与ID码一起从防盗单元输入时,将该输入的ID码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作为存储代码。根据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防盗装置,由于第一次开始使用时写入ID码,因此即使在控制单元保持原样,而仅仅更换防盗单元的状态下想要移动车辆,更换的防盗单元不能产生与首次写入控制单元的存储代码相同的ID码,所以不能使控制单元动作,从而得到防盗效果。但是,如果得到新品的防盗单元并使用该防盗单元,则能够改写已设置的控制单元中所存储的存储代码,能够使ID码与存储代码一致,因此导致第三者也能够移动车辆。专利文献1专利第3252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由防盗用ID码发生装置和控制单元构成的系统中,能够有效防止使用更换后的防盗用ID码发生装置来移动车辆的车辆用防盗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特征在于,车辆用防盗装置中,具有车辆外的便携式发送器,其发送第一ID码;接收单元,其接收从所述便携式发送器发送的第一ID码,当该第一ID码与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代码一致时,输出第二ID码;以及引擎控制单元,被输入所述第二ID码后,当该第二ID码与预先设定的第二基准代码一致时开始引擎控制,所述车辆用防盗装置中,具备用于将所述第二基准代码登记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的代码输入机构;以及,将所述登记的第二基准代码作为第二ID码写入到所述接收单元的机构。再有,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发送器具备密码解密机构,其根据被从所述接收单元输入的密码来决定第一ID码,所述接收单元具备基准代码决定机构,其根据输出的密码来决定所述第一基准代码。再有,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特征在于,为了将所述第二基准代码登记在引擎控制单元而被输入的代码,通过该车辆中所具备的节流阀的开闭操作和侧支架的取出放入操作而被输入。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准代码是在各车辆中固有的代码。(专利技术效果)根据具有第一和第二特征的本专利技术,在将从接收单元输入的第二ID码与引擎控制装置内的第二基准代码核对而使得引擎控制装置可动作的装置中,当将引擎控制装置更换为新品时,可将所输入的代码作为第二基准代码进行登记。即使在第三者输入并登记错误的代码时,由于与从接收单元输入的第二ID码不一致,因此引擎控制单元无法动作。从而,只有知道第二基准代码也就是第二ID码的用户才能正确地登记第二基准代码,结果能够防止第三者更换引擎控制单元来移动车辆。再有,当接收单元更换为新品时,在所输入的代码为合法的第二基准代码的情况下,可将该第二基准代码作为第二ID码登记在接收单元。从而,当所输入的代码与正确的第二基准代码不同时,由于在接收单元中未登记有第二ID码,因此即使将送出第一ID码的发送器和接收单元成套地更换,也不会送出第二ID码,结果除了知道第二基准ID码的用户之外谁都无法移动车辆。根据具有第三特征的本专利技术,由于能将一般在车辆中所具备的节流阀操作机构或侧支架的操作作为指示或数值的输入机构来发生代码,并且登记该代码,因此无需设置专用的数字键或操作开关。从而,不需要为了输入第二基准代码而新设置空间来添加部件,就能够实现防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特征,第二基准代码是在各车辆中固有的,而且只有该车辆的用户才可以获知。因而,即使新装引擎控制单元或接收单元,只要不输入正确的第二基准代码的话,第三者还是无法开动引擎,能够显著提高防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盗装置的系统构成。图2是搭载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盗装置的脚踏型摩托车的后视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二ID码登记功能的框图,特别是表示在工厂完成车量组装时的登记处理所需的功能的图。图4是表示更换接收单元时的第二ID码的登记功能的框图。图5是表示更换接收单元时的第二ID码的登记处理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仅仅将ECU更换为新品时的第二ID码的登记功能的功能框图。图7是锁定装置系统(immobilizer system)的构成图。图中1-摩托车;2-车把锁定模块;3-发送器;4-接收单元;6-操作手柄;10-ECU;11-节流阀体;11A-节流阀传感器;12-侧支架;13-侧支架开关;14A-指示器;15-电子钥匙;16-ID(IDIdentification)写入装置;22-锁定解除代码存储部;47-第二ID码存储部;102-控制许可代码存储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图2是搭载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盗装置的脚踏型摩托车的后视立体图。在该图中搭载于摩托车1中的防盗装置,由车把锁定模块2、发送天线3和接收单元4构成。车把锁定模块2,其操作手柄(knob)6从内罩5露出到外部,安装于未图示的主架(main frame)。通过对该操作手柄6进行转动操作并将锁销取出放入,来对总管(header pipe)和用于支撑车把7的管轴(stemshaft)进行固定及固定解除。操作手柄6还是摩托车1的主开关及用于发送引擎的操作部。发送天线3收置在内罩5的里面,接收单元4安装于在座椅8下方的未图示的座椅轨道部。车体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作为摩托车1的电源的电池9,并且设置有利用从该电池9供给的电力对摩托车1的点火系统和燃料供给系统进行控制的引擎控制单元(ECU)10。该例子中ECU10与节流阀体(throttle body)11一体形成。操作手柄6通常被禁止转动操作,通过防盗用ID码的判别处理,当ID码与预定的存储代码一致时解除该禁止。对于ECU10而言也同样根据ID码与存储代码的一致,允许引擎控制的开始。在摩托车1的车体左侧设置有侧支架(side stand)12。侧支架12被车体左侧的侧板(side frame)(未图示)枢轴支撑,非行走时将摩托车1倾斜地立起来放置时,侧支架12除了在下方被转动使用之外,如后所述还用作防盗用ID码的输入机构。为了检测出侧支架12是收纳在车体侧、还是在下方侧被转动而处于使用状态,在侧支架12的枢轴支撑部设置有侧支架开关13。当侧支架12处于使用状态时侧支架开关13输出“断开”,当侧支架12收纳在车体侧时侧支架开关13输出“接通”。在车把7的前方设置有仪表盘14。该仪表盘14除了速度计、转动计、燃料残量计、引擎水温计之外,还包括防盗装置用指示器。图1是防盗装置的系统构成图。图1中电子钥匙15具有连接有接收天线151的接收器152;具有发送天线153的发送器154;预先存储第一ID码的第一ID码存储部155;将由接收器152接收到的代码与存储于第一ID码存储部155的第一ID码进行比较的比较部156。电子钥匙15具有未图示的电池作为工作电源,如果对未图示的起动开关进行操作,则开始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防盗装置,具有:车辆外的便携式发送器,其发送第一ID码;接收单元,其接收从所述便携式发送器发送的第一ID码,当该第一ID码与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代码一致时,输出第二ID码;以及引擎控制单元,被输入所述第二ID码后,当该第二ID码与预先设定的第二基准代码一致时开始引擎控制,所述车辆用防盗装置中,具备:用于将所述第二基准代码登记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的代码输入机构;以及,将所述登记的第二基准代码作为第二ID码写入到所述接收单元的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野健志松平直忠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