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013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包括口盖安装架、充电口盖、连杆组件和驱动源。充电口盖通过连杆组件与口盖安装架活动连接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驱动源能驱动连杆组件相对口盖安装架转动,以使充电口盖以其内侧面正对汽车车身的侧部的方式打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源驱动充电口盖打开和关闭,使得充电口盖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简单方便;连杆组件配合充电口盖和口盖安装架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使得充电口盖的运动平稳;且充电口盖以其内侧面正对汽车车身的侧部的方式打开,打开后,充电口盖沿车身宽度方向的占用空间小,不容易受到碰撞而损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
技术介绍
当下时代,新能源汽车因其节能、环保等特点受到市场的青睐。新能源汽车一般均自带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源。相应地,也设置有充电座,以便于充电。现有的充电座一般装配在汽车车身侧部上的充电座安装架上。而为了美观以及实现对充电座的罩盖,充电座安装架上一般可转动的装配有充电口盖。目前,市场中的充电口盖的侧边位置多采用单轴连接的方式与充电座安装架连接,充电口盖可以绕单轴进行90度左右的来回侧翻,实现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现有的充电口盖存在的问题为:1、充电口盖需要完全手动打开或者关闭,操作费力,使用不便。2、由于采用单轴翻转侧开的方式打开,充电口盖打开后,其处于相对垂直于汽车的侧面的悬空状态,一方面沿车身宽度方向占用较多空间,另一方面安全性较低,受到碰撞容易损坏。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其充电口盖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简单方便,充电口盖打开后占用空间小,不容易受到碰撞而损坏,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包括:口盖安装架,被配置为设置于汽车车身的侧部;充电口盖,通过连杆组件与所述口盖安装架活动连接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驱动源,设置于所述口盖安装架上,且所述驱动源与所述连杆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源被配置为能驱动所述连杆组件相对所述口盖安装架转动,以使所述充电口盖以其内侧面正对所述汽车车身的侧部的方式打开。可选地,所述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还包括:口盖开关按钮,与所述驱动源电连接,所述口盖开关按钮设置于所述口盖安装架上,所述充电口盖位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充电口盖正对所述口盖开关按钮,且所述充电口盖受外力按压能抵压所述口盖开关按钮,以打开所述充电口盖。可选地,所述口盖安装架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充电座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处环设有能够贴靠于所述充电口盖的内侧面的贴靠面,所述口盖开关按钮设置于所述贴靠面上。可选地,所述充电口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抵压凸起,且所述充电口盖位于关闭位置时,所述抵压凸起正对所述口盖开关按钮。可选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主动连杆,其一端铰接于所述口盖安装架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充电口盖上,所述主动连杆铰接所述口盖安装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源传动连接;从动连杆,其一端铰接于所述口盖安装架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充电口盖上,所述从动连杆、所述主动连杆、所述充电口盖以及所述口盖安装架配合形成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可选地,所述主动连杆通过驱动轴与所述口盖安装架铰接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主动连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齿轮啮合传动连接。可选地,所述从动连杆共有三个,三个所述从动连杆和所述主动连杆之间呈矩形阵列排布设置。可选地,所述主动连杆和/或所述从动连杆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充电口盖位于打开位置时,所述限位凸起能抵靠于所述充电口盖的内侧面,以限制所述充电口盖沿打开方向移动。可选地,所述口盖安装架上还设置有开关指示灯。可选地,所述口盖安装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开关指示灯电连接的指示灯开关按钮,所述充电口盖位于关闭位置时,所述连杆组件能够抵压于所述指示灯开关按钮上,以关闭所述开关指示灯,且所述充电口盖位于打开位置时,所述连杆组件能够远离所述指示灯开关按钮上,以开启所述开关指示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的充电口盖通过连杆组件与口盖安装架活动连接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且连杆组件与驱动源传动连接。通过驱动源可以实现驱动连杆组件相对口盖安装架转动,进而驱动充电口盖打开和关闭。本技术中连杆组件配合充电口盖和口盖安装架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使得充电口盖的运动平稳,且充电口盖以自身的内侧面正对汽车车身的侧部的方式打开,打开后充电口盖沿车身宽度方向的占用空间小,不容易受到碰撞而造成损坏,同时通过驱动源驱动充电口盖的打开和关闭,使得充电口盖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口盖位于打开位置时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口盖安装架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口盖和连杆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口盖安装架和连杆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口盖打开状态下限位凸起抵靠充电口盖的内侧面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口盖内侧面上抵压凸起位置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口盖开关按钮和指示灯开关按钮的位置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口盖关闭状态下连杆组件抵压指示灯开关按钮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口盖安装架;2-充电口盖;21-抵压凸起;3-连杆组件;31-主动连杆;32-从动连杆;33-限位凸起;4-驱动源;5-口盖开关按钮;6-驱动轴;7-开关指示灯;8-指示灯开关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用于安装在汽车车身的侧部上,其用于容纳并保护汽车的充电座。其中,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包括口盖安装架1、充电口盖2、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口盖安装架(1),被配置为设置于汽车车身的侧部;/n充电口盖(2),通过连杆组件(3)与所述口盖安装架(1)活动连接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n驱动源(4),设置于所述口盖安装架(1)上,且所述驱动源(4)与所述连杆组件(3)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源(4)被配置为能驱动所述连杆组件(3)相对所述口盖安装架(1)转动,以使所述充电口盖(2)以其内侧面正对所述汽车车身的侧部的方式打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口盖安装架(1),被配置为设置于汽车车身的侧部;
充电口盖(2),通过连杆组件(3)与所述口盖安装架(1)活动连接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
驱动源(4),设置于所述口盖安装架(1)上,且所述驱动源(4)与所述连杆组件(3)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源(4)被配置为能驱动所述连杆组件(3)相对所述口盖安装架(1)转动,以使所述充电口盖(2)以其内侧面正对所述汽车车身的侧部的方式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还包括:
口盖开关按钮(5),与所述驱动源(4)电连接,所述口盖开关按钮(5)设置于所述口盖安装架(1)上,所述充电口盖(2)位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充电口盖(2)正对所述口盖开关按钮(5),且所述充电口盖(2)受外力按压能抵压所述口盖开关按钮(5),以打开所述充电口盖(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盖安装架(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充电座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处环设有能够贴靠于所述充电口盖(2)的内侧面的贴靠面,所述口盖开关按钮(5)设置于所述贴靠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抵压凸起(21),且所述充电口盖(2)位于关闭位置时,所述抵压凸起(21)正对所述口盖开关按钮(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3)包括:
主动连杆(31),其一端铰接于所述口盖安装架(1)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充电口盖(2)上,所述主动连杆(31)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宇初丛莹朱晓亮陈才刘业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