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门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70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门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充电门结构包括:充电门,充电门可活动地设置在车辆的充电口处,充电门具有遮盖车辆的充电口的遮盖位置和避让车辆的充电口的避让位置;连接件,与充电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连接件驱动连接;导向件,导向件固定设置,连接件上设置有与导向件相适配的螺旋导向槽,以通过导向件使连接件带动充电门做螺旋直线运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车的充电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Charging door structure and vehicles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门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门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电动公交大巴已经成为我国公交系统的主流车型,电动公交大巴的充电模式以直流快充为主,一般的充电功率高达450kw以上。同时,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L4级自动驾驶将上路行驶,场地内低速自动泊车也将会成为所有汽车的标配功能。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一般通过人工操作进行充电:操作人员打开充电门,将充电枪插入充电口内,充电完成后拔出充电枪,关闭充电门。上述操作过程繁琐,增加了人工操作的成本,给电动乘用车和电动公交系统带来的充电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门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车的充电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门结构,充电门结构包括:充电门,充电门可活动地设置在车辆的充电口处,充电门具有遮盖车辆的充电口的遮盖位置和避让车辆的充电口的避让位置;连接件,与充电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门结构包括:/n充电门(10),所述充电门(10)可活动地设置在车辆的充电口处,所述充电门(10)具有遮盖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的遮盖位置和避让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的避让位置;/n连接件(20),与所述充电门(10)连接;/n第一驱动组件(4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0)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件(20)驱动连接;/n导向件(30),所述导向件(30)固定设置,所述连接件(20)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件(30)相适配的螺旋导向槽(21),以通过所述导向件(30)使所述连接件(20)带动所述充电门(10)做螺旋直线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门结构包括:
充电门(10),所述充电门(10)可活动地设置在车辆的充电口处,所述充电门(10)具有遮盖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的遮盖位置和避让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的避让位置;
连接件(20),与所述充电门(10)连接;
第一驱动组件(4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0)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件(20)驱动连接;
导向件(30),所述导向件(30)固定设置,所述连接件(20)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件(30)相适配的螺旋导向槽(21),以通过所述导向件(30)使所述连接件(20)带动所述充电门(10)做螺旋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0)包括:
丝杆(41),所述丝杆(41)可转动地设置,所述连接件(20)套设在所述丝杆(41)上;
丝母(42),设置在所述丝杆(41)上,所述丝母(42)与所述连接件(2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0)还包括:
电机(43);
主动齿轮(44),与所述电机(43)的输出轴连接;
从动齿轮(45),与所述主动齿轮(44)啮合,所述从动齿轮(45)与所述丝杆(4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上还设置有限位孔(23),所述限位孔(23)与所述螺旋导向槽(21)间隔设置,所述充电门结构还包括:
限位件,可伸缩的设置,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孔(23)相对设置,所述限位件用于插设在所述限位孔(2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民周斌辛涛杜岩平丁晓伟杨延志肖攀孙建王兴越侯晓颖欧方浩张晓勇刘维新李鸿涛张强生刘宝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