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物中间体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0930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属于医药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以2,6‑二氯苯甲酸为原料,经过硝化反应,高选择性得到2,6‑二氯‑3‑硝基苯甲酸,接着在酸性条件下与甲醇反应成酯,随后选择性氟化得到2‑氟‑3‑硝基‑6‑氯苯甲酸甲酯,最后催化氢化得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路线,起始原料易得,工艺过程中均为精细化工中常见单元操作,反应连续性增加,方便了工业化的操作,为下游药物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基础。

Synthesis of 2-fluoro-3-amino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癌药物中间体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
,特别涉及多种新型抗癌药物中间体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技术背景新型抗癌药物中间体为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CAS:1195768-18-3,其结构式如下:目前现有技术中WO2011059610A1专利中以2-氟-3溴-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氨化得到产品,但其原料成本很高,路线如下:此外,该专利还报道采用邻氟甲苯为原料经硝化、氧化、置换、还原得到产品,但副产较多且提纯困难、收率低成本高,合成路线如下:上述合成方法中,原料不易获得,或者采用五价铬在强酸中氧化,还原时采用水合肼或铁粉,环保压力大。因此,采用易得的起始原料,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寻找到合适的放大工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了一种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新合成路线。以2,6-二氯苯甲酸为原料,经过硝化反应,高选择性得到2,6-二氯-3-硝基苯甲酸,接着在酸性条件下与甲醇反应成酯,随后选择性氟化得到2-氟-3-硝基-6-氯苯甲酸甲酯,最后催化氢化得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采用本专利技术工艺路线,起始原料易得,工艺过程中均为精细化工中常见单元操作,反应连续性增加,方便了工业化的操作,为下游药物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基础。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2,6-二氯苯甲酸I为原料,经过硝化反应,高选择性得到2,6-二氯-3-硝基苯甲酸II,接着在酸性条件下与甲醇反应成酯得到2,6-二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III,随后选择性氟化得到2-氟-3-硝基-6-氯苯甲酸甲酯IV,最后催化还原脱氯得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采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合成方法,从2,6-二氯苯甲酸依次经过硝化、酯化、氟化、还原脱氯等四步完成,具体反应步骤为:第一步:硝化反应,将2,6-二氯苯甲酸Ⅰ在硫酸和硝酸混合体系中,加热反应后生成2,6-二氯-3-硝基苯甲酸II。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步中,硫酸为浓硫酸,硝酸采用浓硝酸或发烟硝酸。反应温度为0-80℃,采用发烟硝酸时常温即可完成。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步中,2,6-二氯苯甲酸Ⅰ、硫酸与硝酸的摩尔比为1:2-5:1-1.5。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步反应典型操作如下:将2,6-二氯苯甲酸Ⅰ溶于浓硫酸中,升温至30-70℃,滴加硝酸和硫酸混酸,反应0.5-5h,得到的反应液有机溶剂萃取、经水洗、脱溶、干燥得到中间体Ⅱ。第二步:酯化反应,将2,6-二氯-3-硝基苯甲酸II与甲醇在硫酸或氯化亚砜存在下反应生成2,6-二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III。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硫酸催化反应时,2,6-二氯-3-硝基苯甲酸II、甲醇与硫酸的摩尔比为1:10-30:0.01-0.2。采用氯化亚砜反应时,2,6-二氯-3-硝基苯甲酸II、甲醇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10-30:1-1.5。反应在回流条件下进行。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步反应典型操作如下:将2,6-二氯-3-硝基苯甲酸II溶于甲醇中,加入催化量硫酸升温至回流,反应0.5-5h后,得到反应液经脱溶、水洗、干燥得到2,6-二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III。第三步:氟化反应,将2,6-二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III与氟化试剂在有机溶剂中,升温反应生成2-氟-3-硝基-6-氯苯甲酸甲酯IV。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氟化试剂选自氟化锂、氟化钾、氟化钠、氟化铵、氟化铯等。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溶剂选自极性非质子溶剂,例如DMSO、DMF等。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2,6-二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III与氟化试剂摩尔比为1:2-8:1-1.1。反应温度为80-150℃。在上述反应条件下,氟化时位置选择性高,主产物与异构体产物比例高于27:1。而采用2,6-二氯-3-硝基苯甲酸II与氟化试剂同样条件下反应时,异构体比例明显高于采用2,6-二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III为原料时,存在明显量异构体,分离收率低约15-23%。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步反应典型操作如下:将2,6-二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III溶于DMF溶剂中,加入氟化试剂,升温至80-150℃,反应0.5-10h。反应液降温加水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2-氟-3-硝基-6-氯苯甲酸甲酯IV。第四步:还原脱氯反应,将2-氟-3-硝基-6-氯苯甲酸甲酯IV,在金属催化剂存在下,通入氢气加压反应得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金属催化剂选自铂碳、钯碳等。氢气压力为0.5-0.8MPa。催化剂在第一批次使用完毕后,可以循环套用6-10次。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四步反应典型操作如下:将中间体Ⅴ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钯碳催化剂,通入氢气加压至5-8公斤压力反应3-10h,得到反应液经过滤、脱色、脱溶、水洗、干燥后得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专利技术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工艺路线,每步反应可以连续进行,仅需在最后一步进行重结晶纯化,四步收率在82-84%,最终产品纯度在99.0%以上。路线中起始原料易得,工艺过程中均为精细化工中常见单元操作,反应连续性增加,方便了工业化的操作,为下游药物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基础。具体实施例:第一步:2,6-二氯-3-硝基苯甲酸的合成实施例1氮气保护下,将2,6-二氯苯甲酸100g(0.5235mol)分批加入到92%浓硫酸223g(2.093mol,4eq),控制温度在10-25℃搅拌下滴加预先配置好的68%浓硝酸72g和92%浓硫酸55g的混合酸,滴加完毕后升温至30℃反应0.5-1小时,取样HPLC检测原料<0.2%,降温至0-10℃,每次加入7倍体积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共萃取两次,有机相合并,加入0-10℃水洗涤至水相pH=2-3,有机相减压浓缩至不流液,得到中间体2,6-二氯-3-硝基苯甲酸117.7g,HPLC检测化学纯度98.8%,收率95.2%,1HNMR(400MHz,MeOH-d4):δ=7.98(d,1H),7.66(d,1H).实施例2氮气保护下,将2,6-二氯苯甲酸100g(0.5235mol,1eq)和92%浓硫酸70g(0.657mol,1.26eq)混合,控制温度在0-25℃搅拌下滴加预先配置好的95%发烟硝酸36g和92%浓硫酸38g的混合酸,滴加完毕后室温反应5小时,取样HPLC检测原料<0.2%,降温至0-10℃,每次加入8倍体积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共萃取两次,有机相合并,加入0-10℃水洗涤至水相pH=2-3,有机相减压浓缩至不流液,得到中间体2,6-二氯-3-硝基苯甲酸116.8g,HPLC检测化学纯度98.3%,收率94.5%。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以2,6-二氯苯甲酸I为原料,经过硝化反应得到2,6-二氯-3-硝基苯甲酸II,接着在酸性条件下与甲醇反应成酯得到2,6-二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III,随后选择性氟化得到2-氟-3-硝基-6-氯苯甲酸甲酯IV,最后催化还原脱氯得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以2,6-二氯苯甲酸I为原料,经过硝化反应得到2,6-二氯-3-硝基苯甲酸II,接着在酸性条件下与甲醇反应成酯得到2,6-二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III,随后选择性氟化得到2-氟-3-硝基-6-氯苯甲酸甲酯IV,最后催化还原脱氯得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硝化反应操作为,将2,6-二氯苯甲酸Ⅰ在硫酸和硝酸混合体系中,加热反应后生成2,6-二氯-3-硝基苯甲酸I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硫酸为浓硫酸,硝酸采用浓硝酸或发烟硝酸;反应温度为0-80℃,采用发烟硝酸时常温即可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2,6-二氯苯甲酸Ⅰ、硫酸与硝酸的摩尔比为1:2-5:1-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酯化反应操作为,将2,6-二氯-3-硝基苯甲酸II与甲醇在硫酸或氯化亚砜存在下反应生成2,6-二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II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电云蔡伟兵娄凯
申请(专利权)人:浦拉司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