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双玲专利>正文

温差电致冷系统的顶置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14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温差电致冷及传热领域,特别是一种温差电致冷系统的顶置散热装置。包括系统主体、输入端和输出端与温差电致冷器中热端相连通的散热器,散热器置于系统主体顶面外部。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热交换的路径长、速度慢、工质流动阻力大、冷凝效果差、空间利用效果差、外形单调的缺点,具有热交换路径短、阻力小、工质循环速度快、提高了致冷效率和空间利用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温差电致冷及传热领域,特别是一种温差电致冷系统的顶置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带有翅条的盘曲热管构成的散热器,其主体一般采用垂直安装在半导体电子致冷冷藏箱的系统主体后壁外侧。故现有技术存在着下述缺陷1、垂直安装的散热器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是自下而上逐段进行的,热交换路径长、速度慢;2、在热管向下盘曲的管腔中,热管内的工质处于反向循环,流动阻力较大;3、垂直安装的散热管由于自致冷系统中蒸发腔引出后,与环境随即进行热交换,无法形成加热端与冷凝端之间明显的隔热段,使加热端与冷凝端之间的温差减小,进而减弱了工质的循环动力,降低了工质的循环速度;4、由于热管后置使墙体与散热器主体要留有一定的散热空间,造成对空间的利用效果差。5、有些冷藏箱的后置散热器,还常采用风机强制风冷,系统噪音大,在进入家庭使用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质循环快、阻力小、热交换路径短、无噪音的温差电致冷系统的顶置散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是温差电致冷系统的顶置散热装置,包括系统主体2、输入端和输出端与温差电致冷器中热端相连通的散热器3,散热器3置于系统主体2顶面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温差电致冷系统的顶置散热装置,包括系统主体(2)、输入端和输出端与温差电致冷器中热端相连通的散热器(3),其特征在于散热器(3)置于系统主体(2)顶面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金宇温泉
申请(专利权)人:王双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