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电转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77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炮制中药材的中药电转炉的结构,它由装有电炉丝的炉体、炉体内的转锅和可使炉体上下旋转的炉体架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中药原料的炮制摆脱了由手工操作、凭经验控制质量的传统生产方式,实现了工业化、自动化生产,生产出的产品一致性好,质量稳定;摆脱了开放式的生产过程,实现了密闭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的卫生指标,杜绝了环境污染。(*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工业上炮制中药材用的中药电转炉的结构。目前,炮制中药材一直沿用传统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即将药材放入锅中,置于炉火上人工翻炒,以这种方式生产,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只能凭操作者的经验和眼力来掌握,稍不留意就可能产生费品,并且因人而异,产品质量一致性差,生产在开放形式下进行,既容易污染被炮制物,又影响生产环境。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中药电转炉,它能自动地、在密封状态下完成中药材的炮制过程。为了解决上述任务,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本技术由炉体1、转锅2和炉体架3构成。上述炉体为腔体,横卧于炉体架上,其下部由下部保温材料4筑成,下部保温材料上布有电炉丝5,其上部由上部保温材料6构成。上述转锅为圆柱形腔体,置于炉体中,其尾部与电机7驱动的支撑于炉体架上的后托轮8配合,其前部支于固定在炉体架上的前托轮9上,在其内有热电偶以传递给仪表转锅内的温度参数。上述炉体架有一个带有轴承座10的架体11,一个与炉体连接的旋转架12通过轴与架体上的轴承座配合,旋转架可由固接于炉体架上的电动推杆13驱动上下旋转。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技术使中药原料的炮制摆脱了由人工操作,凭经验掌握质量的手工生产方式,实现了工业化、自动化生产,生产出的产品一致性好,质量稳定;摆脱了开放式的生产过程,实现了密闭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的卫生指标,杜绝了环境污染。本技术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在实施例中,转锅前端装有转锅门14,其与转锅前端口铰链连接,转锅门通过转锅门电动推杆15驱动开闭。在实施例中,转锅内壁有轴向的搅拌筋16,在实施例中,炉体的下部保温材料选用保温砖;炉体的上部保温材料选用保温纤维。权利要求1.中药电转炉,其特征在于它由炉体、转锅、炉体架等构成;上述炉体为腔体,横卧于炉体架上,其下部由下部保温材料筑成,下部保温材料上布有电炉丝,其上部由上部保温材料构成;上述转锅为圆柱形腔体,置于炉体中,其尾部与电机驱动的支撑于炉体架上的后托轮配合,其前部支于固定在炉体架上的前托轮上,在转锅内有热电偶以传递给仪表转锅内的温度参数;上述炉体架有一个带有轴承座的架体,一个与炉体连接的旋转架通过轴与架体上的轴承座配合,旋转架由固接于炉体架上的电动推杆驱动上下旋转。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电转炉,其特征在于转锅前端有转锅门,其与转锅前端口铰链连接;转锅门与驱动其开闭的转锅门电动推杆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电转炉,其特征在于在转锅内壁有轴向的搅拌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炮制中药材的中药电转炉的结构,它由装有电炉丝的炉体、炉体内的转锅和可使炉体上下旋转的炉体架构成。本技术使中药原料的炮制摆脱了由手工操作、凭经验控制质量的传统生产方式,实现了工业化、自动化生产,生产出的产品一致性好,质量稳定;摆脱了开放式的生产过程,实现了密闭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的卫生指标,杜绝了环境污染。文档编号F27B7/00GK2160871SQ9321208公开日1994年4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13日专利技术者高继发, 王用宾 申请人:天津市北方工业炉联合开发服务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中药电转炉,其特征在于:它由炉体、转锅、炉体架等构成;上述炉体为腔体,横卧于炉体架上,其下部由下部保温材料筑成,下部保温材料上布有电炉丝,其上部由上部保温材料构成;上述转锅为圆柱形腔体,置于炉体中,其尾部与电机驱动的支撑于炉体架上的后托轮配合,其前部支于固定在炉体架上的前托轮上,在转锅内有热电偶以传递给仪表转锅内的温度参数;上述炉体架有一个带有轴承座的架体,一个与炉体连接的旋转架通过轴与架体上的轴承座配合,旋转架由固接于炉体架上的电动推杆驱动上下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继发王用宾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北方工业炉联合开发服务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