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棒冷却回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948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22
一种钢棒冷却回流系统,其包括一个浸泡冷却装置,一个设置在浸泡冷却装置一侧的静置冷却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浸泡冷却装置与所述静置冷却装置之间的冷却回流结构。所述浸泡冷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槽中的冷却液。所述静置冷却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冷却槽一侧的静置冷却台,一个设置在所述静置冷却台上端的回流槽,一个沿所述回流槽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回流槽底侧的倾斜冷却面,所述回流槽高度高于所述冷却槽。本钢棒冷却回流系统使用油作为冷却液,冷却性能好且具有防锈功能,而且通过冷却回流结构使钢棒静置冷却滴落的冷却液重新回流至冷却槽,避免滴落至外侧,实现循环利用,降低制造成本。降低制造成本。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棒冷却回流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特别是一种钢棒冷却回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钢棒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线材经过拉伸,除锈,矫直,切削等工艺形成。钢棒在通过模具冷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现有的自然冷却时间长且钢棒表面极易氧化。
[0003]现有的钢棒冷却一般通过浸油冷却,但是浸油后静置冷却导致大量油滴落流失,冷却成本较大,大量油滴落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棒冷却回流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一种钢棒冷却回流系统,其包括一个浸泡冷却装置,一个设置在浸泡冷却装置一侧的静置冷却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浸泡冷却装置与所述静置冷却装置之间的冷却回流结构。所述浸泡冷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槽中的冷却液。所述静置冷却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冷却槽一侧的静置冷却台,一个设置在所述静置冷却台上端的回流槽,一个沿所述回流槽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回流槽底侧的倾斜冷却面,所述回流槽高度高于所述冷却槽。所述冷却回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回流槽长度方向设置且沿所述回流槽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的挡液条,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挡液条与回流槽侧壁之间的回流分槽,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挡液条一端且连通所述回流分槽的连接孔,以及一个连接所述回流槽底部与冷却槽的回流通道。
[0006]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槽具有一个且设置在所述静置冷却台的一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挡液条的一端沿所述回流槽长度方向向下倾斜且所述挡液条的两端抵接在所述回流槽侧壁上,每个挡液条上具有一个连接孔且设置在所述挡液条较低的一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槽的上端周向设有一个挡罩。
[0009]进一步地,所述静置冷却台与冷却槽之间设有一个导向回流挡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回流通道的一端连接最低端的回流分槽底部,另一端穿过所述挡罩且伸入至冷却槽中。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回流通道的截面呈U形且回流通道与冷却槽底部之间设有一个导流棒。
[0012]进一步地,所述挡液条的上端设有粗磨面。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槽具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静置冷却台的两侧。
[0014]进一步地,所述挡液条的中部分别沿所述回流槽长度方向朝向两侧向下倾斜且所述挡液条的两端抵接在所述回流槽侧壁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棒冷却回流系统使用油作为冷却液,冷却性能好且具有防锈功能,而且通过冷却回流结构使钢棒静置冷却滴落的冷却液重新回
流至冷却槽,避免滴落至外侧,实现循环利用,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钢棒冷却回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钢棒冷却回流系统所具有浸泡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实施例二中的钢棒冷却回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棒冷却回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钢棒冷却回流系统,其包括一个浸泡冷却装置10,一个设置在浸泡冷却装置10一侧的静置冷却装置2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浸泡冷却装置10与所述静置冷却装置20之间的冷却回流结构30。本钢棒冷却回流系统还包括其他功能组件以及具体结构,例如龙门架,安装结构等,其均为本领域人员所习知的技术,故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0022]所述浸泡冷却装置10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槽11,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槽11中的冷却液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槽11具有一个且设置在所述静置冷却装置20的一侧。可以将冷拉完成后的钢棒收集适量数量后,通过龙门架移动并浸入至冷却液12中。本实施例中冷却液12采用润滑油,一是具有较好的冷却性能且不会与钢棒产生反应,二是能够在钢棒表面形成一层防锈层。所述冷却槽11的上端周向设有一个挡罩13。通过挡罩13升高冷却槽11的侧壁高度,避免钢棒进入冷却槽11后导致冷却液12溅射至外侧。
[0023]所述静置冷却装置2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冷却槽11一侧的静置冷却台21,一个设置在所述静置冷却台21上端的回流槽22,一个沿所述回流槽22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回流槽22底侧的倾斜冷却面23。当钢棒浸入冷却完成,再次通过龙门架将冷却槽11中的钢棒移动至静置冷却台21上,钢棒上的油滴滴落回流槽22中并沿倾斜冷却面23滑落至回流槽22低端。所述回流槽22高度高于所述冷却槽11,有利于回流槽22的收集的冷却油通过冷却回流结构30自然回流至冷却槽11中。所述静置冷却台21与冷却槽11之间设有一个导向回流挡板40,该导向回流挡板40可在龙门架移动钢棒时,避免钢棒上的冷却油滴落至外侧。
[0024]所述冷却回流结构30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回流槽22长度方向设置且沿所述回流槽22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的挡液条31,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挡液条31与回流槽22侧壁之间的回流分槽32,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挡液条31一端且连通所述回流分槽32的连接孔33,以及一个连接所述回流槽22底部与冷却槽11的回流通道34。设计挡液条31,增加钢棒与回流槽22底部的间距,利于钢棒冷却以及冷却液12滴落,而且将回流槽22分隔成多个回流分槽32,即是将钢棒滴落至倾斜冷却面23的冷却液12进行分流处理,缓解大量钢棒回流压力,增大钢棒同时冷却的数量。所述挡液条31的上端设有粗磨面311,利于钢棒可以稳定放置在挡液条31上。
[0025]所述挡液条31的一端沿所述回流槽22长度方向向下倾斜且所述挡液条31的两端抵接在所述回流槽22侧壁上,每个挡液条31上具有一个连接孔33且设置在所述挡液条31较
低的一端。滴落至每个回流分槽32的冷却液12均会沿着挡液条31流动,并通过连接孔33向下侧流动。
[0026]所述回流通道34的一端连接最低端的回流分槽32底部,另一端穿过所述挡罩13且伸入至冷却槽11中。所述回流通道34的截面呈U形且回流通道34与冷却槽11底部之间设有一个导流棒14。所述回流通道34为半开放式通道代替回流管,防止堵塞便于清洗。
[0027]实施例二
[0028]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固在此不作赘述,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所述冷却槽11具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静置冷却台21的两侧。所述挡液条31的中部分别沿所述回流槽22长度方向朝向两侧向下倾斜且所述挡液条31的两端抵接在所述回流槽22侧壁上。本实施例中的挡液条31结构区别在于,由单向回流方式变成双向回流方式,回流更快,不易堵塞。
[0029]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技术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棒冷却回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棒冷却回流系统包括一个浸泡冷却装置,一个设置在浸泡冷却装置一侧的静置冷却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浸泡冷却装置与所述静置冷却装置之间的冷却回流结构,所述浸泡冷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槽中的冷却液,所述静置冷却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冷却槽一侧的静置冷却台,一个设置在所述静置冷却台上端的回流槽,一个沿所述回流槽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回流槽底侧的倾斜冷却面,所述回流槽高度高于所述冷却槽,所述冷却回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回流槽长度方向设置且沿所述回流槽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的挡液条,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挡液条与回流槽侧壁之间的回流分槽,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挡液条一端且连通所述回流分槽的连接孔,以及一个连接所述回流槽底部与冷却槽的回流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棒冷却回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具有一个且设置在所述静置冷却台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棒冷却回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条的一端沿所述回流槽长度方向向下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俊钛金属材料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