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水冷模块的汽车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0624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双水冷模块的汽车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风扇、发动机散热器、低温散热器、空调风冷冷凝器、水冷冷凝器和水冷式中冷器六部分。低温散热器和空调风冷冷凝器并排为一层,两者同时固定连接在发动机散热器的迎风面上;水冷式中冷器的中冷器出水口与低温散热器连接,低温散热器与水冷冷凝器连接,水冷冷凝器与水冷式中冷器的中冷器进水口连接;水冷冷凝器连接空调风冷冷凝器,空调冷媒从水冷冷凝器进入,从空调风冷冷凝器上的冷媒出口流出。水冷冷凝器为双层结构,内层流通冷却水,则外层流通空调冷媒,或者内层流通空调冷媒,则外层流通冷却水,冷却水和空调冷媒进行热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冷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双水冷模块的汽车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国家对于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汽车厂商都推出了采用增压中冷方案的发动机散热器,即在自然吸气型发动机上增加中冷器;对于油电混合动力发动机,则需增加用于电动机和冷却逆变器的低温散热器。增加的中冷器或者副散热器将会增加冷却模块的空气阻力,为了保证通过冷却模块的冷却风的风速和自然吸气相同,则需增大冷却风扇的动力,且增大冷却模块需要的空间尺寸,这将为驱动源的导入带来很大的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双水冷模块的汽车冷却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带双水冷模块的汽车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风扇、发动机散热器、低温散热器、空调风冷冷凝器、水冷冷凝器和水冷式中冷器六部分。低温散热器和空调风冷冷凝器并排为一层,两者同时固定连接在发动机散热器的迎风面上;水冷式中冷器的中冷器出水口与低温散热器连接,低温散热器与水冷冷凝器连接,水冷冷凝器与水冷式中冷器的中冷器进水口连接;水冷冷凝器连接空调风冷冷凝器,空调冷媒从水冷冷凝器进入,从空调风冷冷凝器上的冷媒出口流出。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水冷冷凝器固定在空调风冷冷凝器的侧面,或者独立布置到其他合适的位置。水冷冷凝器为双层结构,外层侧壁设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内层两端连通,设置成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r>水冷冷凝器在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其一,水冷冷凝器的内层流通冷却水,外层流通空调冷媒,此时第一接口连通空调冷媒,第二接口连接空调风冷冷凝器,第三接口连接低温散热器,第四接口连接水冷式中冷器;其二,水冷冷凝器的内层流通空调冷媒,外层流通冷却水,此时第一接口连接水冷式中冷器,第二接口连接低温散热器,第三接口连接空调风冷冷凝器,第四接口连通空调冷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低温散热器和空调风冷冷凝器并排为一层,缩小了冷却模块的空气阻力,无需提高发动机风扇的动力,缩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其二,所涉及的水冷冷凝器的热交换媒介处于气体与液体两种形态,热传导率高,且结构紧凑。其三,汽车高速行驶时风量大,进气量大,水冷中冷器的热交换量较大,空调风冷冷凝器热交换量有盈余,水冷冷凝器的热交换量较小,此时低温散热器主要用于辅助水冷中冷器;汽车怠速或低速行驶时风量小,进气量小,水冷中冷器的热交换量非常低,空调风冷冷凝器热交换量较小,水冷冷凝器的热交换量较大,此时低温散热器主要用于辅助空调风冷冷凝器,因此,两种工况无需使用切换阀等控制手段就能实现自动互补切换,可靠易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水冷冷凝器的局部剖视图。附图中:1—发动机风扇;2—发动机散热器;3—低温散热器;4—空调风冷冷凝器;41—冷媒出口;5—水冷冷凝器;51—第一接口;52—第二接口;53—第三接口;54—第四接口;6—水冷式中冷器;61—中冷器出水口;62—中冷器进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双水冷模块的汽车冷却装置,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包括发动机风扇1、发动机散热器2、低温散热器3、空调风冷冷凝器4、水冷冷凝器5和水冷式中冷器6。低温散热器3和空调风冷冷凝器4上下并排为一层,固定连接在发动机散热器2的迎风面上,降低冷却模块的空气阻力;水冷式中冷器6的中冷器出水口61与低温散热器3连接,低温散热器3与水冷冷凝器5连接,水冷冷凝器5与水冷式中冷器6的中冷器进水口62连接;水冷冷凝器5连接空调风冷冷凝器4,空调冷媒从水冷冷凝器5进入,从空调风冷冷凝器4上的冷媒出口41流出。如附图2和附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中,水冷冷凝器5固定在空调风冷冷凝器4的侧面,或者独立布置到其他合适的位置,节省冷却模块需要的空间尺寸;水冷冷凝器5为双层结构,外层侧壁设置第一接口51和第二接口52,内层两端设置第三接口53和第四接口54。本专利技术中,水冷冷凝器5存在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方式一:如附图1所示,水冷冷凝器5的内层流通冷却水,外层流通空调冷媒。此时,第一接口51接通空调冷媒,第二接口52连接空调风冷冷凝器4,第三接口53连接低温散热器3,第四接口54连接水冷式中冷器6。连接方式二:如附图4所示,水冷冷凝器5的内层流通空调冷媒,外层流通冷却水。此时,第一接口51连接水冷式中冷器6,第二接口52连接低温散热器3,第三接口53连接空调风冷冷凝器4,第四接口54接通空调冷媒。水冷冷凝器的热交换媒介处于气体与液体两种形态,热传导率高,且结构紧凑;水冷冷凝器的两种连接方式都可以实现此汽车冷却装置的热交换自动互补切换,且可靠易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双水冷模块的汽车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风扇(1)、发动机散热器(2)、低温散热器(3)、空调风冷冷凝器(4)、水冷冷凝器(5)和水冷式中冷器(6),发动机风扇(1)与发动机散热器(2)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低温散热器(3)和空调风冷冷凝器(4)并排为一层,两者同时固定连接在发动机散热器(2)的迎风面上;所述的水冷式中冷器(6)的中冷器出水口(61)与低温散热器(3)连接,低温散热器(3)与水冷冷凝器(5)连接,水冷冷凝器(5)与水冷式中冷器(6)的中冷器进水口(62)连接;所述的水冷冷凝器(5)为双层结构,外层设置第一接口(51)和第二接口(52),内层设置第三接口(53)和第四接口(54);第二接口(52)与空调风冷冷凝器(4)连接,第三接口(53)与低温散热器(3)连接,第四接口(54)与水冷式中冷器(6)连接;或者第一接口(51)与水冷式中冷器(6)连接,第二接口(52)与低温散热器连接,第三接口(53)与空调风冷冷凝器(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水冷模块的汽车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风扇(1)、发动机散热
器(2)、低温散热器(3)、空调风冷冷凝器(4)、水冷冷凝器(5)和水冷式中冷
器(6),发动机风扇(1)与发动机散热器(2)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低
温散热器(3)和空调风冷冷凝器(4)并排为一层,两者同时固定连接在发动机
散热器(2)的迎风面上;
所述的水冷式中冷器(6)的中冷器出水口(61)与低温散热器(3)连接,低温
散热器(3)与水冷冷凝器(5)连接,水冷冷凝器(5)与水冷式中冷器(6)的中冷器
进水口(62)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小平郑永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