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棒双向倒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53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1
一种钢棒双向倒角机构包括一个输送装置,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两侧且沿输送装置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单侧倒角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沿输送装置长度方向一端的下料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一个输送支撑架,至少两个沿输送装置宽度方向设置间隔设置的输送带,至少两个沿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的U形限位块,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U形限位块上且与相邻U形限位块对应设置的输送置料槽。本钢棒双向倒角机构通过在输送带上设置U形限位块完成对钢棒的定位,通过定位结构和固定倒角结构的配合,实现钢棒的单边整平、下压固定以及倒角加工操作,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钢棒且无需调整倒角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棒双向倒角机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
,特别是一种钢棒双向倒角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不锈钢棒倒角都是人工送料的,工人将不锈钢棒放置在倒角装置的固定位置,待倒角装置加工完成一根棒材,需要人工取下,再放一根新料,不仅费工费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人工操作不稳定,对工人的技术有很高的要求,严重制约棒材的加工效率。现有的自动倒角机构针对不同尺寸的钢棒加工时,需要调整两侧倒角机构之间间距,并且钢棒同时倒角时,钢棒稳定差,倒角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棒双向倒角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钢棒双向倒角机构包括一个输送装置,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两侧且沿输送装置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单侧倒角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沿输送装置长度方向一端的下料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一个输送支撑架,至少两个沿输送装置宽度方向设置间隔设置的输送带,至少两个沿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的U形限位块,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U形限位块上且与相邻U形限位块对应设置的输送置料槽。所述单侧倒角装置包括一个定位结构,以及一个固定倒角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撑架一侧的竖直定位板,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撑架远离竖直定位板一端的定位驱动机构,以及一个由所述定位驱动机构驱动的推板。所述固定倒角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撑架家靠近竖直定位板一侧的倒角支撑架,一个设置在所述倒角支撑架下方的定位台,一个设置在所述倒角支撑架上的竖直驱动机构,一个由竖直驱动机构驱动的升降限位板,一个设置在所述倒角支撑架一侧的水平驱动机构,以及一个由水平驱动机构驱动且向定位台一侧移动的倒角器。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置料槽的底部呈V形且所述输送置料槽底端中部设有一个定位缺口。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台远离输送支撑架一侧至输送支撑架的距离小于所述竖直定位板至输送支撑架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倒角器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倒角孔。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撑架一端且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之间的下料顶出柱,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撑架靠近下料顶出柱一端的下料架。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架包括一个下料支撑架,以及至少两个沿输送装置长度方向设置在下料支撑架上且沿输送装置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的弹性支撑绳。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缺口的高度等于所述定位台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倒角孔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U形限位块上定位缺口之间的间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棒双向倒角机构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在输送带上设置U形限位块完成对钢棒的定位,通过定位结构和固定倒角结构的配合,实现钢棒的单边整平、下压固定以及倒角加工操作,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钢棒且无需调整倒角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棒双向倒角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钢棒双向倒角机构所具有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钢棒双向倒角机构所具有的定位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1的钢棒双向倒角机构所具有的固定倒角结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棒双向倒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钢棒双向倒角机构包括一个输送装置10,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10的两侧且沿输送装置1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单侧倒角装置2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10沿输送装置10长度方向一端的下料装置30。钢棒置于输送装置10上并通过输送装置10向前输送,依次通过两个单侧倒角装置20完成钢棒两端倒角操作,最后通过下料装置30脱离输送装置10,完成下料。可以想到的是,本钢棒双向倒角机构还包括其他功能组件以及具体结构,例如电气连接组件,安装结构等,其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故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所述输送装置10包括一个输送支撑架11,至少两个沿输送装置10宽度方向设置间隔设置的输送带12,至少两个沿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带12上的U形限位块13,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U形限位块13上且与相邻U形限位块13对应设置的输送置料槽14。钢棒沿所述输送装置10宽度方向水平放置在间隔设置的U形限位块13上,并且稳定置于输送置料槽14中。所述输送置料槽14的底部呈V形且所述输送置料槽14底端中部设有一个定位缺口15。该输送置料槽14的结构设计,可以钢棒稳定置于输送置料槽14中不易晃动移位,并且使每个钢棒的状态保持一致性。另外,输送带12在输送过程中应具有行程控制,便于后续钢棒在倒角过程,输送带12应保持静止状态,输送带12的行程控制为本领域的常规设置,故在此不做赘述。所述单侧倒角装置20包括一个定位结构21,以及一个固定倒角结构22。所述定位结构21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撑架11一侧的竖直定位板211,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撑架11远离竖直定位板211一端的定位驱动机构212,以及一个由所述定位驱动机构212驱动的推板213。可以想到的是,放置在U形限位块13上的钢棒轴向并未保持一致,通过定位驱动机构212驱动推板213对应抵接在钢棒的一端,迫使钢棒向竖直定位板211一侧移动,直至钢棒的端部抵接在竖直定位板211上,即完成了钢棒的单侧定位整平。该定位结构21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钢棒,通用性强且不需要根据不同尺寸钢棒进行调整。所述固定倒角结构22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撑架11家靠近竖直定位板211一侧的倒角支撑架221,一个设置在所述倒角支撑架221下方的定位台222,一个设置在所述倒角支撑架221上的竖直驱动机构223,一个由竖直驱动机构223驱动的升降限位板224,一个设置在所述倒角支撑架221一侧的水平驱动机构225,以及一个由水平驱动机构225驱动且向定位台222一侧移动的倒角器226。完成上述定位结构21的单侧定位整平,钢棒随输送带12继续移动通过固定倒角结构22。所述定位缺口15的高度等于所述定位台222的高度,钢棒靠近定位台222的一端通过定位台222并且置于定位台222上。所述定位台222远离输送支撑架11一侧至输送支撑架11的距离小于所述竖直定位板211至输送支撑架11的距离,该结构设计可以使钢棒靠近定位台222的一端突出与定位台222远离输送装置10的一侧,钢棒的端部即呈悬空状态,便于进行倒角加工。随即竖直驱动机构223驱动升降限位板224下降并下压在位于定位台222上的钢棒的上端,形成钢棒在升降限位版与定位台222之间的限位固定,确保钢棒不会产生晃动位移。然后水平驱动机构225驱动倒角器226向定位台222一侧移动,所述倒角器226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倒角孔227,所述倒角孔227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U形限位块13上定位缺口15之间的间距。钢棒的一端对应插入倒角孔227进行倒角加工,同时可进行多个钢棒倒角操作。倒角器226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倒角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棒双向倒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棒双向倒角机构包括一个输送装置,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两侧且沿输送装置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单侧倒角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沿输送装置长度方向一端的下料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一个输送支撑架,至少两个沿输送装置宽度方向设置间隔设置的输送带,至少两个沿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的U形限位块,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U形限位块上且与相邻U形限位块对应设置的输送置料槽,所述单侧倒角装置包括一个定位结构,以及一个固定倒角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撑架一侧的竖直定位板,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撑架远离竖直定位板一端的定位驱动机构,以及一个由所述定位驱动机构驱动的推板,所述固定倒角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撑架家靠近竖直定位板一侧的倒角支撑架,一个设置在所述倒角支撑架下方的定位台,一个设置在所述倒角支撑架上的竖直驱动机构,一个由竖直驱动机构驱动的升降限位板,一个设置在所述倒角支撑架一侧的水平驱动机构,以及一个由水平驱动机构驱动且向定位台一侧移动的倒角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棒双向倒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棒双向倒角机构包括一个输送装置,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两侧且沿输送装置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单侧倒角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沿输送装置长度方向一端的下料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一个输送支撑架,至少两个沿输送装置宽度方向设置间隔设置的输送带,至少两个沿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的U形限位块,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U形限位块上且与相邻U形限位块对应设置的输送置料槽,所述单侧倒角装置包括一个定位结构,以及一个固定倒角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撑架一侧的竖直定位板,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撑架远离竖直定位板一端的定位驱动机构,以及一个由所述定位驱动机构驱动的推板,所述固定倒角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撑架家靠近竖直定位板一侧的倒角支撑架,一个设置在所述倒角支撑架下方的定位台,一个设置在所述倒角支撑架上的竖直驱动机构,一个由竖直驱动机构驱动的升降限位板,一个设置在所述倒角支撑架一侧的水平驱动机构,以及一个由水平驱动机构驱动且向定位台一侧移动的倒角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棒双向倒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俊钛金属材料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