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向结构、充电门装置以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向结构、充电门装置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电动公交大巴已经成为我国公交系统的主流车型,电动公交大巴的充电模式以直流快充为主,一般的充电功率高达450kw以上。同时,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L4级自动驾驶将上路行驶,场地内低速自动泊车也将会成为所有汽车的标配功能。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一般通过人工操作进行充电:操作人员打开充电门,将充电枪插入充电口内,充电完成后拔出充电枪,关闭充电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动车受到颠簸,会使得充电门发生松动的情况,这样会使得充电口暴露在外,不利于对充电口的保护,降低了充电口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向结构、充电门装置以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的充电门易发生松动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向结构,导向结构设置在充电门上,以通过导向结构引导充电门运动至避让充电口的充电位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设置在充电门上,以通过所述导向结构引导所述充电门运动至避让充电口的充电位置或遮盖所述充电口的遮盖位置;所述导向结构包括:/n本体部(10),设置在所述充电门上;/n第一导向槽(20),设置在所述本体部(10)上;/n定位部(30),设置在所述本体部(10)上,所述定位部(30)与所述第一导向槽(20)间隔设置,所述定位部(30)与安装基础的定位结构相适配,以通过所述定位部(30)对所述充电门进行定位;/n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槽(20)具有相对设置的导向始端和导向末端,所述定位部(30)位于所述导向末端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设置在充电门上,以通过所述导向结构引导所述充电门运动至避让充电口的充电位置或遮盖所述充电口的遮盖位置;所述导向结构包括:
本体部(10),设置在所述充电门上;
第一导向槽(20),设置在所述本体部(10)上;
定位部(30),设置在所述本体部(10)上,所述定位部(30)与所述第一导向槽(20)间隔设置,所述定位部(30)与安装基础的定位结构相适配,以通过所述定位部(30)对所述充电门进行定位;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槽(20)具有相对设置的导向始端和导向末端,所述定位部(30)位于所述导向末端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20)为螺旋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30)为定位孔,所述充电门的定位结构为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插设在所述定位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0)上还设置有第二导向槽(40),所述第二导向槽(40)与所述第一导向槽(20)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槽(40)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勇,刘晓民,周斌,辛涛,杜岩平,丁晓伟,杨延志,肖攀,孙建,王兴越,侯晓颖,欧方浩,刘维新,李鸿涛,张强生,刘宝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