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容易出现动力总成故障而导致整车停留在轨道上,从而导致运营事故,同时,轨道车辆在启动和制动时,点头和推头现象较为明显,导致乘客的舒适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轨道车辆,通过设置两个集成度较高的动力转向架,从而提高轨道车辆的运营可靠性和舒适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车辆,包括至少一节单编组列车,所述单编组列车包括:车体;动力转向架,所述动力转向架包括动力总成和桥主体,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和变速箱,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变速箱与所述桥主体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转向架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动力转向架和第二动力转向架,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和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车辆,通过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动力转向架,从而当一个动力转向架的动力总成失效时,轨道车辆还可以依靠另一个动力转向架的动力总成继续行驶,而不会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至少一节单编组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编组列车包括:/n车体;/n动力转向架,所述动力转向架包括动力总成和桥主体,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和变速箱,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变速箱与所述桥主体传动连接;/n所述动力转向架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动力转向架和第二动力转向架,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和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至少一节单编组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编组列车包括:
车体;
动力转向架,所述动力转向架包括动力总成和桥主体,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和变速箱,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变速箱与所述桥主体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转向架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动力转向架和第二动力转向架,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和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动力总成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一侧,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动力总成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一侧;
或:
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动力总成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一侧,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动力总成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主体包括车轴,
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动力总成集成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车轴的内部;
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动力总成集成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车轴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电机和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变速箱沿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桥主体的轴线方向排布;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电机和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变速箱沿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桥主体的轴线方向排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变速箱的左侧,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变速箱的左侧;
或:
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变速箱的右侧,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变速箱的右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变速箱的左侧,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变速箱的右侧;
或:
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变速箱的右侧,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变速箱的左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与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结构相同。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桥主体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变速箱的输入轴线与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桥主体的轴线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桥主体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变速箱的输入轴线与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桥主体的轴线平行设置。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电机和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车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电机和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车轴同轴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和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均包括差速器,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差速器集成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转向架的桥主体的内部,第二动力转向架的差速器集成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转向架的桥主体的内部。
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