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的内循环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15292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的内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变压器主体、电芯工作腔、油枕和风扇插板,变压器主体的上端一侧设有油枕,变压器主体的另一侧设有电芯工作腔,油枕的下方设有散热腔,散热腔的一侧通过风扇插槽插有风扇插板,在变压器主体内设有油枕,油枕通过上部连通油管、螺旋散热器和下部连通油管连接电芯工作腔,通过散热有的热胀冷缩效应,实现了变压器的自循环散热,在散热腔的一侧设有风扇插槽,风扇插槽内插接有风扇插板,散热风扇将上的热量带出变压器,使螺旋散热器的散热的更加彻底,使得散热油的温度不会随变压器长时间的工作而升高,加快了变压器的散热速度,提高了变压器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的内循环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相关
,具体为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的内循环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油浸变压器在散热方式上均采用的是在变压器外壳侧面设置多个分别连通变压器上下两端的油管,然后在油管上设置螺旋散热器,两端的油管均连接油枕,通过散热油热胀冷缩的效应,使散热油在变压器和油枕内部形成循环,使散热油通过螺旋散热器达到散热效果,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散热器内的温度,但是当变压器长时间工作时,散热油自然冷却降温的速度比升温的速度慢,导致散热油的温度慢慢升高,无法及时散热,一些油浸式变压器在散热器外设有一个或多个散热风扇,这种方式虽然比自然冷却效果好,但是降温的效率依然不是很好,一旦变压器快速升温,这种方式却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降温,难免会对变压器的工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的内循环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的内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变压器主体、电芯工作腔、油枕和风扇插板,变压器主体的上端一侧设有油枕,变压器主体的另一侧设有电芯工作腔,油枕的下方设有散热腔,散热腔的一侧通过风扇插槽插有风扇插板,所述油枕的上端一侧连通上部连通油管的一端,上部连通油管的另一端连通电芯工作腔的上端,油枕的下端通过输油管道连通螺旋散热器的上端,螺旋散热器位于散热腔内,螺旋散热器的下端通过输油管道连通电芯工作腔的下端;所述风扇插板的上下端错位设有两个安装槽,风扇插板上端的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风扇安装板,风扇插板下端的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风扇安装板,第一风扇安装板和第二风扇安装板均设有风扇,风扇的背面通过铰接轴铰接套管,套管内套接有滑杆,滑杆远离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块,滑块套接在往复丝杠上,往复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杆的一端,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伞状齿轮与转轴相互啮合,转轴与电机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两个风扇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轴铰接第一风扇安装板和第二风扇安装板。优选的,所述上部连通油管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流向为油枕至电芯工作腔。优选的,所述螺旋散热器有五个,五个螺旋散热器并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变压器主体内设有油枕,油枕通过上部连通油管、螺旋散热器和下部连通油管连接电芯工作腔,通过散热有的热胀冷缩效应,实现了变压器的自循环散热,在散热腔的一侧设有风扇插槽,风扇插槽内插接有风扇插板,散热风扇将螺旋散热器上的热量带出变压器,使螺旋散热器的散热的更加彻底,使得散热油的温度不会随变压器长时间的工作而升高,影响变压器的工作,风扇插板上的两个风扇交错设置,且风扇插板上的电机通过往复丝杠带动两个风扇同时摆动,形成不规则的螺旋风,加快了变压器的散热速度,提高了变压器的散热效率,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油枕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风扇插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风扇安装板结构示意图。图中:变压器主体1、电芯工作腔2、油枕3、上部连通油管31、散热腔4、螺旋散热器5、下部连通油管51、风扇插槽6、风扇插板7、第一风扇安装板8、第二风扇安装板9、风扇10、套管11、滑杆12、滑块13、往复丝杠14、传动杆15、转轴16、电机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的内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变压器主体1、电芯工作腔2、油枕3和风扇插板7,变压器主体1的上端一侧设有油枕3,变压器主体1的另一侧设有电芯工作腔2,油枕3的下方设有散热腔4,散热腔4的一侧通过风扇插槽6插有风扇插板7,油枕3的上端一侧连通上部连通油管31的一端,上部连通油管31的另一端连通电芯工作腔2的上端,上部连通油管31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流向为油枕3至电芯工作腔2,油枕3的下端通过输油管道连通螺旋散热器5的上端,螺旋散热器5位于散热腔4内,螺旋散热器5的下端通过输油管道连通电芯工作腔2的下端,通过热胀冷缩效应,实现了变压器的自循环散热,螺旋散热器5有五个,五个螺旋散热器5并联设置。风扇插板7的上下端错位设有两个安装槽,风扇插板7上端的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风扇安装板8,风扇插板7下端的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风扇安装板9,第一风扇安装板8和第二风扇安装板9均设有风扇10,风扇10将螺旋散热器5上的热量带出变压器主体1,使螺旋散热器5的散热的更加彻底,使得散热油的温度不会随变压器主体1长时间的工作而升高,影响变压器主体1的工作,两个风扇10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轴铰接第一风扇安装板8和第二风扇安装板9,风扇10的背面通过铰接轴铰接套管11,套管11内套接有滑杆12,滑杆12远离套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块13,滑块13套接在往复丝杠14上,往复丝杠14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杆15的一端,传动杆15的另一端通过伞状齿轮与转轴16相互啮合,转轴16与电机17的中心轴固定连接,电机通过往复丝杠14带动两个风扇10同时摆动,形成不规则的螺旋风,加快了变压器主体1的散热速度,提高了变压器主体1的散热效率。散热油通过通过螺旋散热器5散热,形成热胀冷缩效应,而电机17上的转轴16带动往复丝杠14转动,使得滑块13在往复丝杠14上做往复运动,两个风扇10通过套管11、滑杆12和滑块13往复摆动,两个风扇10交错设置,形成不规则的螺旋风,将螺旋散热器5上的热量带出变压器主体1,加快了变压器主体1的散热速度。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的内循环散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的内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变压器主体(1)、电芯工作腔(2)、油枕(3)和风扇插板(7),变压器主体(1)的上端一侧设有油枕(3),变压器主体(1)的另一侧设有电芯工作腔(2),油枕(3)的下方设有散热腔(4),散热腔(4)的一侧通过风扇插槽(6)插有风扇插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枕(3)的上端一侧连通上部连通油管(31)的一端,上部连通油管(31)的另一端连通电芯工作腔(2)的上端,油枕(3)的下端通过输油管道连通螺旋散热器(5)的上端,螺旋散热器(5)位于散热腔(4)内,螺旋散热器(5)的下端通过输油管道连通电芯工作腔(2)的下端;所述风扇插板(7)的上下端错位设有两个安装槽,风扇插板(7)上端的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风扇安装板(8),风扇插板(7)下端的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风扇安装板(9),第一风扇安装板(8)和第二风扇安装板(9)均设有风扇(10),风扇(10)的背面通过铰接轴铰接套管(11),套管(11)内套接有滑杆(12),滑杆(12)远离套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块(13),滑块(13)套接在往复丝杠(14)上,往复丝杠(14)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杆(15)的一端,传动杆(15)的另一端通过伞状齿轮与转轴(16)相互啮合,转轴(16)与电机(17)的中心轴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的内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变压器主体(1)、电芯工作腔(2)、油枕(3)和风扇插板(7),变压器主体(1)的上端一侧设有油枕(3),变压器主体(1)的另一侧设有电芯工作腔(2),油枕(3)的下方设有散热腔(4),散热腔(4)的一侧通过风扇插槽(6)插有风扇插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枕(3)的上端一侧连通上部连通油管(31)的一端,上部连通油管(31)的另一端连通电芯工作腔(2)的上端,油枕(3)的下端通过输油管道连通螺旋散热器(5)的上端,螺旋散热器(5)位于散热腔(4)内,螺旋散热器(5)的下端通过输油管道连通电芯工作腔(2)的下端;所述风扇插板(7)的上下端错位设有两个安装槽,风扇插板(7)上端的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风扇安装板(8),风扇插板(7)下端的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风扇安装板(9),第一风扇安装板(8)和第二风扇安装板(9)均设有风扇(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立谦张正勤刘玉铭周智琳罗福萍林小英李德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闽西天龙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