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宇宙空间
技术介绍
在转发式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46064.1),由于高精度原子钟从星上移置到地面,从而可以利用现有的通信卫星作为导航星,具有投资少、研制周期短、高精度原子钟在地面易于维护、更换、修理等长处。而且从整个系统考虑,可以方便地换星、换频、换码、甚至采用信号寄生的办法,提高系统抗干扰、防摧毁能力。但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新技术问题。其中作为时间度量的基准,高精度原子钟与作为位置测量基准的空间卫星不统一,成为一个需要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把时间度量基准从地面导航中心站虚拟移至空间卫星上去,建立星上虚拟原子钟,同时提出了实现上述虚拟移置的具体实施办法与技术,称为虚拟原子钟移置技术,从而解决了转发式卫星导航的时间度量与空间定位基准的重合与统一问题。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其特征在于,把真实地放置在地面中心站的原子钟时间,通过时延转换,把时间计量基准虚拟移至卫星上去,建立星上虚拟原子钟,虚拟原子钟时的转换计量方法分为直接法或间接法,其中a)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发式卫星导航中的虚拟原子钟方法,其特征在于,把真实地放置在地面中心站的原子钟时间,通过时延转换,把时间计量基准虚拟移至卫星上去,建立星上虚拟原子钟,虚拟原子钟时的转换计量方法分为直接法或间接法,其中:直接法,直接测量从地面主钟至卫星转发器出口的时延τ↓[u],包括综合基带信号调制到中频的时间τ↓[mt],发射通道时延τ↓[t],信号从天线相位中心上行发射到达卫星上接收天线相位中心的时延τ↓[up],以及转发器时延τ↓[s],其表达式为τ↓[u]=τ↓[mt]+τ↓[t]+τ↓[up]+τ↓[s];将地面导航中心站时间基准的时刻加上直接测量计算得到的时延τ↓[u],便把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涛,李孝辉,边玉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