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芴醇-D9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0930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苯芴醇‑D9的合成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无水氯化铝的存在下,将化合物1和氯乙酰氯进行傅克反应制得化合物2;2)将化合物2和硼氢化钠进行还原反应,制得化合物3;3)将化合物3和正丁胺进行取代反应,制得化合物4;4)在碱存在下,将化合物4和对氯苯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制得化合物5;5)在碳酸钾存在下,将化合物5和氘代正溴丁烷‑D9进行取代反应,制得苯芴醇‑D9。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使用市售的氘代正溴丁烷‑D9为氘代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合成得到氘代苯芴醇‑D9,避免使用二正丁胺‑D9,且此路线将价格昂贵的氘代原料作为最后一步反应原料,有利于降低成本。

A synthesis method of phenylfluorenol-d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苯芴醇-D9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苯芴醇-D9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

技术介绍
苯芴醇是我国创制的甲氟喹类新药,对间日疟有性体和无性体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对间日疟有良好的防止作用,对恶性疟无性体也有杀灭作用,但起效缓慢。能降低血中配子体率,抑制配子体在蚊体内发育。在抗氯喹恶性疟流行区试用证明,对抗氯喹或多药抗性的恶性疟的治愈率在95%以上。与篙甲醚配伍,二者抗疟作用可以互补,苯芴醇杀虫彻底,作用持久,但控制症状缓慢。动物实验证明,本品毒性甚小,临床未见不良反应。氘代苯芴醇D9目前应用于药理毒理临床研究,目前未见合成报道。苯芴醇常规合成方法如下:以邻氨基苯甲酸经过重氮偶联制得联苯-2,2-二羧酸,再脱水、还原得到芴-4-羧酸,经过氯化、酰氯化得到2,7-二氯芴-4-甲酰氯,再与重氮甲烷反应、溴化制得2,7-二氯芴-4-溴甲基酮,经过硼氢化钾还原得到2,7-二氯芴-4-环氧乙烷,再依次与二正丁胺、对氯苯甲醛缩合制得苯芴醇。如果采用苯芴醇的方法合成氘代苯芴醇D9,合成难点在于二正丁胺-D9难以获得。目前市面没有二正丁胺-D9售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苯芴醇-D9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苯芴醇-D9的合成方法,苯芴醇-D9的结构如式I所示,合成路线如下: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无水氯化铝的存在下,将化合物1和氯乙酰氯进行傅克反应制得化合物2;2)将化合物2和硼氢化钠进行还原反应,制得化合物3;3)将化合物3和正丁胺进行取代反应,制得化合物4;4)在碱存在下,将化合物4和对氯苯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制得化合物5;5)在碳酸钾存在下,将化合物5和氘代正溴丁烷-D9进行取代反应,制得苯芴醇-D9;所述的步骤1)中,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3小时;所述的步骤2)中,反应溶剂为无水乙醇,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2小时;所述的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3小时;所述的步骤4)中,反应溶剂为无水甲醇,反应条件为回流反应15小时;所述的步骤5)中,反应溶剂为乙腈,反应条件为回流反应16小时。优选地,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室温搅拌下,将无水氯化铝悬浮在二氯甲烷中,而后置于冰盐浴中,缓慢滴加氯乙酰氯,完成后,继续冰盐浴下滴加化合物1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完成后,室温反应3小时,制得化合物2;2)在冰浴下搅拌下,将化合物2溶于无水乙醇中,分批缓慢加入硼氢化钠,完成后,室温反应2小时,制得化合物3;3)将化合物3溶于正丁胺溶液中,加热至140℃反应3小时,制得化合物4;4)将氢氧化钠溶解在无水甲醇中,室温下加入化合物4和对氯苯甲醛,回流反应15小时,制得化合物5;5)将化合物5、氘代正溴丁烷-D9、碳酸钾及乙腈加入反应瓶中,回流反应16小时,制得苯芴醇-D9。更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中,化合物1、氯乙酰氯和无水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1.12:1:41;所述的步骤2)中,化合物2和硼氢化钠的摩尔比为1:1;所述的步骤3)中,化合物3和正丁胺的摩尔比为1:19.09;所述的步骤4)中,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化合物4、对氯苯甲醛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1.50:2.08;所述的步骤5)中,化合物5、氘代正溴丁烷-D9和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1.50: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首次使用市售的氘代正溴丁烷-D9为氘代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合成得到氘代苯芴醇-D9,避免使用二正丁胺-D9,且此路线将价格昂贵的氘代原料作为最后一步反应原料,有利于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制得的苯芴醇-D9的HNMR图谱。具体实施方式氘代正溴丁烷-D9购自CambridgeIsotopeLaboratories,Inc.。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苯芴醇-D9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合成路线如下:室温搅拌下,将无水氯化铝(4.0g,30.0mmol)悬浮在15毫升二氯甲烷中,而后置于冰盐浴中,缓慢滴加氯乙酰氯(2.7g,23.9mmmol),完成后,继续冰盐浴下滴加化合物1(5.0g,21.3mmol)和25毫升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完成后,室温反应3小时,监测反应,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倒入300毫升冰水中,二氯甲烷(8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水洗1次,饱和食盐水洗1次,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品柱层析得到5.8克化合物2,收率87%。步骤2)合成路线如下:在冰浴下搅拌下,将化合物2(5.5g,17.7mmol)溶于80毫升无水乙醇中,分批缓慢加入硼氢化钠(670mg,17.7mmol),完成后,室温反应2小时,监测反应,反应完全后,加入冰水150毫升,乙酸乙酯(50mlx3)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用水和饱和食盐水各洗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粗品柱层析得5.1g化合物3,收率92%。步骤3)合成路线如下:将化合物3(5.0g,15.9mmol)溶于30毫升正丁胺(303.5mmol)溶液中,加热至140℃反应3小时,监测反应,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而后加入120毫升水,乙酸乙酯(50mlx3)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用水和饱和食盐水各洗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粗品柱层析得4.6g化合物4,收率82%。步骤4)合成路线如下:将氢氧化钠(1.5g,37.5mmol)溶解在70毫升无水甲醇中,室温下加入化合物4(6.3g,18.0mmol)和对氯苯甲醛(3.8g,27.0mmol),回流反应15小时,监测反应,反应完全后,反应液冷却室温,加入250毫升水,乙酸乙酯(50mlx4)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用水和饱和食盐水各洗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粗品柱层析得5.5g化合物5,收率65%。步骤5)合成路线如下:将化合物5(1.5g,3.2mmol)、氘代正溴丁烷-D9(700.9mg,4.8mmol)、碳酸钾(884.5mg,6.4mmol)及60毫升乙腈加入200毫升单口瓶中,回流反应16小时后,监测反应,反应完全后,加入150毫升水,乙酸乙酯(50mlx3)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用水和饱和食盐水各洗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粗品柱层析得1.2g黄色固体,收率70%,MS:537.3[M+H]。制得产物的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显示产物为苯芴醇-D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苯芴醇-D9的合成方法,苯芴醇-D9的结构如式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苯芴醇-D9的合成方法,苯芴醇-D9的结构如式I所示,



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如下:



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无水氯化铝的存在下,将化合物1和氯乙酰氯进行傅克反应制得化合物2;
2)将化合物2和硼氢化钠进行还原反应,制得化合物3;
3)将化合物3和正丁胺进行取代反应,制得化合物4;
4)在碱存在下,将化合物4和对氯苯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制得化合物5;
5)在碳酸钾存在下,将化合物5和氘代正溴丁烷-D9进行取代反应,制得苯芴醇-D9;
所述的步骤1)中,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3小时;
所述的步骤2)中,反应溶剂为无水乙醇,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2小时;
所述的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140oC,反应时间为3小时;
所述的步骤4)中,反应溶剂为无水甲醇,反应条件为回流反应15小时;
所述的步骤5)中,反应溶剂为乙腈,反应条件为回流反应16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室温搅拌下,将无水氯化铝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贲昊玺于海涛唐小航孙爱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昊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