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383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推进器,包括机架、推进机构和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带动推进机构转动;转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第一驱动电机、从动件和轴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内壁设有与第一驱动电机下端配合的支撑部,这样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能更好地支撑第一驱动电机,减少第一驱动电机工作时的震动,提高其稳定性;安装台与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内壁之间设有间隙,这样第一驱动电机上端不会与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内壁直接接触,提高第一驱动电机带动光轴转动的效率;通过在第二从动件与从动件安装槽之间设有间隙;进一步提高第一驱动电机带动光轴转动的效率。

A prope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进器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推进器。
技术介绍
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船舶,潜艇,水下机器人等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矢量推进技术始终是这些设备难以攻克的技术。目前,船舶,潜艇,AUV(无缆水下机器人)等设备多数都是以螺旋桨为推动装置。旋桨转动使水流产生旋转向后的运动,这种旋转向后运动的水流只有平行于桨轴方向的速度分量才能对水下航行器产生有效推力,其具有水流扩展角大、卷吸和掺混能力非常强,一起具有回流区等弱特性,因而大大降低了其推进效率。推力矢量化程度低,特别在航行器转弯时其推力会丧失。另外,海底形势复杂多变,需要应对诸多的突发状况。水下机器人的机动性应当适应这险峻的形势,但是大多数的水下机器人灵活性不足。水下机器人要转弯,就必须同时调动水平翼和垂直翼两个方向上的舵进行控制,极大地限制了灵活性。目前,有些水下机器人为了实现矢量推进的功能,在机器人上安装多个螺旋桨推进器,这样虽然也或多或少能够实现矢量推进的作用,却增加了机器人的复杂性,也增加了重量和成本,在不工作时造成浪费,而且不利于检修。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进器,包括机架、推进机构和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带动推进机构转动;其特征在于:转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第一驱动电机、从动件和轴承机构;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通过螺栓与机架连接,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内,第一驱动电机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台,安装台与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内壁存在间隙,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内壁设有与第一驱动电机下端配合的支撑部;第一驱动电机包括第一驱动轮;/n机架包括从动件安装槽和轴承安装槽,从动件安装槽设置在机架内靠近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的一端,轴承机安装槽设置在机架内远离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的一端,从动件安装槽半径大于轴承安装槽半径,从动件安装槽和轴承安装槽之间具有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进器,包括机架、推进机构和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带动推进机构转动;其特征在于:转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第一驱动电机、从动件和轴承机构;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通过螺栓与机架连接,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内,第一驱动电机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台,安装台与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内壁存在间隙,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内壁设有与第一驱动电机下端配合的支撑部;第一驱动电机包括第一驱动轮;
机架包括从动件安装槽和轴承安装槽,从动件安装槽设置在机架内靠近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的一端,轴承机安装槽设置在机架内远离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的一端,从动件安装槽半径大于轴承安装槽半径,从动件安装槽和轴承安装槽之间具有通孔;
从动件包括第一从动件和第二从动件,第二从动件设置在从动件安装槽内,第二从动件与从动件安装槽存在间隙;第二从动件包括由第二从动件表面向内凹陷的第一凹陷槽和第二凹陷槽,第一凹陷槽设置在靠近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第二凹陷槽设置在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第一从动件设置在第一凹陷槽内,第一从动件与第一驱动轮连接;
轴承机构包括轴承和光轴,轴承设置在轴承安装槽内,光轴设置在轴承内,光轴与轴承之间存在间隙,光轴穿过通孔与第二凹陷槽连接。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剑卢国杰林梓健梁儒彬王丹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