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IM工件制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66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MIM工件制造模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定模以及动模,定模包括第一凹模,第一凹模上设置有第一成型槽以及第二成型槽,动模包括第二凹模,第二凹模上设置有第三成型槽以及第四成型槽,当定模与动模合模时,第一成型槽与第三成型槽之间围设形成第一成型腔,且第二成型槽与第四成型槽之间围设形成第二成型腔,第一成型腔的形状与第一夹臂的形状相一致,第二成型腔的形状与第二夹臂的形状相一致,定模与动模之间设置有浇注流道,浇注流道分别与第一成型腔、第二成型腔连通以及模具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同时对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进行注射成型功能,起到减少模具制造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IM工件制造模具
本技术涉及金属注塑成型
,尤其是涉及一种MIM工件制造模具。
技术介绍
MIM是金属注塑成型的简称,是一种将金属粉末与粘结剂的增塑混合料注塑于模具中的成型方法,MIM工艺结合了粉末冶金与塑料注射成型两大技术的优点,突破了传统金属粉末模压成型工艺在产品形状上的限制,同时利用了塑料注射成型技术能大批量、高效率成型具有复杂形状的零件的特点,成为现代制造高质量精密零件的一项近净成型技术,具有常规粉末冶金、机加工和精密铸造等加工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通过MIM工艺实现成型的夹钳制件,参照图1,夹钳包括第一夹臂14以及第二夹臂15,第一夹臂14包括第一握持部141以及第一安装部142,第一握持部141以及第一安装部142分别位于第一夹臂14的两端,第一握持部141呈类圆环状设置,第一安装部142上贯穿设置有通孔1421;第二夹臂15包括第二握持部151以及第二安装部152,第二握持部151以及第二安装部152分别位于第二夹臂15的两端,第二握持部151呈类圆环状设置,第二安装部152呈薄片状设置,第二夹臂15的第二安装部152插接于第一夹臂14的通孔1421中,且第一安装部142与第二安装部152之间铰接连接,如此形成夹钳制件。由于第一夹臂14以及第二夹臂15的形状不同,因此在成型过程中通常需要制造两副不同的模具分别对第一夹臂14以及第二夹臂15进行成型生产,模具的生产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IM工件制造模具,其具有同时对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进行注射成型功能,起到减少模具制造成本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MIM工件制造模具,包括定模以及动模,所述定模包括第一凹模,所述第一凹模上设置有第一成型槽以及第二成型槽,所述动模包括第二凹模,所述第二凹模上设置有第三成型槽以及第四成型槽,当所述定模与所述动模合模时,所述第一成型槽与所述第三成型槽之间围设形成第一成型腔,且所述第二成型槽与所述第四成型槽之间围设形成第二成型腔,所述第一成型腔的形状与第一夹臂的形状相一致,所述第二成型腔的形状与第二夹臂的形状相一致,所述定模与所述动模之间设置有浇注流道,所述浇注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型腔、所述第二成型腔以及模具外部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浇注流道进行浇注,使得成型原料可通过浇注流道从模具外部注射至第一成型腔以及第二成型腔中,模具同时对第一成型腔以及第二成型腔进行成型,减少了模具制造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模包括定模座板以及固定于定模座板上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凹模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一凹模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动模包括动模座板、固定于动模座板上的垫块以及固定于所述垫块上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凹模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二凹模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板起到对第一凹模提供安装位置的作用,定模座板起到将定模安装于注塑机上的作用,第二固定板起到对第二凹模提供安装位置的作用,垫块起到在动模座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分隔形成空腔的作用,动模座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空腔可对推料机构进行容置,动模座板起到将动模安装于注塑机上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浇注流道包括主流道、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第一浇口以及第二浇口,所述主流道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以及所述第一凹模,所述第一浇口、所述第二浇口、所述第一分流道以及所述第二分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模上,所述第一分流道与所述主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分流道与所述主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浇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型腔以及所述第一分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浇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成型腔以及所述第二分流道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型原料从主流道中流入至模具内部,并且在第一分流道以及第二分流道的作用下,成型原料分别朝向第一成型腔以及第二成型腔处流动,最终成型原料在第一浇口的作用下加速注射至第一成型腔内,成型原料同时在第二浇口的作用下加速注射至第二成型腔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浇口以及所述第二浇口均为扇形浇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扇形浇口便于成型原料的填充,具有产品变形以及冲墨现象较少发生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模上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杆、推板、推杆固定板、回位针以及复位弹簧,所述推杆固定板与所述推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推杆固定于所述推杆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二凹模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孔与所述第二插接孔相连通,所述推杆依次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孔与所述第二插接孔,所述推杆用于将制件从所述第二凹模中顶出,所述回位针的一端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回位针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推杆固定板上,所述复位弹簧套接于所述回位针中,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杆固定板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制件进行脱模时,推动推板,推板带动回位针在第二固定板中滑移,推板以及推杆固定板朝向第二固定板处运动,此时推杆经由第一插接孔以及第二插接孔从第二凹模处伸出,从而使得制件从第二凹模中顶出,从而实现脱模,随即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推板以及推杆固定板远离第二固定板,推板以及推杆固定板实现滑移复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凹模上设置有若干个溢出槽,若干个所述溢出槽分别与所述第三成型槽以及所述第四成型槽连通,且所述溢出槽与所述第二插接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溢出槽使得制件在成型时,成型原料从第三成型槽以及第四成型槽中溢出至溢出槽中形成边角料,推杆伸出至第二凹模外时对边角料进行顶出,使得推杆对成品制件推出脱模时避免直接将制件顶出,保证了制件外观面的光滑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模与所述动模之间设置有侧抽芯机构,所述侧抽芯机构包括侧芯、滑块、一对相互平行的导向块、斜导柱以及斜楔,一对相互平行的导向块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板上,所述滑块滑移连接于一对相互平行的所述导向块之间,所述滑块上贯穿设置有斜导孔,所述斜导柱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斜导柱插接于所述斜导孔中,且所述斜导柱滑移抵接于所述斜导孔中,所述斜楔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侧芯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上,当所述定模与所述动模合模时,所述斜楔抵接于所述滑块上,且所述侧芯插接于所述第一成型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模与动模处于合模状态时,斜楔将滑块抵紧,侧芯插接至第一成型腔中,流动至第一成型腔的中成型原料受到侧芯的阻碍,如此形成第一夹臂中的通孔;定模与动模在开模过程中,斜楔远离滑块,滑块得以解锁,并且斜导柱抽动滑块滑移,使得侧芯从制件的通孔中抽离,如此便于制件脱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用于限制所述滑块松脱至所述第二固定板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IM工件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1)以及动模(2),所述定模(1)包括第一凹模(101),所述第一凹模(101)上设置有第一成型槽(1011)以及第二成型槽(1012),所述动模(2)包括第二凹模(24),所述第二凹模(24)上设置有第三成型槽(241)以及第四成型槽(242),当所述定模(1)与所述动模(2)合模时,所述第一成型槽(1011)与所述第三成型槽(241)之间围设形成第一成型腔(3),且所述第二成型槽(1012)与所述第四成型槽(242)之间围设形成第二成型腔(4),所述第一成型腔(3)的形状与第一夹臂的形状相一致,所述第二成型腔(4)的形状与第二夹臂的形状相一致,所述定模(1)与所述动模(2)之间设置有浇注流道,所述浇注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型腔(3)、所述第二成型腔(4)以及模具外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IM工件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1)以及动模(2),所述定模(1)包括第一凹模(101),所述第一凹模(101)上设置有第一成型槽(1011)以及第二成型槽(1012),所述动模(2)包括第二凹模(24),所述第二凹模(24)上设置有第三成型槽(241)以及第四成型槽(242),当所述定模(1)与所述动模(2)合模时,所述第一成型槽(1011)与所述第三成型槽(241)之间围设形成第一成型腔(3),且所述第二成型槽(1012)与所述第四成型槽(242)之间围设形成第二成型腔(4),所述第一成型腔(3)的形状与第一夹臂的形状相一致,所述第二成型腔(4)的形状与第二夹臂的形状相一致,所述定模(1)与所述动模(2)之间设置有浇注流道,所述浇注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型腔(3)、所述第二成型腔(4)以及模具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IM工件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包括定模座板(102)以及固定于定模座板(102)上的第一固定板(103),所述第一固定板(103)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031),所述第一凹模(101)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3)上且所述第一凹模(101)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031)内;所述动模(2)包括动模座板(21)、固定于动模座板(21)上的垫块(22)以及固定于所述垫块(22)上的第二固定板(23),所述第二固定板(23)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31),所述第二凹模(24)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3)上且所述第二凹模(24)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2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MIM工件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流道包括主流道(51)、第一分流道(52)、第二分流道(53)、第一浇口(54)以及第二浇口(55),所述主流道(51)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103)以及所述第一凹模(101),所述第一浇口(54)、所述第二浇口(55)、所述第一分流道(52)以及所述第二分流道(53)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模(24)上,所述第一分流道(52)与所述主流道(51)连通,所述第二分流道(53)与所述主流道(51)连通,所述第一浇口(54)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型腔(3)以及所述第一分流道(52)连通,所述第二浇口(55)分别与所述第二成型腔(4)以及所述第二分流道(5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MIM工件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口(54)以及所述第二浇口(55)均为扇形浇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直波何凤猛蒙凤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聚鑫金属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