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29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丙烯酸乳液领域,尤其为一种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上端连接有圆顶,圆顶的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收缩杆,第一收缩杆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搅动盘,第一搅动盘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收缩杆,第二收缩杆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二搅动盘,第二搅动盘的内侧连接有第三收缩杆,第三收缩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三搅动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搅拌装置多为单片桨搅拌装置,该搅拌结构效果差,少数多片桨搅拌装置占用空间过多,且不易安装与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丙烯酸乳液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丙烯酸是水性覆膜胶黏剂的主要原材料。丙烯酸在空气中易聚合,加氢可还原成丙酸。与氯化氢加成生成2-氯丙酸。用于制备丙烯酸树脂和其它有机合成。由丙烯醛氧化或由丙烯腈水解制得,也可由一氧化碳、乙炔和水在镍催化剂作用下制得。丙烯酸是制作水性丙烯酸的原料,水性丙烯酸防腐涂料是水性涂料中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产品之一,可以说其发展史就相当于是水性涂料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早在20世纪50年代,水性丙烯酸涂料就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并以取代溶剂型涂料为目的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由最初配方中含有铅、铬酸锌等具有毒有害颜料的简单丙烯酸乳液到配方中含无毒无害的磷酸盐、硼酸盐等防锈颜料的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乳液,再到自交联的丙烯酸酯-苯乙烯改性乳液。但是,与溶剂型防腐涂料相比,水性丙烯酸涂料的某些性能(如对基材的润湿、涂膜致密性等)还不完善,并且其研发的技术难度也相对较大,加上金属防腐对涂膜性能的要求也极为苛刻,所以目前在建筑、工业、海洋等重防腐领域的金属防腐保护方面仍在广泛使用溶剂型涂料。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搅拌装置多为单片桨搅拌装置,该,该搅拌结构效果差,少数多片桨搅拌装置占用空间又过多,且不易安装与操作。2、传统的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隔热效果较差,装置内部的温度受外界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搅拌装置多为单片桨搅拌装置,该搅拌结构效果差,少数多片桨搅拌装置占用空间过多,且不易安装与操作的问题,同时给出了一种具有良好隔热结构的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上端连接有圆顶,所述圆顶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收缩杆,所述第一收缩杆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搅动盘,所述第一搅动盘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收缩杆,所述第二收缩杆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二搅动盘,所述第二搅动盘的内侧连接有第三收缩杆,所述第三收缩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三搅动盘;所述反应釜的内壁设置有真空层,所述真空层的内表面连接有隔热层,所述反应釜的下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圆顶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第一收缩杆、第二收缩杆、第三收缩杆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顶的内部靠近电机的后端设置有气罐,所述第一收缩杆、第二收缩杆、第三收缩杆通过气罐气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空层的外径尺寸大小与反应釜的内部尺寸宽度相适配,所述真空层的内径尺寸大小与隔热层的外径大小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液口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出液口关于反应釜的水平中心垂直线呈对称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槽关于第一收缩杆的水平中心垂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限位槽的形状为矩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与圆顶电性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转轴与第一收缩杆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搅动盘的内径尺寸大小与第二搅动盘的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二搅动盘的内径尺寸大小与第三搅动盘的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收缩杆的内径尺寸大小与第二收缩杆的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二收缩杆的内径尺寸大小与第三收缩杆的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一种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搅动盘、第二搅动盘、第三搅动盘构成的可收叠式搅动盘,解决了传统的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搅拌装置多为单片桨搅拌装置,该搅拌结构效果差,少数多片桨搅拌装置占用空间过多,且不易安装与操作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真空层、隔热层给出了一种具有良好隔热结构的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搅动盘收叠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限位槽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釜;2、真空层;3、隔热层;4、出液口;5、圆顶;6、进液口;7、电机;8、第一收缩杆;9、第一搅动盘;10、第二收缩杆;11、第二搅动盘;12、第三收缩杆;13、第三搅动盘;14、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实施方案中一种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的上端连接有圆顶5,圆顶5的内部设置有电机7,电机7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收缩杆8,第一收缩杆8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搅动盘9,第一搅动盘9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收缩杆10,第二收缩杆10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二搅动盘11,第二搅动盘11的内侧连接有第三收缩杆12,第三收缩杆12的下端连接有第三搅动盘13;反应釜1的内壁设置有真空层2,真空层2的内表面连接有隔热层3,反应釜1的下端设置有出液口4,圆顶5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进液口6,第一收缩杆8、第二收缩杆10、第三收缩杆1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4;通过设置第一搅动盘、第二搅动盘、第三搅动盘构成的可收叠式搅动盘,解决了传统的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搅拌装置多为单片桨搅拌装置,该搅拌结构效果差,少数多片桨搅拌装置占用空间过多,且不易安装与操作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真空层、隔热层给出了一种具有良好隔热结构的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本实施例中,圆顶5的内部靠近电机7的后端设置有气罐,第一收缩杆8、第二收缩杆10、第三收缩杆12通过气罐气动连接,提供第一收缩杆8、第二收缩杆10、第三收缩杆12收缩的动力,真空层2的外径尺寸大小与反应釜1的内部尺寸宽度相适配,真空层2的内径尺寸大小与隔热层3的外径大小相适配,使设备气密性良好;出液口4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出液口4关于反应釜1的水平中心垂直线呈对称分布,增加反应釜1放液的速度;限位槽14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限位槽14关于第一收缩杆8的水平中心垂直线呈对称分布,限位槽14的形状为矩形,防止第一收缩杆8、第二收缩杆10、第三收缩杆12发生相对转动;电机7与圆顶5电性连接,电机7通过转轴与第一收缩杆8固定连接,固定限位槽14、15;第一搅动盘9的内径尺寸大小与第二搅动盘11的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第二搅动盘11的内径尺寸大小与第三搅动盘13的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使连接更加的紧密;第一收缩杆8的内径尺寸大小与第二收缩杆10的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第二收缩杆10的内径尺寸大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上端连接有圆顶(5),所述圆顶(5)的内部设置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收缩杆(8),所述第一收缩杆(8)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搅动盘(9),所述第一搅动盘(9)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收缩杆(10),所述第二收缩杆(10)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二搅动盘(11),所述第二搅动盘(11)的内侧连接有第三收缩杆(12),所述第三收缩杆(12)的下端连接有第三搅动盘(13);/n所述反应釜(1)的内壁设置有真空层(2),所述真空层(2)的内表面连接有隔热层(3),所述反应釜(1)的下端设置有出液口(4),所述圆顶(5)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进液口(6),所述第一收缩杆(8)、第二收缩杆(10)、第三收缩杆(1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上端连接有圆顶(5),所述圆顶(5)的内部设置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收缩杆(8),所述第一收缩杆(8)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搅动盘(9),所述第一搅动盘(9)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收缩杆(10),所述第二收缩杆(10)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二搅动盘(11),所述第二搅动盘(11)的内侧连接有第三收缩杆(12),所述第三收缩杆(12)的下端连接有第三搅动盘(13);
所述反应釜(1)的内壁设置有真空层(2),所述真空层(2)的内表面连接有隔热层(3),所述反应釜(1)的下端设置有出液口(4),所述圆顶(5)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进液口(6),所述第一收缩杆(8)、第二收缩杆(10)、第三收缩杆(1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顶(5)的内部靠近电机(7)的后端设置有气罐,所述第一收缩杆(8)、第二收缩杆(10)及第三收缩杆(12)通过气罐气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覆膜胶黏剂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层(2)的外径尺寸大小与反应釜(1)的内部尺寸宽度相适配,所述真空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先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梓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