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粉末预处理粉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666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粉末预处理粉碎机,其包括机箱、机箱内转动连接的破碎辊以及驱动破碎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机箱的上表面铰接有上壳体,机箱与上壳体之间形成有粉碎室,破碎辊设于粉碎室内,机箱与上壳体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驱动电机工作时,固定组件将上壳体与机箱固定连接,使粉碎室保持闭合以进行破碎工作;当固定组件拆开时,使用者只需翻转上壳体使粉碎室打开,即可对粉碎室进行清理,实现了上壳体与机箱的拆卸,从而具有便于残留物料清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粉末预处理粉碎机
本技术涉及粉末冶金
,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粉末预处理粉碎机。
技术介绍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业技术。固态金属制取粉末时,需将金属材料进行预处理,通常使用粉碎机将大尺寸的固体金属物料粉碎加工处理至要求尺寸。粉碎机是利用电机带动风轮挤压的基本原理,在高速大扭矩电机的驱动下,破碎物在破碎腔内得到充分而有效的细碎,将待破碎物撕裂成合乎规格的破碎物。目前,公布号为CN10412823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粉碎机,包括粉碎箱体、转轴、安装座以及电机,粉碎箱体上侧设有进料口,粉碎箱体下侧设有出料口,转轴两端均安装有轴承,转轴上安装有数个刀片,且刀片为圆弧形,轴承的外侧安装有橡胶轴承套,橡胶轴承套安装在粉碎箱体上,安装座安装在粉碎箱体的一侧,电机安装在安装座上,电机的转动轴通过万向节与转轴连接。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对粉碎箱体内的物料碰撞挤压,并带动刀片旋转对物料切割,以此提高物料的粉碎效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粉碎箱体不可拆装,若粉碎机长时间使用,内壁上易粘附物料残留,造成清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金属粉末预处理粉碎机,其粉碎箱体可拆卸,从而具有便于残留物料清理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金属粉末预处理粉碎机,包括机箱、机箱内转动连接的破碎辊以及驱动破碎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机箱的上表面铰接有上壳体,所述机箱与所述上壳体之间形成有粉碎室,所述破碎辊设于所述粉碎室内,所述机箱与所述上壳体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上壳体与机箱铰接设置,且上壳体与机箱之间设有固定组件,当驱动电机工作时,固定组件使上壳体与机箱固定连接,保证了粉碎室保持闭合的状态,以确保破碎机的正常运行;当需对粉碎室进行清理时,使用者只需将固定组件拆开,然后翻转上壳体即可将粉碎室打开,以此实现上壳体与机箱的拆卸,从而具有便于残留物料清理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上壳体侧壁上的第一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机箱侧壁上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U形槽,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U形槽内铰接有螺套,所述螺套内螺纹配合有手拧螺栓,所示手拧螺栓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U形槽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抵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固定块固定于上壳体的侧壁上,第二固定块固定于机箱的侧壁上,当手拧螺栓旋紧时,手拧螺栓的上端与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抵紧,其下端通过螺套与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以此第二固定块通过手拧螺栓将第一固定块压紧,从而实现了上壳体与机箱的固定连接;当手拧螺栓旋松时,手拧螺栓的上端向上移动,然后由第一U形槽向外翻转手拧螺栓,使其脱离第一固定块,此时固定组件对上壳体与机箱的固定作用解除。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箱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与所述上壳体的侧壁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粉碎机工作时,粉碎机的震动易使上壳体于机箱表面向左右偏移,安装槽对上壳体形成阻挡,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偏移情况的发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层由弹性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当粉碎机发生震动时,缓冲层发生弹性形变于上壳体与机箱之间形成缓冲,从而有效的降低了上壳体与机箱之间的磨损,对粉碎机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箱向后延伸形成有用以支撑所述上壳体的凸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对机箱进行清理时,使用者只需旋松手拧螺栓并将手拧螺栓翻转脱离第一固定块,然后向后翻转上壳体,使上壳体置于凸台上,此时凸台对上壳体形成支撑,防止上壳体悬空造成损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上壳体的侧壁上固定有与所述进料口连通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部朝向所述上壳体倾斜向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只需将物料抬升至上壳体的侧壁上并放入进料斗内,物料受重力沿进料斗的斜面方向的分力作用,进入粉碎室内进行破碎,使用者无需将物料送入粉碎机的顶端,从而具有方便进料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壳体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遮挡所述进料口的防尘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垫采用橡胶垫,橡胶垫具有良好的柔软度,防尘垫的上端与上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进料时物料由防尘垫的下端进入粉碎室内,未进料时防尘垫受自身的重力作用保持垂直状态,以对进料口进行遮挡,防止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由出料口溢出,从而起到良好的防尘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箱的下侧转动连接有转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破碎机需移动时,使用者只需推动破碎机即可通过转轮实现破碎机的移动,无需人工搬运或借助其他搬运工具,从而具有方便移动的效果,且节省了人力物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驱动电机工作时,固定组件将上壳体与机箱固定连接,使粉碎室保持闭合以进行破碎工作;当固定组件拆开时,使用者只需翻转上壳体使粉碎室打开,即可对粉碎室进行清理,实现了粉碎室的拆卸,从而具有便于残留物料清理的效果;2.当手拧螺栓旋紧时,手拧螺栓的上端与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抵紧,其下端通过螺套与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通过手拧螺栓将第一固定块压紧,使上壳体与机箱固定连接;当手拧螺栓旋松时,手拧螺栓的上端向上移动,然后由第一U形槽向外翻转手拧螺栓,使其脱离第一固定块,此时固定组件对上壳体与机箱的固定作用解除,即可实现粉碎室的拆卸;3.当粉碎机工作时,粉碎机的震动易使上壳体于机箱表面向左右偏移,安装槽对上壳体形成阻挡,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偏移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机箱与上壳体盖合状态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机箱与上壳体打开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B向视图。附图标记:1、机箱;11、破碎辊;111、从动带轮;12、驱动电机;121、主动带轮;13、皮带;14、转轮;15、安装槽;151、缓冲层;16、出料管;17、凸台;2、上壳体;21、进料口;22、进料斗;23、防尘垫;3、固定组件;31、第一固定块;311、第一U形槽;32、第二固定块;321、第二U形槽;33、螺套;34、手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金属粉末预处理粉碎机,包括机箱1、上壳体2及固定组件3。结合图3所示,机箱1为矩形的箱体,其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粉末预处理粉碎机,包括机箱(1)、机箱(1)内转动连接的破碎辊(11)以及驱动破碎辊(11)转动的驱动电机(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上表面铰接有上壳体(2),所述机箱(1)与所述上壳体(2)之间形成有粉碎室,所述破碎辊(11)设于粉碎室内,所述机箱(1)与所述上壳体(2)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固定组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粉末预处理粉碎机,包括机箱(1)、机箱(1)内转动连接的破碎辊(11)以及驱动破碎辊(11)转动的驱动电机(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上表面铰接有上壳体(2),所述机箱(1)与所述上壳体(2)之间形成有粉碎室,所述破碎辊(11)设于粉碎室内,所述机箱(1)与所述上壳体(2)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固定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粉末预处理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于所述上壳体(2)侧壁上的第一固定块(31)、固定于所述机箱(1)侧壁上的第二固定块(32),所述第一固定块(31)上开设有第一U形槽(311),所述第二固定块(32)上开设有第二U形槽(321),所述第二U形槽(321)内铰接有螺套(33),所述螺套(33)内螺纹配合有手拧螺栓(34),所示手拧螺栓(34)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U形槽(311)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块(31)的上表面抵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粉末预处理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阳春余凤光姚东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聚鑫金属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