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84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10)包括一个第一机壳(21),一个第二机壳(51),和一个通风装置(30)。第一机壳(21)具有一第一附属部分(26),并包括一个发热件(24)。第二机壳(51)可旋转式连接到第一附属部分(26)上。通风装置(30)装在第一附属部分(26)中,并将空气送入第一机壳(21)。通风装置(30)具有多个叶片(31b),所述多个叶片(31b)在第一机壳(21)和第二机壳(51)的宽度(B)方向上延伸,并且它们同心式设置,及通风装置(30)从多个叶片(31b)的旋转轴(G)方向吸入空气,并将空气朝与旋转轴(G)交叉的方向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器件如笔记本大小的计算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内装式通风装置的电子器件。例如,由一个发热件如供在作为电子器件的便携式计算机中使用的CPU(中央处理单元)所产生的热量,随着CPU本身处理速度和功能的增加而增加。可以认为,当温度升得过高时,CPU使计算机的有效工作变差,并落入一种不工作的状态。因此,迄今为止,便携式计算机都具有一个通风装置,作为防范热辐射的措施。通风装置将空气送到发热件如CPU上。发热件如CPU的热量被通风装置送入的空气带走。因此,发热件如CPU辐射热量并冷却。迄今为止,在通风装置中都采用一种离心式风扇。在许多情况下,离心式风扇的外观都具有一种基本上是扁平的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这种类型的电子器件如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具有一个计算机主体和一个显示部件。计算机主体包括一个第一机壳。显示部件包括一个第二机壳。计算机主体旋转式连接到显示部件上。因此,显示部件由计算机主体以这种方式支承,以便可在一个关闭位置和一个打开位置之间旋转。关闭位置涉及显示部件位于计算机主体上的一个位置,而打开位置涉及显示部件相对于计算机主体升起的一个位置。可以使显示部件和计算机主体处于一种折叠状态,在上述折叠状态下使显示部件处于关闭位置。在这种类型的连接结构中,显示部件例如通过一个铰接轴支承在计算机主体的基底部分上。因为显示部件位于计算机主体上,所以可以把计算机主体的基底部分调整到比计算机主体厚。因此,有时在计算机主体的基底部分中装一个比较大的通风装置。这种便携式计算机已在例如日本技术专利申请公开通报No.5-25522中公开。另一方面,要求把便携式计算机造得更薄。在使便携式计算机变薄的情况下,计算机主体的基底部分也要小型化。然而,当通风装置如在日本技术专利申请公开通报No.5-25522所公开的装在计算机主体的基底部分中时,计算机主体的基底部分大小和形状受通风装置的大小和形状影响。尤其是,当通风装置具有一基本上是扁平的矩形平行六面体状外观时,恐怕难以使计算机主体的基底部分变薄和小型化。因此,也可以认为难以使便携式计算机变薄。另外可以认为,当通风装置保持这种大小以便充分起作用时,更难以使便携式计算机变薄。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得到一种可以有效变薄的电子器件。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器件,所述电子器件包括一个第一机壳,一个第二机壳,和一个通风装置。第一机壳具有一个第一附属部分。第二机壳可旋转式连接到第一附属部分上。通风装置装在第一附属部分中,并将空气送入第一机壳。通风装置具有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在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同心式排列。通风装置从多个叶片的一个旋转轴方向吸入空气,并把空气朝与旋转轴交叉的方向排出。按照这种构造,即使当通风装置小型化时,也就是说,通风装置在与电子器件变薄有关的径向方向上小型化时,充分保持了通风装置的功能。此外,因为通风装置装在第一机壳部分中,所以第一机壳变得更薄。也就是说,便携式计算机有效地变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目的和优点将在后面的说明中陈述,并且一部分从说明书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际操作知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一些工具和尤其是后面指出的一些组合实现和达到。附图的一些视图简介各附图都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上述各附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与上面给出的一般说明和下面给出的实施的详细说明一起,用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一种便携式计算机从其前面看时的透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所示线F1-F1所取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所示通风装置的部件分解透视图;图4是图1中用F4包围的一个区域放大透视图;图5是图1中所示便携式计算机以其后面看时的透视图;图6是沿着图1中所示线F6-F6所取的剖视图;图7是沿着图6中所示线F7-F7所取的剖视图;图8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便携式计算机的通风装置附近以上面看时的剖视图;图9是沿着图8中所示线F9-F9所取的剖视图;图10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所述一种便携式计算机从其后面看时的透视图;图11是图10所示便携式计算机通风装置附近及从上面看时的剖视图;图1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所述一种便携式计算机从其后面看时的透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便携式计算机位于基底上状态时通风装置附近沿着一垂直方向的剖视图;及图14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计算机从其前面看时的透视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将参照图1-7进行说明。图1示出一种作为电子器件的便携式计算机10。如图1所示,便携式计算机10包括一个计算机主体20和一个显示部件50。计算机主体20包括一个第一机壳21。第一机壳21具有一基本上是扁平的盒形形状。第一机壳21具有一个底壁21a,一个上壁21b,一个前壁21c,一个后壁21d,一个左壁21e,和一个右壁21f。上壁21b支承一个键盘22。前壁21c,左壁21e,右壁21f,和后壁21d沿着第一机壳21的周围方向构成一个周围壁。图2是沿着图1中所示的线F2-F2所取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一个印刷电路板23装在第一机壳21中。印刷电路板23基本上是平行于例如第一机壳21的底壁21a设置。一个发热件如CPU24安装到印刷电路板23的下表面上。一个散热板25安装到CPU24上。散热板25用热的方法连接到CPU24上。如图1所示,一个作为第一附属部分的风扇罩分段26基本上是在第一机壳21的后面中心部分中形成。风扇罩分段26与第一机壳21整体形成。如图2中所示,第一机壳21上壁21b的基本上是后面中心部分以一种基本上是圆形形状向上升起。因此,由上壁21b的基本上是后面中心部分和底壁21a所限定的一个空间构成风扇罩分段26。风扇罩分段26的高度大于在上壁21b和底壁21a之间所限定的空间中除风扇罩26之外一部分中的高度。如图1所示,一个通风装置30和一个电池40装在风扇罩分段26中。如图3所示,通风装置30包括一个叶轮31,一个罩32,和一个驱动部分33。叶轮31包括一个基底部分31a,和多个叶片31b。基底部分31a具有一基本上是圆筒形状。各个叶片31b设置在基底部分31a上。更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每个叶片31b的一端都固定到与基底部分31a一个端表面相同的圆周上(在图中用两点虚线所示出的垂直圆H)上。另外,如图3所示,每个叶片31b都在基底部分31a的轴向方向上延伸。每个叶片31b在与基底部分31a相对一侧上的端部用一个支承件31c支承。支承件31c具有例如一种基本上是O形形状,并支承每个叶片31b的一端。按照上述结构,叶轮31具有一基本上是圆筒形外观。罩32具有一基本上是圆筒形形状,其一端封闭。叶轮31装在罩32中。在上述罩32的一部分侧壁中形成一个排气口32a。排气口32a将罩32的内部与其外部连接。排气口32a从罩32的打开端32b朝封闭端32c方向延伸。排气口32a具有例如一种矩形形状。驱动部分33具有一个旋转轴33a。旋转轴33a通过一个驱动部分33旋转。在罩32的封闭端32c中形成一个连通孔32d,驱动部分33的旋转轴33a穿过上述连通孔32d。一个配合部分31d在叶轮31的基底部分31a的一个端表面中与基底部分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该器件包括:一个第一机壳(21),所述第一机壳(21)具有一第一附属部分(26)并包括一个发热件(24);一个第二机壳(51),所述第二机壳(51)旋转式连接到第一附属部分(26)上;及一个 通风装置(30),所述通风装置(30)装在第一附属部分(26)中,并将空气送入第一机壳(21)中,通风装置(30)具有多个叶片(31b),所述多个叶片(31b)在第一机壳(21)和第二机壳(5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它们同心式安排,通风装置从多个叶片(31b)的旋转轴方向吸入空气,并将空气朝与旋转轴交叉的方向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濑戶雅中村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