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乳液的无桨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729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丙烯酸乳液领域,尤其为一种丙烯酸乳液的无桨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下方设置有电机仓,电机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盘,连接盘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表面连接有扰流板,扰流板的两端均连接有穿流孔,扰流板的内部设置有电热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统的丙烯酸乳液反应釜,搅拌桨搅动结构的搅动效果差,搅拌达到均匀的耗时较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酸乳液的无桨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丙烯酸乳液领域,具体为一种丙烯酸乳液的无桨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丙烯酸在空气中易聚合,加氢可还原成丙酸。与氯化氢加成生成2-氯丙酸。用于制备丙烯酸树脂和其它有机合成。由丙烯醛氧化或由丙烯腈水解制得,也可由一氧化碳、乙炔和水在镍催化剂作用下制得。丙烯酸是制作水性丙烯酸的原料,水性丙烯酸防腐涂料是水性涂料中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产品之一,可以说其发展史就相当于是水性涂料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早在20世纪50年代,水性丙烯酸涂料就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并以取代溶剂型涂料为目的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由最初配方中含有铅、铬酸锌等具有毒有害颜料的简单丙烯酸乳液到配方中含无毒无害的磷酸盐、硼酸盐等防锈颜料的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乳液,再到自交联的丙烯酸酯-苯乙烯改性乳液。但是,与溶剂型防腐涂料相比,水性丙烯酸涂料的某些性能(如对基材的润湿、涂膜致密性等)还不完善,并且其研发的技术难度也相对较大,加上金属防腐对涂膜性能的要求也极为苛刻,所以目前在建筑、工业、海洋等重防腐领域的金属防腐保护方面仍在广泛使用溶剂型涂料。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丙烯酸乳液反应釜,搅拌结构通常设置为旋转搅拌桨,该搅拌方式,搅拌效果较差,搅拌达到均匀的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乳液的无桨反应装置,解决了统的丙烯酸乳液反应釜,搅拌桨搅动结构的搅动效果差,搅拌达到均匀的耗时较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丙烯酸乳液的无桨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的下方设置有电机仓,所述电机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连接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的两端均连接有穿流孔,所述扰流板的内部设置有电热板;所述反应釜的下端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连接有固位环,所述固位环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连接有圆顶,所述圆顶的上端连接有示数表,所述转动架包括固位架与第一滚珠组成,所述固位架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滚珠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珠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固位环包括防护环与第二滚珠组成,所述防护环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滚珠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滚珠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的上端通过连接盘与反应釜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电机仓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通过法兰与圆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通过焊接与扰流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热板与扰流板电性连接,所述穿流孔在扰流板上呈等距离均匀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釜与圆顶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所述圆顶的尺寸大小与反应釜的尺寸大小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固定架通过螺栓与圆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乳液的无桨反应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一种丙烯酸乳液的无桨反应装置,通过设置反应釜的自旋转,带动反应釜内部的原料进行搅动,同时设置扰流板与反应釜的自传结构配合,使原料搅拌的更加均匀与高效,解决了统的丙烯酸乳液反应釜,搅拌桨搅动结构的搅动效果差,搅拌达到均匀的耗时较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丙烯酸乳液的无桨反应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丙烯酸乳液的无桨反应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扰流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釜;2、转动架;201、固位架;202、第一滚珠;3、电机仓;4、底座;5、支撑架;6、固位环;601、防护环;602、第二滚珠;7、圆顶;8、示数表;9、电机;10、连接盘;11、连接杆;12、扰流板;13、穿流孔;14、电热板;15、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实施方案中一种丙烯酸乳液的无桨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反应釜1的下方设置有电机仓3,电机仓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9,电机9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盘10,连接盘10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外表面连接有扰流板12,扰流板12的两端均连接有穿流孔13,扰流板12的内部设置有电热板14;反应釜1的下端连接有转动架2,转动架2的下方设置有底座4,底座4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架5,支撑架5的上端连接有固位环6,固位环6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架15,固定架15的内侧连接有圆顶7,圆顶7的上端连接有示数表8,转动架2包括固位架201与第一滚珠202组成,固位架201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一滚珠202相适配的第一凹槽,第一滚珠202位于第一凹槽内,固位环6包括防护环601与第二滚珠602组成,防护环601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二滚珠602相适配的第二凹槽,第二滚珠602位于第二凹槽内。本实施例中,电机9的上端通过连接盘10与反应釜1的下端固定连接,电机9与电机仓3电性连接,使电机9可以正常工作;连接杆11通过法兰与圆顶7固定连接,连接杆11通过焊接与扰流板12固定连接,使连接结构更加的紧密与牢固;电热板14与扰流板12电性连接,穿流孔13在扰流板12上呈等距离均匀分布,通过电热板14给原料进行加热;反应釜1与圆顶7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圆顶7的尺寸大小与反应釜1的尺寸大小相适配,出去反应釜1、圆顶7之间连接的间隙;固定架15的数量为两组,固定架15通过螺栓与圆顶7固定连接,使圆顶7相对固位环6保持禁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者通过圆顶7后端开设的进料口添加原料;然后启动电机9,使电机9带动反应釜1转动,同时圆顶7通过螺杆与固定架15固定连接,使圆顶7在反应釜1转动的时候通过轴承能与固位环6保持相对禁止,反应釜1内部的原料随着反应釜1的转动而转动,与扰流板12想碰撞搅动,部分原料从穿流孔13穿过,从而使原料内部产生流速差,更利于原料搅拌的均匀,同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电热板14运作对反应釜1内部的原料进行加热,使原料随时保持在事宜的反应温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酸乳液的无桨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下方设置有电机仓(3),所述电机仓(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盘(10),所述连接盘(10)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外表面连接有扰流板(12),所述扰流板(12)的两端均连接有穿流孔(13),所述扰流板(12)的内部设置有电热板(14);/n所述反应釜(1)的下端连接有转动架(2),所述转动架(2)的下方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上端连接有固位环(6),所述固位环(6)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架(15),所述固定架(15)的内侧连接有圆顶(7),所述圆顶(7)的上端连接有示数表(8),所述转动架(2)包括固位架(201)与第一滚珠(202)组成,所述固位架(201)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滚珠(202)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珠(20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固位环(6)包括防护环(601)与第二滚珠(602)组成,所述防护环(601)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滚珠(602)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滚珠(602)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乳液的无桨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下方设置有电机仓(3),所述电机仓(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盘(10),所述连接盘(10)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外表面连接有扰流板(12),所述扰流板(12)的两端均连接有穿流孔(13),所述扰流板(12)的内部设置有电热板(14);
所述反应釜(1)的下端连接有转动架(2),所述转动架(2)的下方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上端连接有固位环(6),所述固位环(6)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架(15),所述固定架(15)的内侧连接有圆顶(7),所述圆顶(7)的上端连接有示数表(8),所述转动架(2)包括固位架(201)与第一滚珠(202)组成,所述固位架(201)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滚珠(202)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珠(20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固位环(6)包括防护环(601)与第二滚珠(602)组成,所述防护环(601)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滚珠(602)相适配的第二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先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梓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