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涡壳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43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9:59
本申请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涡壳组件,包括具有端座、连接座的涡壳本体,所述涡壳本体设置有气流通道和位于气流通道的外围的水流通道,所述端座开设有连通于气流通道的进气口,所述涡壳本体远离连接座的一侧开设有连通于气流通道的出气口,所述涡壳本体分别开设有连通于水流通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本申请具有对涡壳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有效提高涡轮增压器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涡壳组件
本申请涉及涡轮增压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涡壳组件。
技术介绍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大,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加,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涡壳作为涡轮增压器的重要组成配件,对涡轮增压器的效率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涡轮增压器在长时间工作时,产生热量,使涡轮增压器的内部温度逐渐升高,温度过高时,会对涡轮增压器产生影响,降低其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涡壳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有效提高涡轮增压器的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涡壳组件。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涡壳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涡壳组件,包括具有端座、连接座的涡壳本体,所述涡壳本体设置有气流通道和位于气流通道的外围的水流通道,所述端座开设有连通于气流通道的进气口,所述涡壳本体远离连接座的一侧开设有连通于气流通道的出气口,所述涡壳本体分别开设有连通于水流通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位于气流通道外围的水流通道,通过进水口对水流通道进行注水,气流通道传递至涡轮本体上的热量传递至水流通道内,并由水流通道内的相对较冷的液体进行吸收,吸收热量后的液体经过出水口排出,通过不断注入相对较冷的液体不断对涡壳本体产生的热能进行热交换,从而有效降低涡壳本体的温度,提高涡轮增压器的工作效率。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外部环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座设置有冷却管,通过对进水管进行注水,涡轮增压器由于工作产生热量,热量会传递到涡壳本体的表面以及连接座的表面,冷却管内的水可以将涡壳本体表面的部分热量以及连接座表面的热量吸收,吸收热量后的液体经过出水口排出,通过不断注入相对较冷的液体不断对涡壳本体产生的热能以及连接座产生的热能进行热交换,从而进一步有效降低涡壳本体以及连接座表面的温度,提高涡轮增压器的工作效率。优选的,所述冷却管通过抱箍固定连接于连接座的外壁,所述抱箍设置有多个且绕连接座的轴线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抱箍将冷却管固定连接于连接座,抱箍设置有多个,有效提高冷却管的连接可靠性。优选的,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连接管连接于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于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通过进水管统一对冷却管和水流通道进行注水,一方面,同时对涡壳本体以及连接座进行降温,提高散热效果,另一方面,无需增设额外的装置,减少成本。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连接有冷凝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冷凝器对流入进水管内的水进行制冷,增加水流通道以及冷却管内的水温与涡壳本体以及连接座表面的温度的温度差,使得水流通道以及冷却管内的水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优选的,所述冷凝器通过输水管连接有储水箱,出水管的一端连接于储水箱,所述进水管设置有将储水箱内的水依次抽送至冷凝器、进水管、出水管的循环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储水箱为液体提供存储载体,设置有循环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依次抽送至冷凝器、进水管、水流通道/冷却管以及出水管,对涡壳本体和连接座传递的热量进行吸热后回流至储水箱,通过冷凝器的降温再次循环,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顶部开设有注水口,注水口嵌设有活塞端盖,所述活塞端盖的顶部设置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箱开设有注水口,便于对储水箱进行注水,设置有活塞端盖将注水口密封,一方面,有效防止脏物进入储水箱中,从而导致各个管道发生堵塞;另一方面,增加储水箱的密封性,减少储水箱内的水的蒸发。优选的,所述储水箱设置有液位显示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观察储水箱内的水位高度,及时添加水。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设置有位于气流通道外围的水流通道,通过进水口对水流通道进行注水,气流通道传递至涡轮本体上的热量传递至水流通道内,并由水流通道内的相对较冷的液体进行吸收,吸收热量后的液体经过出水口排出,通过不断注入相对较冷的液体不断对涡壳本体产生的热能进行热交换,从而有效降低涡壳本体的温度,提高涡轮增压器的工作效率;连接座设置有冷却管,通过对进水管进行注水,涡轮增压器由于工作产生热量,热量会传递到涡壳本体的表面以及连接座的表面,冷却管内的水可以将涡壳本体表面的部分热量以及连接座表面的热量吸收,吸收热量后的液体经过出水口排出,通过不断注入相对较冷的液体不断对涡壳本体产生的热能以及连接座产生的热能进行热交换,从而进一步有效降低涡壳本体以及连接座表面的温度,提高涡轮增压器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涡壳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涡壳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涡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涡壳本体;11、气流通道;12、水流通道;13、出气口;14、进水口;15、出水口;16、第一连接管;17、第二连接管;2、端座;21、进气口;3、连接座;31、连接孔;32、冷却管;33、抱箍;34、第三连接管;35、第四连接管;4、进水管;5、出水管;6、储水箱;61、注水口;62、活塞端盖;63、拉环;64、液位显示管;7、冷凝器;71、输水管;8、循环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涡壳组件,参照图1、图2,包括具有端座2、连接座3的涡壳本体1,涡壳本体1设置有气流通道11和位于气流通道11的外围的水流通道12,端座2开设有连通于气流通道11的进气口21,涡壳本体1远离连接座3的一侧开设有连通于气流通道11的出气口13,涡壳本体1分别开设有连通于水流通道12的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6和第二连接管17。参照图1、图3,连接座3具有供涡轮转轴穿过的连接孔31,连接座3的外部环设有冷却管32,冷却管32通过抱箍33固定连接于连接座3的外壁,抱箍33设置有多个且绕连接座3的轴线分布。冷却管32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34连接有进水管4,冷却管32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管35连接有出水管5,进水管4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连通于第一连接管16和第三连接管34,出水管5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连通于第二连接管17和第四连接管35。参照图1、图4,进水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凝器7,冷凝器7通过输水管71连接有储水箱6,出水管5的另一端连接于储水箱6的顶部。进水管4设置有将储水箱6内的水抽送至冷凝器7、进水管4、水流通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涡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端座(2)、连接座(3)的涡壳本体(1),所述涡壳本体(1)设置有气流通道(11)和位于气流通道(11)的外围的水流通道(12),所述端座(2)开设有连通于气流通道(11)的进气口(21),所述涡壳本体(1)远离连接座(3)的一侧开设有连通于气流通道(11)的出气口(13),所述涡壳本体(1)分别开设有连通于水流通道(12)的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涡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端座(2)、连接座(3)的涡壳本体(1),所述涡壳本体(1)设置有气流通道(11)和位于气流通道(11)的外围的水流通道(12),所述端座(2)开设有连通于气流通道(11)的进气口(21),所述涡壳本体(1)远离连接座(3)的一侧开设有连通于气流通道(11)的出气口(13),所述涡壳本体(1)分别开设有连通于水流通道(12)的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涡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的外部环设有冷却管(32),所述冷却管(32)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4),所述冷却管(32)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涡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32)通过抱箍(33)固定连接于连接座(3)的外壁,所述抱箍(33)设置有多个且绕连接座(3)的轴线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传锡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盛禾泰业涡轮增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