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国专利>正文

高效铝合金管式机油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533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效铝合金管式机油冷却器,包括均为铝合金薄壁的内管和外管,外管按同轴方式套装在内管外侧,内管和外管之间设有紊流网,采用外管左右两端管口嵌装固定有外管接头;内管左右两端管口嵌装固定有内管接头,外管接头均具有油道口,内管接头均具有水道口;紊流网两端分别压在外管接头内壁和内管接头外壁之间,并在压接处经钎焊封口。内、外管两端不采用直接焊接,而是通过内管接头和外管接头过渡。其优点是方便加工,外观整齐。由于散热性能的提高,紊流网可以不与内、外管壁钎焊。简化了工艺、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能耗及生产成本。采用铝合金压铸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产品品质、降低了材料消耗、且方便用户安装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自动变速汽车中的机油冷却器,其作用是冷却自动变速箱中的机油,它安装在汽车散热器(俗称水箱)的水室中,利用水箱中的水冷却机油。
技术介绍
现用的机油冷却器,它由两根不同直径的薄壁铜管组成,直径较大的管子按同轴方式套装在另一根管子上,两端焊接密封,由两根管子的间隙形成油道,并在油道中装上紊流网。同时在外管靠近两端的管壁上打孔焊上油接头。机油由其中一个油接头进入油道,由另一油接头流出油道。近年来机油冷却器产品的制造商为了减轻重量、降低成本,通常的办法是将铜管改为铝合金管。但是由于铝合金管材质的原因,必须增加壁厚(约需增加40%),才能达到原来铜管技术指标。由于铝合金管管壁厚度增加,因而降低了散热性能。为了不使散热性能降低太多,采用钎焊工艺,将紊流网焊在油道内壁上。但这样将增加能耗、降低成品率,又使工艺复杂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安装位置的限制,冷却器外形大小有严格要求,致使冷却器的散热面积也受到限制,影响了散热性能。二是铜价上涨,材料成本大幅提高,按现在市场价格,铜机油冷却器已失去了生产价值。改用铝合金,由于材质本身强度低于铜,所以必须增加材料厚度,致使散热性能进一步受到影响。三是为了不使散热性能受到太多的影响,须采用气体保护钎焊或真空钎焊工艺,将紊流网焊接在油道里的管壁上。使能耗大幅度增加、成品率降低、工艺复杂化,制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节能的高效铝合金管式机油冷却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效铝合金管式机油冷却器,包括均为铝合金薄壁的内管和外管,外管按同轴方式套装在内管外侧,内管和外管之间设有紊流网,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外管左右两端管口嵌装固定有外管接头;内管左右两端管口嵌装固定有内管接头,外管接头均具有油道口,内管接头均具有水道口;紊流网两端分别压在外管接头内壁和内管接头外壁之间,并在压接处外端口经钎焊封口。采用铝合金压铸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产品品质、降低了材料消耗、且方便用户安装使用。由于散热性能的提高,紊流网可以不与内、外管壁钎焊。简化了工艺、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能耗及生产成本。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外管管口周边外沿有外切槽,对应配合的外管接头管口周边内沿有内切槽;内管管口周边内沿有内切槽,对应配合的内管接头管口周边外沿有外切槽。与传统的管式机油冷却器比较,增加了散热凸筋条,不仅使散热面积增加了80%以上,且加大了薄壁管的机械强度,从而可以相对减少管壁厚度,大幅度的提高了散热性能指标。内管内壁和外管外壁沿轴向均制有凸筋条。为方便焊接和保持紊流网固定定位,内管接头管周壁制有凸圈体,所述的紊流网两端分别压在所述的外管接头内壁和该凸圈体里侧的内管接头外壁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外管左右两端管口嵌装固定有外管接头;内管左右两端管口嵌装固定有内管接头,外管接头均具有油道口,内管接头均具有水道口;紊流网两端分别压在外管接头内壁和内管接头外壁之间,并在压接处外端口经钎焊封口。内、外管两端不采用直接焊接,而是通过内管接头和外管接头过渡。其优点是方便加工,外观整齐。由于散热性能的提高,紊流网可以不与内、外管壁钎焊。简化了工艺、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能耗及生产成本。采用铝合金压铸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产品品质、降低了材料消耗、且方便用户安装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结构剖视示意简图;图2是图1A-A向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结构见图1至图2所示。高效铝合金管式机油冷却器,包括均为铝合金薄壁的内管3和外管5,内管3和外管5采用拉制成型,按冷却器的长度要求下料后,下料后外管5按同轴方式套装在内管3外侧,内管3和外管5之间设有紊流网4,外管5左右两端管口嵌装固定有外管接头1;内管3左右两端管口嵌装固定有内管接头2,外管接头1、内管接头2均采用铝合金压铸成型。外管接头1均具有油道口,内管接头2均具有水道口;紊流网4两端分别压在外管接头1内壁和内管接头2外壁之间,并在压接处外端口经钎焊封口,完成组装。油道中设置增加网格密度的紊流网4,以适当控制机油流速、增加机油跟散热面的接触,改善了散热性能。采用铝合金压铸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产品品质、降低了材料消耗、且方便用户安装使用。由于散热性能的提高,紊流网4可以不与内、外管壁钎焊。焊接可以采用火焰钎焊或高频钎焊。简化了工艺、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能耗及生产成本。为可靠配装,外管5管口周边外沿有外切槽,对应配合的外管接头1管口周边内沿有内切槽;内管3管口周边内沿有内切槽,对应配合的内管接头2管口周边外沿有外切槽。与传统的管式机油冷却器比较,增加了散热凸筋条,不仅使散热面积增加了80%以上,且加大了薄壁管的机械强度,从而可以相对减少管壁厚度(约可减少30%),大幅度的提高了散热性能指标。因此在内管3内壁和外管5外壁沿轴向均制有凸筋条。并且为方便焊接和保持紊流网固定定位,还在内管接头管周壁制有凸圈体,紊流网4两端分别压在外管接头1内壁和该凸圈体里侧的内管接头2外壁之间。本技术能很好的解决上述三大问题。既提高了冷却器的散热性能,又降低了制造成本和能耗,且简化了工艺、保证了高成品率。虽然本技术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权利要求1.高效铝合金管式机油冷却器,包括均为铝合金薄壁的内管(3)和外管(5),所述的外管(5)按同轴方式套装在所述的内管(3)外侧,所述的内管(3)和所述的外管(5)之间设有紊流网(4),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管(5)左右两端管口嵌装固定有外管接头(1);所述的内管(3)左右两端管口嵌装固定有内管接头(2),所述的外管接头(1)均具有油道口,所述的内管接头(2)均具有水道口;所述的紊流网(4)两端分别压在所述的外管接头(1)内壁和内管接头(2)外壁之间,并在压接处外端口经钎焊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铝合金管式机油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管(5)管口周边外沿有外切槽,对应配合的所述的外管接头(1)管口周边内沿有内切槽;所述的内管(3)管口周边内沿有内切槽,对应配合的所述的内管接头(2)管口周边外沿有外切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铝合金管式机油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管(3)内壁和所述的外管(5)外壁沿轴向均制有凸筋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铝合金管式机油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管接头(2)管周壁制有凸圈体,所述的紊流网(4)两端分别压在所述的外管接头(1)内壁和该凸圈体里侧的内管接头(2)外壁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高效铝合金管式机油冷却器,包括均为铝合金薄壁的内管和外管,外管按同轴方式套装在内管外侧,内管和外管之间设有紊流网,采用外管左右两端管口嵌装固定有外管接头;内管左右两端管口嵌装固定有内管接头,外管接头均具有油道口,内管接头均具有水道口;紊流网两端分别压在外管接头内壁和内管接头外壁之间,并在压接处经钎焊封口。内、外管两端不采用直接焊接,而是通过内管接头和外管接头过渡。其优点是方便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效铝合金管式机油冷却器,包括均为铝合金薄壁的内管(3)和外管(5),所述的外管(5)按同轴方式套装在所述的内管(3)外侧,所述的内管(3)和所述的外管(5)之间设有紊流网(4),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管(5)左右两端管口嵌装固定有外管接头(1);所述的内管(3)左右两端管口嵌装固定有内管接头(2),所述的外管接头(1)均具有油道口,所述的内管接头(2)均具有水道口;所述的紊流网(4)两端分别压在所述的外管接头(1)内壁和内管接头(2)外壁之间,并在压接处外端口经钎焊封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