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43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9:59
本申请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壳体,包括具有壳体出口的壳体本体和用于降低所述壳体本体温度的冷凝装置,所述壳体本体的周圈设有向外延伸的散热板,且散热板与壳体出口之间预留有让位空间;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弧形板和水循环组件,所述弧形板设为两个,且以所述散热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弧形板的内凹面、所述散热板的侧面和所述壳体本体的外壁组合形成密封且沿所述散热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散热腔室,所述水循环组件用于使散热腔室内的水与外部的水进行循环。本申请通过于散热腔室内通入循环水,以快速带走壳体本体上的热量,从而有效提高壳体本体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增压器壳体
本申请涉及涡轮增压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壳体。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涡轮增压器可以提高发动机的进气量,供燃料更充分地燃烧,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及其他同类产品。而带旁通阀的增压器因其可以提高发动机低速段的扭矩和响应性并改善发动机排放等,成为涡壳增压器类的主流产品。公告号为CN20396205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壳体,具有壳体,所述的壳体的边缘处设置有加强块,壳体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通孔凸台,壳体与进气管连接,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磨层,壳体的外表面喷涂有散热层。上述的散热层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壳体的散热效果,但是散热层的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壳体的散热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壳体。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涡轮增压器壳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涡轮增压器壳体,包括具有壳体出口的壳体本体和用于降低所述壳体本体温度的冷凝装置,所述壳体本体的周圈设有向外延伸的散热板,且散热板与壳体出口之间预留有让位空间;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弧形板和水循环组件,所述弧形板设为两个,且以所述散热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弧形板的内凹面、所述散热板的侧面和所述壳体本体的外壁组合形成密封且沿所述散热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散热腔室,所述水循环组件用于使散热腔室内的水与外部的水进行循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水循环组件,往散热腔室内部通入循环水,进行热交换,以快速带动散热板和壳体本体外壁上的热量,从而有效降低壳体本体的温度;并且双散热腔室的设置,合理利用壳体本体的外部空间,又能更进一步加快壳体本体的散热;并且通过设置散热板和弧形板的组合,一来,散热板能够增大来自壳体本体的热量与循环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壳体本体的散热效果,二来,散热板和弧形板的组合结构起到加固壳体本体结构强度的作用,使得壳体本体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并且散热腔室内的循环水具有一定的水压,该水压施加于壳体本体的外壁上,能够抵消一部分壳体本体自身的压力,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壳体本体的承压能力。优选的,所述壳体本体的外壁凸出构造有沿所述散热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台,所述弧形板的一侧设有第一翼板,所述弧形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翼板,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凸台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翼板与所述散热板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固定有用于封闭所述散热腔室端部位置的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弧形板分别与散热板和壳体本体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散热腔室内部进行检修,同时也便于安装;通过设置凸台和第一翼板,其具有配合基准面,能够确保弧形板与壳体本体连接时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弧形板与不规则的壳体本体之间也能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凸台之间的配合面设有第一密封垫条,所述第一密封垫条与所述第一翼板通长设置;所述第二翼板与所述散热板的配合面设有第二密封垫条,所述第二密封垫条与所述第二翼板通长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散热腔室的密封性。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内凹面朝向所述散热板方向凸出构造有多层隔板,各所述隔板沿所述壳体本体的径向等距排布,各所述隔板将所述散热腔室内部空间隔成绕散热板长度方向往返设置的散热流道,所述散热流道靠近所述壳体本体外壁的一端设为进水端,所述散热流道远离所述壳体本体外壁的一端设为出水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隔板,以形成散热流道,从而限定了循环水的流通路径,使得循环水与壳体本体外壁的接触时间延长,进而提高了循环水的散热效率。优选的,所述隔板远离所述弧形板的侧边通长设有橡胶密封组件,所述橡胶密封组件包括与所述弧形板连接的连接件和与连接件一体成型的两个对称设置的C型件,两个所述C型件的外凸面相互抵接,且所述C型件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散热板的侧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密封组件,能够减少隔板的侧边与散热板侧面之间的间隙,减少循环水通过该间隙而导致水流紊乱的情况,从而确保循环水于散热流道内稳定流动;并且设置两个对称的C型件,当C型件与散热板的侧面抵接时,C型件的一侧较易形变,能够较好地抵接在散热板侧面,减少间隙;并且C型件的内凹面受到水压时,两个C型件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形变,并相互抵接,该抵接的反作用力能够有效抵消掉水压,从而减少C型件的形变程度,从而确保了密封效果。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侧面焊接有与所述隔板对应设置的杆状凸缘,所述杆状凸缘位于两个C型件的外凸面所形成的夹角区域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C型件受到较大水压而过度相互靠近形变时,位于夹角区域内的杆状凸缘作为障碍物,能够阻止C型件的相互靠近的形变,从而减少C型件过度形变而失去密封效果的情况发生。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弧形板的侧边沿远离所述散热板方向卡接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便于连接件与弧形板的快速连接,又能通过散热板的抵接,以有效阻止连接件的意外脱离,即提高连接件与弧形板的连接稳固性。优选的,所述壳体本体的外壁凸出有多个位于所述散热腔室内的凸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凸点的设置,能够增大来自壳体本体的热量与循环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壳体本体的散热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于散热腔室内通入循环水,以快速带走壳体本体上的热量,从而有效提高壳体本体的散热效果;通过设置隔板,以形成散热流道,使得循环水与壳体本体外壁的接触时间延长,进而提高了循环水的散热效率;通过橡胶密封组件,能够减少隔板的侧边与散热板侧面之间的间隙,减少循环水通过该间隙而导致水流紊乱的情况,从而确保循环水于散热流道内稳定流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壳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弧形板与壳体本体连接关系的爆炸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散热腔室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散热流道的流动方向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弧形板;2、水循环组件;3、散热板;10、壳体本体;11、挡板;12、第一翼板;13、第二翼板;14、第一密封垫条;15、第二密封垫条;16、隔板;17、进水端;18、出水端;20、冷凝装置;21、进水管;22、出水管;30、壳体出口;31、凸台;32、杆状凸缘;40、让位空间;41、连接件;42、C型件;50、散热腔室;101、凸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涡轮增压器壳体。参照图1、图2,包括具有壳体出口30的壳体本体10和用于降低壳体本体10温度的冷凝装置20。如图2、图3所示,壳体本体10的周圈设有向外延伸的散热板3,且散热板3与壳体出口30之间预留有让位空间40,壳体本体10的外壁凸出构造有两个以散热板3为中心对称设置的凸台31,凸台31沿散热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如图3所示,冷凝装置20包括弧形板1和水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壳体出口(30)的壳体本体(10)和用于降低所述壳体本体(10)温度的冷凝装置(20),所述壳体本体(10)的周圈设有向外延伸的散热板(3),且散热板(3)与壳体出口(30)之间预留有让位空间(40);所述冷凝装置(20)包括弧形板(1)和水循环组件(2),所述弧形板(1)设为两个,且以所述散热板(3)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弧形板(1)的内凹面、所述散热板(3)的侧面和所述壳体本体(10)的外壁组合形成密封且沿所述散热板(3)长度方向设置的散热腔室(50),所述水循环组件(2)用于使散热腔室(50)内的水与外部的水进行循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壳体出口(30)的壳体本体(10)和用于降低所述壳体本体(10)温度的冷凝装置(20),所述壳体本体(10)的周圈设有向外延伸的散热板(3),且散热板(3)与壳体出口(30)之间预留有让位空间(40);所述冷凝装置(20)包括弧形板(1)和水循环组件(2),所述弧形板(1)设为两个,且以所述散热板(3)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弧形板(1)的内凹面、所述散热板(3)的侧面和所述壳体本体(10)的外壁组合形成密封且沿所述散热板(3)长度方向设置的散热腔室(50),所述水循环组件(2)用于使散热腔室(50)内的水与外部的水进行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10)的外壁凸出构造有沿所述散热板(3)长度方向设置的凸台(31),所述弧形板(1)的一侧设有第一翼板(12),所述弧形板(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翼板(13),所述第一翼板(12)与所述凸台(31)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翼板(13)与所述散热板(3)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1)的两端固定有用于封闭所述散热腔室(50)端部位置的挡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板(12)与所述凸台(31)之间的配合面设有第一密封垫条(14),所述第一密封垫条(14)与所述第一翼板(12)通长设置;所述第二翼板(13)与所述散热板(3)的配合面设有第二密封垫条(15),所述第二密封垫条(15)与所述第二翼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传锡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盛禾泰业涡轮增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