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醛或酮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醛或酮,尤其C3-C5醛或酮加氢催化剂,特别是3-羟基丙醛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该催化剂催化下制备醇,尤其是由3-羟基丙醛制备1,3-丙二醇的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Cu-Si体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该催化剂催化下制备醇,尤其是由3-羟基丙醛制备1,3-丙二醇的方法。
技术介绍
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聚合物单体合成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特别用于生产PTT。现有生产工艺中采用3-羟基丙醛加氢的方法生产1,3-丙二醇,其中原料3-羟基丙醛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丙烯醛水合法及环氧乙烷氢甲酰化法。3-羟基丙醛加氢过程一般采用固定床工艺或釜式工艺,3-羟基丙醛加氢催化剂主要为雷尼镍(即以镍为活性中心的负载型催化剂)以及以钌等贵金属为活性中心的负载型催化剂。例如,CN1342521A中提及以雷尼镍为3-羟基丙醛加氢催化剂,3-羟基丙醛的转化率为100%,1,3-丙二醇的选择性>99%,但由于雷尼镍催化剂存在颗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醛或酮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Cu-Si体系催化剂,按质量计,所述催化剂中Cu的含量为所述催化剂总质量的20.0%-4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醛或酮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Cu-Si体系催化剂,按质量计,所述催化剂中Cu的含量为所述催化剂总质量的20.0%-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结构简式为Cu-M-SiO2,其中M为第VIII族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所述催化剂中M的含量为所述催化剂总质量的0.1%-1.0%,所述SiO2的含量为所述催化剂总质量的59.9%-79.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M选自Ni、Ru、Rh、Pd、Os、Ir和Pt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300-600m2/g,孔容为0.5-1.0cm3/g。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盐溶解在水中,配制成铜盐溶液,所述铜盐优选硫酸铜、磷酸铜、硝酸铜或盐酸铜,更优选硝酸铜;
2)向步骤1)得到的铜盐溶液中加入一种或多种C1-C5的一元醇和一种或多种有机硅化合物,所述C1-C5的一元醇优选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仲丁醇、异丁醇、戊醇或3-甲基丁醇,更优选甲醇、乙醇或丙醇,所述有机硅化合物优选C1-C5醇的正硅酸酯,更优选正硅酸四甲酯、正硅酸四乙酯、正硅酸四丙酯、正硅酸四异丙酯、正硅酸四丁酯、正硅酸四异丁酯、正硅酸四仲丁酯或正硅酸四戊酯,特别优选正硅酸四甲酯、正硅酸四乙酯或正硅酸四丙酯,所述水、C1-C5的一元醇和有机硅化合物的质量比为水:C1-C5的一元醇:有机硅化合物=1:(1-3):(1-5),搅拌形成溶胶凝液;
3)使步骤2)形成的溶胶凝液在室温下老化;
4)将步骤3)得到的老化后的溶胶凝液在烘箱中烘干处理,得到催化剂前体;
5)配制pH为10-12的氨水溶液,将步骤4)得到的催化剂前体加入配制好的氨水溶液中,蒸氨,直至pH为7-8,优选7-7.5时停止蒸氨,冷却至室温,抽滤后将固体干燥和焙烧,得到所述的催化剂。
7.一种制备如前述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蒸氨法,以有机硅化合物为硅源,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盐和M的盐溶解在水中,配制成混合盐溶液,所述铜盐优选硫酸铜、磷酸铜、硝酸铜或盐酸铜,更优选硝酸铜,所述M的盐优选M的硫酸盐、M的磷酸盐、M的硝酸盐或M的盐酸盐,更优选M的硝酸盐;
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盐溶液中加入一种或多种C1-C5的一元醇和一种或多种有机硅化合物,所述C1-C5的一元醇优选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仲丁醇、异丁醇、戊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华,赵聪,袁帅,黎源,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