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副车架侧冲滑块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261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副车架侧冲滑块组件,包括滑座、导套、导杆,滑座的前端设有柱形凸起,滑座的前后端贯穿有阶梯孔,导套螺纹连接在第二孔体的前端,导杆滑配在所述导套内,导杆的头部设有用于冲孔的冲头,导套的尾部延伸至滑座外,导杆的侧壁设有环形凸起,导套端部与环形凸起之间设有弹性部件,第二孔体的尾部设有弹簧座,导杆的尾部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滑座的后端两侧设有斜块,所述斜块上设有第二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车副车架侧冲滑块组件,体积小、结构紧凑,组装方便快捷,在上模下压过程中,实现同步侧冲成型,减少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易拆卸,维护保养方便,使用寿命长,且能根据需求进行零部件更换。

A side impact slider assembly of automobile sub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副车架侧冲滑块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副车架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副车架侧冲滑块组件。
技术介绍
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只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使车桥、悬挂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习惯上称为“副架”。副架的作用是阻隔振动和噪声,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所以大多出现在豪华的轿车和越野车上,有些汽车还为引擎装上副架。传统的没有副车架的承载式车身,其悬挂是直接与车身钢板相连的。因此前后车桥的悬挂摇臂机构都为散件,并非总成。在副车架诞生以后,前后悬挂可以先组装在副车架上,构成一个车桥总成,然后再将这个总成一同安装到车身上。副车架通常采用冲压和焊接的加工方式,一种副车架,其冲压包括上部冲压成门型,侧壁冲凹孔,并在凹孔底面冲孔,传统的模具采用级进模,结构复杂,且体积大,且损坏后维修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一次成型、且维护保养方便的汽车副车架侧冲滑块组件。【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副车架侧冲滑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座、设置在所述滑座内的导套和导杆,所述滑座的前端中心设有用于凹孔成型的柱形凸起,所述滑座的前后端贯穿有与所述柱形凸起同轴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孔体、第二孔体和第三孔体,所述第一孔体位于所述滑座前端,所述第三孔体位于滑座后端,所述第一孔体与所述第二孔体之间形成第一限位面;所述导套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孔体的前端、且其头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面接触,所述导杆滑配在所述导套内,所述导杆的前端设有用于冲孔的冲头,所述导套的尾部向后延伸至所述滑座外,所述导杆的侧壁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孔体内,所述导套端部与所述环形凸起之间设有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副车架侧冲滑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座、设置在所述滑座内的导套和导杆,所述滑座的前端中心设有用于凹孔成型的柱形凸起,所述滑座的前后端贯穿有与所述柱形凸起同轴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孔体、第二孔体和第三孔体,所述第一孔体位于所述滑座前端,所述第三孔体位于滑座后端,所述第一孔体与所述第二孔体之间形成第一限位面;所述导套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孔体的前端、且其头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面接触,所述导杆滑配在所述导套内,所述导杆的前端设有用于冲孔的冲头,所述导套的尾部向后延伸至所述滑座外,所述导杆的侧壁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孔体内,所述导套端部与所述环形凸起之间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使所述导杆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所述第二孔体的尾部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上开设有容所述导杆尾部穿过的孔,所述导杆的尾部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滑座的后端两侧设有斜块,所述斜块上设有第二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副车架侧冲滑块组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国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百宏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