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85496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冷却器盖、冷却器芯,冷却器壳体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冷却器盖为腔体结构,由油腔间隔分隔为进油腔和出油腔,在冷却器盖一侧设有与进油腔相通的进油口、另一侧设有与出油腔相通的出油口,在进油腔内设有第一机油道,在出油腔内设有第四机油道;冷却器芯为板翅式结构,在其上面的一端设有第二机油道、另一端设有第三机油道,所述第二机油道与第一机油道连接相通,所述第三机油道与第四机油道连接相通。在冷却器盖上至少设有一个旁通阀,旁通阀的进油端与进油腔相通、出油端与出油腔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加强对机油的冷却,降低机油消耗,改善润滑效果,使冷却器芯得到有效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润滑系统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水冷式机油冷却器
技术介绍
对于发动机来说,机油冷却器是发动机冷却以及润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动机运行中,其内部的冷却和润滑是靠机油循环来进行的。如果未经冷却的机油一直在发动机内部循环势必造成发动机机油温度过高,会加大发动机的机油消耗和降低润滑效果,从而降低机油的使用周期以及发动机的寿命。为了降低机油消耗,增加发动机和机油的运行寿命,需要加强机油冷却器对机油进行冷却。CN203703094U公开了“一种水冷整体式不锈钢机油冷却器”,包括底板、顶板、第一油道芯片、下油上水芯片、上油下水芯片、第一水道芯片。组成冷却水道的芯片采用双面带紫铜覆层焊料的不锈钢材料,芯片采用密布圆台状凸起结构设计,两芯片组装后,两芯片的凸起顶端面相互对齐贴合,到真空钎焊炉焊接时,凸台表面的紫铜覆层焊料融化,将两芯片通过密布的凸台面融合焊接在一起形成水道。组成油道的芯片也采用双面带紫铜覆层焊料的不锈钢材料,到真空钎焊炉焊接时,芯片表面的紫铜覆层焊料融化,分别与翅片焊接在一起形成油道。在保证水道、油道强度和功能的情况下,水道层减少了内翅片和两层铜焊片,油道层减少了两层铜焊片,实现了简化操作工艺、降低成本、优化结构的效果。但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其能够加强对机油的冷却,降低发动机的机油消耗,改善润滑效果;能够使冷却器芯得到有效的保护,不仅安装、拆卸方便,便于清洗,还能够单独更换部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连接在冷却器壳体上端的冷却器盖、连接在冷却器盖下面并伸入冷却器壳体内的冷却器芯,在所述冷却器壳体的一侧下部设有冷却水进口、另一侧上部设有冷却水出口,其特征是:所述冷却器盖为腔体结构,由油腔间隔分隔为进油腔和出油腔,在所述冷却器盖一侧设有与进油腔相通的进油口、另一侧设有与出油腔相通的出油口,在所述进油腔内设有第一机油道,在所述出油腔内设有第四机油道;所述冷却器芯为板翅式结构,在其上面的一端设有第二机油道、另一端设有第三机油道,所述第二机油道与第一机油道连接相通,所述第三机油道与第四机油道连接相通。所述的发动机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在所述冷却器盖上至少设有一个旁通阀,所述旁通阀的进油端连接在油腔间隔上并与所述进油腔相通,所述旁通阀的出油端与所述出油腔相通。进一步,在所述第二机油道与第一机油道的连接部位和所述第三机油道与第四机油道的连接部位分别设有密封垫圈。进一步,在所述冷却器壳体的上端与冷却器盖的下面之间设有密封垫片。进一步,在所述冷却器盖上设有两个旁通阀。进一步,在冷却器壳体的底部设有放水口。进一步,所述冷却器芯采用06Cr19Ni10不锈钢加工焊接而成。进一步,所述冷却器壳体和冷却器盖均采用铝合金铸造而成。进一步,所述冷却器芯与冷却器壳盖之间设有压板。进一步,所述冷却器壳体内腔底面设有两只碟形弹簧,所述冷却器芯的下面与所述两只碟形弹簧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的技术效果:根据热传递基本公式Φ=KA⊿T可以看出,降低温度⊿T与带走热量Φ成正比,因此带走的热量越多,则降低温度越多。带走热量Φ则与接触面积A和导热系数K成正比。本结构使冷却水紧紧包围着机油冷却器芯,接触面积A达到了最大。由于不锈钢的导热系数K高,水的比热较大,因此在机油流过机油冷却器的过程中,冷却水可以带走较大的热量Φ,因此使机油温度大幅度降低(⊿T较大)。本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率大于30%。例如:机油从发动机流出温度为97°,经过机油冷却器后,机油温度经测试为65°。大大降低了机油温度,充分达到设计所需的冷却效果。由于设置了旁通阀,在机油压力过高的情况下,旁通阀自动开启,使机油压力降低,从而有效地保护冷却器芯。由于设置了压板和碟形弹簧,对冷却器芯起到定位作用,防止其在冷却器壳体内晃动,同时对冷却器芯也起到减振作用,有效保护冷却器芯,延长其使用寿命。由于冷却器芯通过六角螺栓安装在冷却器盖的下方,冷却器盖通过六角螺栓安装在冷却器壳体上端,冷却器壳体通过六角螺栓安装在发动机上,旁通阀直接通过螺纹旋入到冷却器盖上。冷却器盖、旁通阀、密封垫圈、冷却器芯、密封垫片、冷却器壳体均为独立部件,采用六角螺栓装配在一起。取下螺栓,就可以取下相应的部件,实现了组装方便,拆卸方便,清洗方便,更可以更换相应部件。例如长时间工作的冷却器芯里面会产生由机油从发动机里面带出来的废弃物而导致清洗不净,先取下冷却器盖和冷却器壳体相连接的六角螺栓,然后取下冷却器芯和冷却器盖相连接的六角螺栓,即可对冷却器芯进行清洗,或单独的更换冷却器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之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之二;图4是图3的A-A断面图。图中:1-冷却器壳体,2-冷却器盖,3-冷却器芯,4-密封垫圈,5-密封垫片,6-旁通阀;11-冷却水进口,12-冷却水出口;20-机油进口,21-第一机油道,22-第二机油道,23-第三机油道,24-第四机油道,25-机油出口,26-进油腔,27-油腔间隔,28-出油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发动机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1、连接在冷却器壳体上端的冷却器盖2、连接在冷却器盖下面并伸入冷却器壳体内的冷却器芯3,在所述冷却器壳体的一侧下部设有冷却水进口11、另一侧上部设有冷却水出口12,其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所述冷却器盖2为腔体结构,由油腔间隔27分隔为进油腔26和出油腔28,在所述冷却器盖一侧设有与进油腔相通的进油口20、另一侧设有与出油腔相通的出油口25,在所述进油腔内设有第一机油道21,在所述出油腔内设有第四机油道24;所述冷却器芯3为板翅式结构,在其上面的一端设有第二机油道22、另一端设有第三机油道23,所述第二机油道与第一机油道连接相通,所述第三机油道与第四机油道连接相通。板翅式结构散热面积大,能够改善冷却器芯在水介质下的散热性能。在所述冷却器盖2上设有一个旁通阀6,所述旁通阀的进油端连接在油腔间隔27上并与所述进油腔26相通,所述旁通阀的出油端与所述出油腔28相通。在正常机油压力下,旁通阀不起作用,机油由机油进口进入,经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第四油道后,从机油出口排出,流过机油冷却器;冷却水由冷却水进口进入冷却器壳体内,并且充满冷却器壳体,然后从冷却水出口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1)、连接在冷却器壳体上端的冷却器盖(2)、连接在冷却器盖下面并伸入冷却器壳体内的冷却器芯(3),在所述冷却器壳体的一侧下部设有冷却水进口(11)、另一侧上部设有冷却水出口(12),其特征是:所述冷却器盖(2)为腔体结构,由油腔间隔(27)分隔为进油腔(26)和出油腔(28),在所述冷却器盖一侧设有与进油腔相通的进油口(20)、另一侧设有与出油腔相通的出油口(25),在所述进油腔内设有第一机油道(21),在所述出油腔内设有第四机油道(24);所述冷却器芯(3)为板翅式结构,在其上面的一端设有第二机油道(22)、另一端设有第三机油道(23),所述第二机油道与第一机油道连接相通,所述第三机油道与第四机油道连接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1)、连接在冷却器壳体上端的冷却
器盖(2)、连接在冷却器盖下面并伸入冷却器壳体内的冷却器芯(3),在所述冷却器壳体的
一侧下部设有冷却水进口(11)、另一侧上部设有冷却水出口(12),其特征是:所述冷却器盖
(2)为腔体结构,由油腔间隔(27)分隔为进油腔(26)和出油腔(28),在所述冷却器盖一侧设
有与进油腔相通的进油口(20)、另一侧设有与出油腔相通的出油口(25),在所述进油腔内
设有第一机油道(21),在所述出油腔内设有第四机油道(24);所述冷却器芯(3)为板翅式结
构,在其上面的一端设有第二机油道(22)、另一端设有第三机油道(23),所述第二机油道与
第一机油道连接相通,所述第三机油道与第四机油道连接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冷却器盖(2)上
至少设有一个旁通阀(6),所述旁通阀的进油端连接在油腔间隔(27)上并与所述进油腔
(26)相通,所述旁通阀的出油端与所述出油腔(28)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二机油道
(22)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国生周晓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克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