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转炉化的操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9968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炉转炉化的操作工艺,采用85-95%铁水、5-15%废钢的炉料结构,在电炉炉盖打开后,废钢通过料篮一次性加入;利用兑铁装置,以2.0-4.0吨/min的速度连续兑入铁水,同时通过安装在炉壁的三支炉壁普莱克斯碳氧枪向炉内射入氧气流,并根据炉内吹炼状况调节供氧强度,保证炉内碳含量稳定在0.40-0.80%;吹氧同时往电炉中加入石灰、返矿、石灰石,进行造渣并调节炉内钢水温度,吹炼过程电炉中钢水温度控制在1500℃-1560℃的范围内,确保炉内碳氧反应稳定;电炉终点控制钢水温度在1600℃-1650℃,完成电炉冶炼。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电炉转炉化生产喷溅严重、脱磷困难的难题,喷溅轻,电炉冶炼时间短,实现了节能降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领域,涉及一种电炉的操作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能降低电耗和电极消耗的电炉转炉化的操作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电炉炼钢厂生产采用60-40%废钢、40-60%铁水的炉料结构,通过摩尔氧枪和三支炉壁射流氧枪向炉内供氧的同时,通过供电系统向电炉炉内通电进行冶炼,冶炼电耗高达225kwh/t,电极消耗高达I. 2kg/t,因此电炉生产成本大大高于转炉冶炼成本。 在常规超高功率电弧炉炉型中,打开炉盖通过料篮直接向炉内加入废钢。图I是现有技术中氧枪安装位置示意图。图I中,炉体51、EBT区域52,在炉体51内壁圆周上由门框6位置开始,依次设有1#水冷板61、2#水冷板62、3#水冷板63、4#水冷板64、5#水冷板65、6#水冷板66、7#水冷板67、8#水冷板68、9#水冷板69和10#水冷板60,摩尔枪7设置在10#水冷板60处,1#氧枪71、2#氧枪72、3#氧枪73分别设置在3#水冷板63、4#水冷板64、和8#水冷板68处。电炉与转炉炼钢相比,主要差距在电炉使用的铁水比较低,采用电能加热钢水,电炉冶炼电耗及电极成本高达150元/吨,因此电炉降本就要提高入炉铁水t匕,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峰耿建林是一峰孙光涛张正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