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充电口设置于车身前翼子板区域的方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02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5
电动车的充电口设置于车身前翼子板区域的方案:充电机与充电线的相连点设在充电机的左侧后部或右侧后部;用于连接充电口和充电机的充电线自与充电机的相连点出发后和位于左侧前翼子板的后端或位于右侧前翼子板的后端相应位置的车身前纵梁直接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大大缩短连接充电机和充电口的充电线的长度,从而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并且可以有效回避前碰电安全问题,提高行车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的充电口设置于车身前翼子板区域的方案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的结构,具体涉及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设置方案。
技术介绍
申请号201810142926.2、申请公布号CN108284766A、名称为“电动汽车充电口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充电口装置:“包括:充电槽,形成有快速充电口和慢速充电口,槽底一侧形成有与车体的内部连通的贯通口;快速充电插座;慢速充电插座;支架,其设置于充电槽的后侧;插座盖板,其呈扇形,插座盖板的下部封闭快速充电口和慢速充电口,插座盖板的顶角位置通过一枢轴枢接于支架上;控制器,其在快速充电控制按钮被按动的情况下控制摆动电机工作,以使插座盖板向一侧摆动,以遮挡慢速充电口,而将快速充电口打开,控制器在慢速充电控制按钮被按动的情况下控制摆动电机工作,以使插座盖板另一侧摆动,遮挡快速充电口,而将慢速充电口打开。专利技术提高了充电口的安全性,避免驾驶员由于误操作而同时向两个充电口插入充电头。”但对于设置位置只是笼统地说是设于电动汽车的车体上。事实上,目前电动车的充电口盒设置位置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布置在车身侧围后部,充电高压线束通过舱内或舱外地板与充电机连接。优点是可以保持和传统车加油口位置一致,便于充电;缺点是线束较长、成本高;第二个是布置在车头前保格珊,充电高压线束通过前舱与充电机连接。优点是线束布置较短,成本较低;缺点是对造型有一定限制、存在前碰电安全问题、售后维修成本较高;第三个是布置在车身前翼子板区域,充电高压线束和充电机的前端电连接,然后绕过前纵梁的前端与充电机连接。优点是充电便利性好,对造型影响较小;缺点是线束较长、成本高,同时也存在前碰电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电动车充电口设置于车身前翼子板区域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的充电口设置于车身前翼子板区域的方案:充电机与充电线的相连点设在充电机的左侧后部或右侧后部;用于连接充电口和充电机的充电线自与充电机的相连点出发后和位于左侧前翼子板的后端或位于右侧前翼子板的后端相应位置的车身前纵梁直接相连。本专利技术充电机与充电线的相连点设在充电机的左侧后部或右侧后部,充电线不用再绕过前纵梁的前端与充电机连接,大大缩短了连接充电机和充电口的充电线的长度,从而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并且可以有效回避前碰电安全问题,提高行车安全性能。作为优选,所述电动车的左侧前翼子板的后端与右侧前翼子板的后端同时设有一个充电口,相应地充电机的左侧后部和右侧后部同时设有一个充电机与充电线的相连点。本优选方案,具有充电口布置在车头前保格珊时的充电时停车方位选择方便的优点,突破了充电口设在翼子板位置时只设在单侧翼子板处的传统。作为优选,充电线利用若干抱箍结构和车身前纵梁直接相连。本优选方案,结构简单成熟,充电线和车身前纵梁的连接可靠有效。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中充电机的结构及充电机和充电口的连线布置都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尤其是左右侧翼子板位置均设有充电口的方案,突破了充电口设在翼子板位置时只设在单侧翼子板处的传统,大大提高了电动车对环境的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充电机1、充电线2、充电口3、车身前纵梁4、抱箍结构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充电机1与充电线2的相连点设在充电机1的左侧后部或右侧后部;用于连接充电口3和充电机1的充电线2自与充电机1的相连点出发后和位于左侧前翼子板的后端或位于右侧前翼子板的后端相应位置的车身前纵梁4直接相连。其中,充电线2利用两个抱箍结构5和车身前纵梁4直接相连。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电动车的左侧前翼子板(图中未示出)的后端与右侧前翼子板(图中未示出)的后端同时设有一个充电口1,相应地充电机1的左侧后部和右侧后部同时设有一个充电机1与充电线2的相连点。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而并非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结构和实施范围。事实上,依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也可以作出一些等效的变化。因此,凡依照本专利技术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所作出的一些等效变化理应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也即这些等效变化都应该受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的充电口设置于车身前翼子板区域的方案,其特征是:充电机(1)与充电线(2)的相连点设在充电机(1)的左侧后部或右侧后部;用于连接充电口(3)和充电机(1)的充电线(2)自与充电机(1)的相连点出发后和位于左侧前翼子板的后端或位于右侧前翼子板的后端相应位置的车身前纵梁(4)直接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的充电口设置于车身前翼子板区域的方案,其特征是:充电机(1)与充电线(2)的相连点设在充电机(1)的左侧后部或右侧后部;用于连接充电口(3)和充电机(1)的充电线(2)自与充电机(1)的相连点出发后和位于左侧前翼子板的后端或位于右侧前翼子板的后端相应位置的车身前纵梁(4)直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充电口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家葛泉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