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增程车型的整车热管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热管理请求信号时,识别所述热管理请求信号的类型;根据类型确定对应的输入变量和调控对象,所述输入变量是从车辆状态参数中选取的;根据所述输入变量对所述调控对象进行模糊控制。本申请的方案采用功率模糊控制方式,因而不需要数据标定和工况模拟,节省了大量的数据标定,从根本上解决了因数据标定不完全导致的控制策略不合理的问题;还降低了控制策略的复杂程度,提高了整车热管理效果,避免整车出现非预期效果。
Thermal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of extended rang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程车型的整车热管理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汽车热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增程车型的整车热管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关注度逐步提升,研发长续航里程的电动汽车是目前各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商的热门发展方向,因此电动汽车增程车型随之应运而生。增程车型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靠发动机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然后向电池充电;或者发动机直接驱动电机工作。增程车型相对于纯电动汽车主要优势在于续航里程长,发动机工作效率高,电池电量少、体积小,不受温度环境制约。由于电池电量减少,驱动电机功率大,电池放电倍率高、温升快,且整车其他零部件还需制冷或者加热,因此增程车型对整车热管理控制要求高。但是,目前的一些主机厂商对热管理不重视,在热管理上耗能比例较大,导致整车续航里程缩短,不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整车零部件在不同环境下正常工作,且为能够实现汽车的灵活控制,制定一种合理的整车热管理策略已是首要任务。相关技术中,现有增程车型在热管理上大多采用根据温差进行分段功率控制的方式来解决电池温升快的问题,并满足整车加热或者制冷的需求。但是车辆行驶工况复杂且多变,整车其他零部件发热量或制冷量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大量数据标定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整车热管理策略,导致热管理策略过于复杂;并且部分工况模拟难度高,导致标定数据不完全,热管理策略不合理、不节能,影响整车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增程车型的整车热管理方法和装置。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增程车型的整车热管理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热管理请求信号时,识别所述热管理请求信号的类型;根据类型确定对应的输入变量和调控对象,所述输入变量是从车辆状态参数中选取的;根据所述输入变量对所述调控对象进行模糊控制。进一步地,当所述热管理请求信号的类型为乘员舱制冷时,所述输入变量包括蒸发器温度,所述调控对象包括压缩机;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输入变量对所述调控对象进行模糊控制,包括:控制压缩机开启,并将压缩机PWM值设定为第一初始值;开启持续时间段T1后,如果蒸发器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压缩机PWM值增加第一改变量;如果蒸发器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压缩机PWM值减少第二改变量。进一步地,当所述热管理请求信号的类型为乘员舱加热时,所述输入变量包括乘员舱PTC温度,所述调控对象包括乘员舱PTC;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输入变量对所述调控对象进行模糊控制,包括:如果乘员舱PTC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则控制乘员舱PTC关闭;如果乘员舱PTC温度小于第四温度阈值,则控制乘员舱PTC开启。进一步地,当所述热管理请求信号的类型为电池加热时,所述根据类型确定对应的输入变量和调控对象,包括:判断发动机是否处于大循环散热模式;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输入变量和调控对象。进一步地,当发动机未处于大循环散热模式时,所述输入变量包括进水温度与目标水温的温差,所述调控对象包括水暖PTC;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输入变量对所述调控对象进行模糊控制,包括:控制水暖PTC开启,并根据温差确定水暖PTC的初始功率;开启持续时间段T2后,如果温差小于第五温度阈值,则控制水暖PTC的功率增加第三改变量;如果温差大于第六温度阈值,则控制水暖PTC的功率减少第四改变量。进一步地,当发动机处于大循环散热模式时,所述输入变量包括进水温度与目标水温的温差,所述调控对象包括电池循环水泵和水暖PTC;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输入变量对所述调控对象进行模糊控制,包括:如果水暖PTC工作,则控制水暖PTC关闭;控制电池循环水泵开启,并将水泵PWM值设定为第二初始值;开启持续时间段T3后,如果温差小于第五温度阈值,则将水泵PWM值增加第五改变量;如果温差大于第六温度阈值,则将水泵PWM值减少第六改变量;当温差大于第七温度阈值时,控制关闭发动机余热对电池加热;当温差小于第八温度阈值时,控制开启发动机余热对电池加热。进一步地,当所述热管理请求信号的类型为电池制冷时,所述输入变量包括进水温度与目标水温的温差,所述调控对象包括压缩机;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输入变量对所述调控对象进行模糊控制,包括:控制压缩机开启,并将压缩机PWM值设定为第三初始值;如果如果温差小于第五温度阈值,则将压缩机PWM值减少第七改变量;开启持续时间段T4后,如果温差大于第六温度阈值,则将压缩机PWM值增加第八改变量。进一步地,当所述热管理请求信号的类型为乘员舱制冷和电池制冷时,所述输入变量包括蒸发器温度、进水温度与目标水温的温差,所述调控对象包括电池循环水泵和压缩机;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输入变量对所述调控对象进行模糊控制,包括:控制压缩机开启,并将压缩机PWM设定为第四初始值控制电池循环水泵开启,并将水泵PWM设定为第五初始值;根据蒸发器温度和温差确定压缩机PWM和水泵PWM的调控变量;根据调控变量控制电池循环水泵和压缩机。进一步地,当所述热管理请求信号的类型为电机制冷时,所述输入变量包括温度变化速率,所述调控对象包括电机水泵;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输入变量对所述调控对象进行模糊控制,包括:控制电机水泵开启,并将水泵PWM值设定为第六初始值;如果温度变化速率大于第一变化阈值,则将水泵PWM值增加第九改变量;如果温度变化速率小于第二变化阈值,则将水泵PWM值减少第十改变量。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增程车型的整车热管理装置,包括:识别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热管理请求信号时,识别所述热管理请求信号的类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类型确定对应的输入变量和调控对象,所述输入变量是从车辆状态参数中选取的;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变量对所述调控对象进行模糊控制。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方案采用功率模糊控制方式,因而不需要数据标定和工况模拟,节省了大量的数据标定,从根本上解决了因数据标定不完全导致的控制策略不合理的问题;还降低了控制策略的复杂程度,提高了整车热管理效果,避免整车出现非预期效果。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增程车型的整车热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增程车型的整车热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程车型的整车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接收到热管理请求信号时,识别所述热管理请求信号的类型;/n根据类型确定对应的输入变量和调控对象,所述输入变量是从车辆状态参数中选取的;/n根据所述输入变量对所述调控对象进行模糊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程车型的整车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热管理请求信号时,识别所述热管理请求信号的类型;
根据类型确定对应的输入变量和调控对象,所述输入变量是从车辆状态参数中选取的;
根据所述输入变量对所述调控对象进行模糊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热管理请求信号的类型为乘员舱制冷时,所述输入变量包括蒸发器温度,所述调控对象包括压缩机;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输入变量对所述调控对象进行模糊控制,包括:
控制压缩机开启,并将压缩机PWM值设定为第一初始值;
开启持续时间段T1后,如果蒸发器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压缩机PWM值增加第一改变量;如果蒸发器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压缩机PWM值减少第二改变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热管理请求信号的类型为乘员舱加热时,所述输入变量包括乘员舱PTC温度,所述调控对象包括乘员舱PTC;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输入变量对所述调控对象进行模糊控制,包括:
如果乘员舱PTC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则控制乘员舱PTC关闭;
如果乘员舱PTC温度小于第四温度阈值,则控制乘员舱PTC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热管理请求信号的类型为电池加热时,所述根据类型确定对应的输入变量和调控对象,包括:
判断发动机是否处于大循环散热模式;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输入变量和调控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动机未处于大循环散热模式时,所述输入变量包括进水温度与目标水温的温差,所述调控对象包括水暖PTC;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输入变量对所述调控对象进行模糊控制,包括:
控制水暖PTC开启,并根据温差确定水暖PTC的初始功率;
开启持续时间段T2后,如果温差小于第五温度阈值,则控制水暖PTC的功率增加第三改变量;如果温差大于第六温度阈值,则控制水暖PTC的功率减少第四改变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动机处于大循环散热模式时,所述输入变量包括进水温度与目标水温的温差,所述调控对象包括电池循环水泵和水暖PTC;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输入变量对所述调控对象进行模糊控制,包括:
如果水暖PTC工作,则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杨,李天顺,陈作,张谦,程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