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IM工件的制造模具及工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438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粉末冶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MIM工件的制造模具及工件加工方法,包括定模和动模,模具的相对两侧上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成型的抽芯组件,所述定模固定在下模板上,所述动模固定在上模板上,所述抽芯组件包括滑块、顶块和楔形块,滑块上开设有供楔形块嵌入的楔形块槽,顶块上则开设有供楔形块嵌入的斜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下模板上,所述顶块固定在上模板上,所述楔形块固定在下模板上,上模板上设置有斜导柱,所述滑块上则开设有供斜导柱滑移的斜导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利用定模、动模和抽芯组件的配合,减小了工件加工时因工件的异型结构而造成的加工困难程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IM工件的制造模具及工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末冶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MIM工件的制造模具及工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MIM是金属注射成形的简称。金属注射成型则是一种将金属粉末与其粘结剂的增塑混合料注射于模型中的成形方法。它是先将所选粉末与粘结剂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料进行制粒再注射成形所需要的形状,然后经过脱脂和烧结形成金属零件,加工完成后的金属零件不仅具有与塑料注射成形法所得制品一样的复杂形状和高精度,而且具有与锻件接近的物理、化学与机械性能。该工艺技术适合大批量生产小型、精密、三维形状复杂以及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金属零部件的制造。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通过MIM工艺实现加工成型的异构零件,参照图1,包括第一固定板101和第二固定板102,第一固定板101的尺寸大于第二固定板102且二者形状相同,第一固定板101和第二固定板102的一端上皆开设有第一通槽103,第一通槽103的槽口的一端上一体连接有固定块104,第一固定板101和第二固定板102通过第一连接板105连接,第一连接板105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固定板101和第二固定板102,第一连接板105的两端的两侧壁上皆一体连接有连接杆106,连接杆106的一端则通过第一连接部107连接在第一固定板101或第二固定板102上,第一固定板101与第二固定板102之间还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部108,第二连接部108呈弧形,第一固定板101与第二固定板102上皆开设有两个固定孔109,两个固定孔109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105的两侧,连接杆10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110连接在第一固定板101或第二固定板102上,第二连接部108远离连接杆106的一侧上则开设有T型槽111。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成型机则包括上模板,下模板,驱动机构、注射机构、加热机构和机械手臂,一般将模具固定在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驱动机构驱动上模板运动以完成模具的开合,注射机构则会将物料注射进模具中以成型,加热机构则为整体的注射过程提供温度环境,机械手臂则在成型完成后从模具中取出工件。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异构零件的尺寸较小,且空隙较多,使得成型过程较为困难,需要人工来进行大量的后期加工,从而降低了零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MIM工件的制造模具,使得异构零件能在模具内一体成型,从而减少异构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人工的参与,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MIM工件的制造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模具的相对两侧上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成型的抽芯组件,所述定模固定在下模板上,所述动模固定在上模板上,所述抽芯组件包括滑块、顶块和楔形块,滑块上开设有供楔形块嵌入的楔形块槽,顶块上则开设有供楔形块嵌入的斜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下模板上,所述顶块固定在上模板上,所述楔形块固定在下模板上,上模板上设置有斜导柱,所述滑块上则开设有供斜导柱滑移的斜导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会被注射进定模和动模中,抽芯组件则会对在定模和动模之间的物料进行定型,且滑块将随模具的开合而在下模板上滑移,从而在工件成型时,滑块可以与模具配合对工件进行定型,工件成型后,滑块可以移开,使得滑块不会对工件的取出造成影响,而楔形块与顶块的配合将为滑块提供限位效果,斜导柱和斜导槽的配合将完成滑块随模具的开合而滑移的动作,进而定模和动模还有抽芯组件的配合效果使得物料将在定模和动模中一体成型,减小了工件加工时因工件的异型结构而造成的加工困难程度,提高了加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模和动模上分别凹陷设置有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所述第一成型腔内嵌设有用于形成T型槽的T型块,滑块上则凸起形成有与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相配合的抽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成型腔、第二成型腔和抽芯部的配合将为工件提供定型效果,使得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一连接板等结构能一次成型,而T型块则为T型槽提供定型作用,从而保证了工件成型时的结构复杂度,使得工件后期无需再进行成型加工,进而提高了加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模和动模上皆开设有供滑块嵌入的滑块槽,所述抽芯部凸起形成在滑块嵌入在滑块槽内的一端上,所述抽芯部包括用于形成固定孔的抽芯柱和用于形成连接杆的第一灌注槽,所述抽芯部还包括用于压凹形成第一通槽的压凹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芯柱将完成固定孔的定型,而物料进入至第一灌注槽之后,会在第一灌注槽的定型作用下形成连接杆,而压凹板的定型作用会使物料在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内形成第一通槽,从而完成对零件的成型。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抽芯柱的一端垂直设置在滑块上,所述抽芯柱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凸起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部将在抽芯柱对物料进行定型的同时保障成型后的固定孔的侧壁的光滑度,从而减小固定孔周边出现毛刺的可能,进而减少了后期加工时需要人工修整的工作量,提高了加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楔形块靠近滑块的一侧上设置有方形杆和圆形杆,分别位于工件两侧的两根所述圆形杆穿过滑块后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接触,所述方形杆穿过滑块后与固定块相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形杆和圆形杆的配合效果将为固定块和连接杆定型,且方形杆和圆形杆将在模具打开后对工件进行限位,从而在工件的成型过程中提高了工件结构的稳定程度。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工件的良品率,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MIM工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注射成型:在射嘴温度180-200℃,模具内腔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将物料注射至模具中而形成胚件;S2、脱脂:在温度为90-110℃,氮气流速为10L/min-15L/min的条件下将胚件进行脱脂;S3、烧结:将脱脂后的胚件置入最高温度值在1260-1300℃区间内,氩气流速在0.5L/min的条件下进行烧结,最高温度保持时间在120min-150min范围内,烧结时间为24h-28h,烧结完成后得到成型的金属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在注射成型时不易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产生次品,从而弓箭将保持良好的形状与外观;脱脂时氮气的流速设定则能保持工件表面的光滑度和完整性;烧结时温度和持温时间的设定会使得工件不易开裂,从而提高了工件的良品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烧结步骤中,工件的支撑处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材质与工件相同,所述垫板上设有烧结粉末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板将为工件提供支撑,从而在烧结时工件与垫板将同时受热膨胀,且垫板与工件的膨胀率相同,减小了工件在烧结过程中与外物接触而导致的膨胀开裂的可能性,另烧结粉末能有效减小垫板与工件黏连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烧结粉末为二氧化锆粉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氧化锆能在烧结时不熔化,从而在能稳定地存在与工件与垫板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IM工件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210)和动模(220),模具的相对两侧上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成型的抽芯组件(230),所述定模(210)固定在下模板上,所述动模(220)固定在上模板上,所述抽芯组件(230)包括滑块(231)、顶块(232)和楔形块(233),滑块(231)上开设有供楔形块(233)嵌入的楔形块槽(234),顶块(232)上则开设有供楔形块(233)嵌入的斜槽(235),所述滑块(231)滑动连接在下模板上,所述顶块(232)固定在上模板上,所述楔形块(233)固定在下模板上,上模板上设置有斜导柱(236),所述滑块(231)上则开设有供斜导柱(236)滑移的斜导槽(23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IM工件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210)和动模(220),模具的相对两侧上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成型的抽芯组件(230),所述定模(210)固定在下模板上,所述动模(220)固定在上模板上,所述抽芯组件(230)包括滑块(231)、顶块(232)和楔形块(233),滑块(231)上开设有供楔形块(233)嵌入的楔形块槽(234),顶块(232)上则开设有供楔形块(233)嵌入的斜槽(235),所述滑块(231)滑动连接在下模板上,所述顶块(232)固定在上模板上,所述楔形块(233)固定在下模板上,上模板上设置有斜导柱(236),所述滑块(231)上则开设有供斜导柱(236)滑移的斜导槽(2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IM工件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210)和动模(220)上分别凹陷设置有第一成型腔(211)和第二成型腔(221),所述第一成型腔(211)内嵌设有用于形成T型槽(111)的T型块(290),滑块(231)上则凸起形成有与第一成型腔(211)和第二成型腔(221)相配合的抽芯部(2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MIM工件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210)和动模(220)上皆开设有供滑块(231)嵌入的滑块槽(250),所述抽芯部(240)凸起形成在滑块(231)嵌入在滑块槽(250)内的一端上,所述抽芯部(240)包括用于形成固定孔(109)的抽芯柱(241)和用于形成连接杆(106)的第一灌注槽(242),所述抽芯部(240)还包括用于压凹形成第一通槽(103)的压凹板(2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MIM工件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柱(241)的一端垂直设置在滑块(231)上,所述抽芯柱(24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凸起部(2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MIM工件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233)靠近滑块(231)的一侧上设置有方形杆(260)和圆形杆(270),分别位于工件两侧的两根所述圆形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阳春何凤猛黄炜姚东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聚鑫金属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