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正平专利>正文

便携式熔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77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携式熔铅炉,它由熔铅锅、支架、炉盆、气化器、外罩及异径烟囱等构成,利用废混合油作燃料,在封闭的外罩内进行二次燃烧,具有升温快,温度高,熔化时间短的特点,能较好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携带方便,适合城市供水行业和野外熔铅施工用。(*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属于熔铅炉,应用在供水行业及野外熔铅施工用。传统的熔铅方法通常是将铅锅置于地面,用木柴加热熔化铅锭。这种加热方式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耗费大量木柴;二是燃烧的热能利用率低;三是熔化时间长,铅挥发性高,环境污染大,在城市区内及防火区施工有较大危害,造成工作上的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铅施工用、利用废混合矿物油类作燃料、升温快、温度高、携带方便、封闭式的熔铅炉。本技术的熔铅炉,是将铅锭竖直置于铅锅三脚架内,一次或几次将废混合油注入锅内燃烧。当铅锭开始熔化落入锅内时,即停止向锅内加油。然后点燃炉盆内油气,进行二次加热,以提高液铅温度,达到浇灌,迅速施工的要求。本技术熔铅炉的优点在于利用废混合油在封闭的炉内进行二次加热。从而升温快,温度高,熔化时间短,能较好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熔铅炉携带方便,适合城市和野外施工作业之用。附图1是本技术便携式熔铅炉的立体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结构细节及工作情况加以详细叙述。本技术熔铅炉由一个上大下小的圆台型熔铅锅(1),圆环支架(2),支架(2)下端四根支撑圆钢焊接在一个带短圆筒的空心圆锥形炉盆(3)的上部内侧口,在炉盆(3)圆锥中心部位安装了一个带六只气孔的圆筒形的气化器(4),炉盆(3)外壁下端焊接有四只对称的支脚(5),全部支撑在地面上。在与支架(2)同高的位置上安装有一圆筒形外罩(6),外罩(6)周边钻有多个气孔(7)和有一个较大的点火孔(8),外罩(6)内壁下部与炉盆(3)相挨着部位,垂直焊接了一个挡风集气环(15),外罩(6)上部还焊有圆环口(14),并跟支架(2)上端的四根支托圆钢焊接,这样支架(2)、外罩(6)、炉盆(3)及支脚(5)构成了一个整体。在外罩(6)顶板上竖直安装了异径烟囱(9),它是由大小三个圆筒焊接成的,其中间圆筒下侧开有一个舀铅液的小门(10),上部还焊有两个对称的提环(11),排烟口(12)在小圆筒的顶部。进油管(16)穿过外罩(5)和炉盆(3)后,连接在气化器(4)口,它可将废油注入到气化器(4)内。本技术熔铅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将少量废混合油倒入熔铅锅(1)中,通过熔铅锅(1)上部的一个铁三脚架(13)的支撑,把铅锭竖直放在熔铅锅(1)中,然后罩上异径烟囱(9),点燃熔铅锅内废油,油直接在铅锭表面上燃烧,熔化过程就开始了。当铅锭熔化掉入熔铅锅,燃烧火焰稍降低时,可将废油通过注油管(16)注入气化器(4)中,从点火孔(8)将废油点燃,这时高温的油气并混着大量空气沿着熔铅锅底部、外侧,以及异径烟囱(9)与熔铅锅上边缘构成的夹缝而进入熔铅锅中,油气在整个流动过程中猛烈燃烧,直至完全燃烧干净,余气从排烟口(12)排出。高温熔化的铅液即可舀出或从熔铅锅中全部倒出进行铅浇灌作业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熔铅炉,其特征是由圆台形熔铅锅〔1〕、圆环支架〔2〕、圆锥形炉盆〔3〕、圆筒形气化器〔4〕、多孔的圆筒形外罩〔6〕以及异径烟囱〔9〕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便携式熔铅炉,其特征是由圆台形熔铅锅[1]、圆环支架[2]、圆锥形炉盆[3]、圆筒形气化器[4]、多孔的圆筒形外罩[6]以及异径烟囱[9]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铅炉,其特征在于熔铅锅〔1〕内壁上端焊有一个三脚架〔13〕,用于竖直放置铅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铅炉,其特征在于在圆锥形炉盆〔3〕的中央安装有一个带气孔的圆筒形气化器〔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铅炉,其特征在于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正平
申请(专利权)人:潘正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