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车辆的轮对配轮方法及系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采用计算机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对车辆的轮对检修全过程进行管理和质量跟踪,实现自动化配轮支出的检修配轮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检修车辆配轮管理作业过程中,一方面是轮对本身需要在车间内各个工位之间移动,另一方面是有关各个轮对的信息随着轮对的移动在不断产生、流动,并汇总为一份表格(即车统51C卡)被保存起来。而且,这两种形式的流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对轮对的不同处理过程将产生不同的信息,反之,这些信息又指导轮对的流向。尽管各个检修工位基本上实现了采用有关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完成,但由于各个工位之间缺乏信息传输和共享机制,前述的信息流动过程只能依赖手工书写卡片和用粉笔在轮对上做标记的办法来实现,从而极大地制约了这些设备效益的充分发挥,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尤其是在配轮工位,更是如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车辆轮对配轮方法及系统,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及先进的标识技术,对轮对检修过程进行管理和信息跟踪,实现信息共享。本专利技术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轮对配轮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步骤包括:a.一个轮对(20)进入轮轴车间时,在轮对检测工作站(1)开始自动检测前,在其轴端磁吸附上一个含有射频卡的标签(21),其中射频卡中已预先存入一个唯一的编号,标签有外部识别编号,并已将射频 卡编号与标签上的编号的对应关系存于计算机中;b.轮对开始自动检测前,由操作人员利用射频卡识别器(16),将该轮所配标签的射频卡的编号读入计算机,并与操作员输入的该轮对轴号及检测结果一起送至服务器中,作为以后打印该轮对的“车统51C卡”数 据和各个工位轮对识别的依据;c.当轮对(20)通过轴承外检测工作站(2)时,射频卡识别器(1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世鹏,徐英,薛奋祥,刘加波,李德林,杨哲,张春才,王志全,孙海涛,李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联铁科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