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限界高速动态检测装置,涉及一种铁路限界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运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立体测量系统、航位推算系统、自动控制等多种高新技本手段,实现了对铁道及铁道两旁地物的空间地理数据、属性数据的机动测量和采集,实时记录铁路沿线限界的实景图片,通过后处理软件的测量功能提供限界场景的测量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能拍摄铁路沿线清晰的景观录像,在行车轨迹图上点取一点时,可方便快捷地得到该点的实景录像并进行播放,有助于获取铁路设施状态信息,进行铁路资产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国内铁路限界检测领域,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限界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铁路限界高速动态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集成应用卫星定位、航位推算和移动近景摄影测量等多种前沿科技手段,安装在电务试验车厢上,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对铁路信息进行动态检测的综合系统。本专利技术能实时、高效地采集铁路周边设施的空间位置及图像数据,测定铁路限界,为铁路资产管理,指导维护维修作业,保障铁路安全运行提供决策依据。
技术介绍
铁路周边建筑和设施需要定期或必要时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超越限界,影响列车安全行驶。目前铁路限界的检测主要靠人工观察,若有接近限界的物体,则用铅锤线和卷尺进行测量,不仅速度慢、测量点少、效率低下,还存在安全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无铁路限界高速动态检测装置一类的产品。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提速,铁路设施现代化快速发展,如何解决铁路限界检测的快速、高效、自动化作业的难题日益迫切地摆在了人们面前。本专利技术为解决这道难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铁路限界高速动态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综合运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立体测量系统、航位推算系统、自动控制等多种高新技术手段,实现对铁道及铁道两旁地物的空间地理数据、属性数据的机动测量和采集,实时记录铁路沿线限界的实景图片,通过后处理软件的测量功能提供限界场景的测量结果。本专利技术还能拍摄铁路沿线清晰的景观录像,在行车轨迹图上点取一点时,可方便快捷地得到该点的实景录像并进行播放,有助于获取铁路设施状态信息,进行铁路资产管理。本专利技术由安装在铁路电务试验车厢上的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分为车厢外安装和车厢内安装的设备,车厢外的设备主要包括数字相机、摄像机、GPS天线等,车厢内的设备主要有计算机、GPS接收机、陀螺仪、同步控制器等。具体地说,如图1、2,本专利技术包括第1、2数字相机(1.1、1.2)、第1、2摄像机(2.1、2.2)、GPS(3)、GPS天线(3.1)、第1、2计算机(4.1、4.2)、第1、2显示器(5.1、5.2)、同步控制器(6)、速度传感器(7)、温控器(8)、陀螺仪(9)、电源变换器(10)、断路器(11)、开关电源(12)、AC220V(13)、第1、2防护罩(14.1、14.2)、试验车厢(15);在试验车厢(15)顶部设置有与GPS(3)连接的GPS天线(3.1),在试验车厢(15)前端上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1、2防护罩(14.1、14.2)和第3、4防护罩(14.3、14.4);在第1、2防护罩(14.1、14.2)内分别设置有第1数字相机(1.1)和第1摄像机(2.1),在第3、4防护罩(14.3、14.4)内分别设置有第2数字相机(1.2)和第2摄像机(2.2);和第1显示器(5.1)连接的第1计算机(4.1)分别通过图像卡和通信电缆与第1、2数字相机(1.1、1.2)相连,接收、存储数字相机发来的图像数据,并在第1显示器(5.1)上显示;和第2显示器(5.2)连接的第2计算机(4.2)分别通过视频卡和同轴电缆与第1、2摄像机(2.1、2.2)相连,接收、存储摄像机发来的视频数据,并在第2显示器(5.2)上显示;第2计算机(4.2)还分别与GPS(3)和陀螺仪(9)连接,接收定位数据和姿态数据;同步控制器(6)分别与速度传感器(7)、第1、2数字相机(1.1、1.2)、GPS(3)、第1、2计算机(4.1、4.2)连接,采集速度传感器(7)里程信号,接收GPS(3)数据,监控所有数字相机、计算机的运行状态,使之同步、协调工作。软件包括实时数据采集软件和后处理软件,为多层次模块化软件工程设计。软件涵盖图形图像、地理空间位置、姿态、自动控制等多学科不同领域,将采集到的信息加工处理,获取限界地物高精度测量结果。本内容将另案申请。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①用高科技手段取代传统的手工作业,适应铁路运输不断提速和铁路设施日益现代化这一历史性要求。②用高速行驶的移动测量代替定点测量,提高工作效率数十倍。本专利技术在时速160公里状态下,沿途所有检测点的拍摄测量都在瞬间完成,只需轻点鼠标便可查询打印数据,其方便快捷是人工测量不可比拟的。⑧高科技投入带来高附加效益。本专利技术除了用于铁路限界检测外,还可显示、记录铁路沿线站、场、隧道、桥梁等地理信息,高清晰拍摄铁路设施、地物状态照片和实景录像,为铁路设施的维护维修和资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④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国内铁路限界检测领域,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电气试验车厢外部安装示意图。其中1.1-第1数字相机,1.2-第2数字相机;2.1-第1摄像机, 2.2-第2摄像机;3-GPS, 3.1-GPS天线;4.1-第1计算机, 4.2-第2计算机;5.1-第1显示器, 5.2-第2显示器;6-同步控制器;7-速度传感器;8-温控器;9-陀螺仪;10-电源变换器;11-断路器;12-开关电源;13-AC220V; 14.1-第1防护罩,14.2-第2防护罩;14.3-第3防护罩,14.4-第4防护罩;15-试验车厢。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一、总体1、前述,如图2,第1、2数字相机(1.1、1.2)和第1、2摄像机(2.1、2.2)分别安装于试验车厢(15)前端上部的两侧。由于试验车厢在铁路上行驶不能调头,因此,试验车厢(15)的另一端同样的位置也应装有同样的第1、2数字相机(1.1、1.2)和第1、2摄像机(2.1、2.2)。根据列车行驶方向或作业要求开启一端的设备。第1、2数字相机(1.1、1.2)用于列车两侧影像采集;第1、2摄像机(2.1、2.2)用于列车两侧景观录像采集。2、GPS天线(3.1)安装在试验车厢(15)顶部,第1、2防护罩(14.1、14.2)和第3、4防护罩(14.3、14.4)为具有自动温度控制功能的防护罩,安装在车厢外壁上,与车厢连为一体。安装位置必须符合列车安全标准,不能超高、超宽。试验车厢(15)由火车头牵引,一般位于列车尾部倒退拍摄,相机、摄像机镜头无遮挡。如果位于列车前部,火车头会对镜头造成部分遮挡,影响拍摄和量测。3、本专利技术使用电气试验车载电源AC220V(13),通过开关电源(12)转换为DC12V给第1、2计算机(4.1、4.2)、电源变换器(10)、同步控制器(6)和温控器(8)供电。电源变换器(10)输入DC12V、输出2路隔离的DC12V和DC5V电源。DC12V给第1、2数字相机(1.1、1.2)、第1、2摄像机(2.1、2.2)、GPS(3)及第1、2显示器(5.1、5.2)供电,DC5V给陀螺仪(9)供电。4、相机、摄像机都安装在防护罩内,防护罩内装有温度传感器,具有加热、制冷、前挡玻璃除霜功能,由温控器(8)进行控制,可以全天候工作。温控器(8)采集防护罩传感器温度信号,根据预先输入的加热、制冷设定值,分别控制各防护罩内的温度。温控器(8)可设置高、低温报警值,监视防护罩内温度是否超限,如有超限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二、有关部件本专利技术的其它部件均为常用标准部件,均有上市产品。*第1、2数字相机(1.1、1.2)可选用BASLER A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限界高速动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试验车厢(15)顶部设置有与GPS(3)连接的GPS天线(3.1),在试验车厢(15)前端上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1、2防护罩(14.1、14.2)和第3、4防护罩(14.3、14.4);在第1、2防护罩(14.1、14.2)内分别设置有第1数字相机(1.1)和第1摄像机(2.1),在第3、4防护罩(14.3、14.4)内分别设置有第2数字相机(1.2)和第2摄像机(2.2);和第1显示器(5.1)连接的第1计算机(4.1)分别通过图像卡和通信电缆与第1、2数字相机(1.1、1.2)相连,接收、存储数字相机发来的图像数据,并在第1显示器(5.1)上显示;和第2显示器(5.2)连接的第2计算机(4.2)分别通过视频卡和同轴电缆与第1、2摄像机(2.1、2.2)相连,接收、存储摄像机发来的视频数据,并在第2显示器(5.2)上显示;第2计算机(4.2)还分别与GPS(3)和陀螺仪(9)连接,接收定位数据和姿态数据;同步控制器(6)分别与速度传感器(7)、第1、2数字相机(1.1、1.2)、GPS(3)、第1、2计算机(4.1、4.2)连接,采集速度传感器(7)里程信号,接收GPS(3)数据,监控所有数字相机、计算机的运行状态,使之同步、协调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才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