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车架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安装架及车架。集成安装架,用于车架,所述集成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所述集成安装架的中部为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第一安装区用于支撑座椅支架;在所述集成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时,在所述第一安装区沿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区,所述第二安装区用于安装安全带插锁。本申请将座椅支架和安全带插锁安装在集成安装架上,且对二者的安装位置进行合理布局,减少了对空间占用,使得车体结构更加紧凑。
Integrated mounting frame and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安装架及车架
本申请涉及车架零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安装架及车架。
技术介绍
整车布置是汽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由于车辆的配置条件越来越高,车架上安装的零部件也越来越多,同时要兼顾安全、成本及空间的考虑。车体中的安装空间越来越小,零件的安装位置越来越紧凑,车架上安装的安全带插锁、座椅支架和低频天线等零部件需要得到合理的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安装架及车架,用于集成安装安全带插锁和座椅支架,使得车体结构更加紧凑。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成安装架,用于车架,所述集成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所述集成安装架的中部为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第一安装区用于支撑座椅支架;在所述集成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时,在所述第一安装区沿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区,所述第二安装区用于安装安全带插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安装区,所述第三安装区用于安装车辆天线;在所述集成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时,所述第三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区靠近车头方向的一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包括凸起部和贴合部,所述凸起部突出于所述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围设在所述凸起部的周围;所述凸起部的顶面为平面,所述凸起部的顶面为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贴合部的底面用于与所述车架贴合,所述第二安装区位于所述贴合部的顶面;所述凸起部包括至少一个立面,靠近车头方向的一侧的所述立面为所述第三安装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区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组,所述第一安装孔组中的第一安装孔和所述座椅支架上的连接孔对应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组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集成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时,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组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按第一预设距离间隔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区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安全带插锁的连接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集成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时,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按第二预设距离间隔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区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对所述安全带插锁在第一方向上定位,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对所述安全带插锁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定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集成安装架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为腰形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集成安装架上设置有进液孔;在所述集成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时,在所述第一安装区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进液孔,以使电泳液从所述进液孔进入所述集成安装架与所述车架之间的间隙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架,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集成安装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集成安装架,用于车架,集成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集成安装架的中部为第一安装区,第一安装区用于支撑座椅支架;在集成安装架安装在车架上时,在第一安装区沿车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区,第二安装区用于安装安全带插锁。具体来说,集成安装架与车架连接,集成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座椅支架的第一安装区,座椅支架用于支撑座椅,第一安装区设置于集成安装架的中部,使得多座椅的支撑更加稳定。对于常规车型来说,每排座椅一般沿车架的宽度排布,座椅上配备有安全带,安全带插锁一般设置于相邻两个座椅之间,所以在第一安装区沿车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区,用于安装安全带插锁,对空间的利用更加合理。本申请提供的集成安装架,将座椅支架和安全带插锁安装在集成安装架上,且对二者的安装位置进行合理布局,减少了对空间占用,使得车体结构更加紧凑。本申请还提供了车架,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集成安装架。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该车架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集成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集成安装架的第一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集成安装架的第二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集成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1-第一安装区;102-第二安装区;103-座椅支架;104-安全带插锁;105-第三安装区;106-车辆天线;107-凸起部;108-贴合部;109-第一安装孔;110-第一安装孔组;111-第二安装孔;112-第一定位凸起;113-第二定位凸起;114-第一定位孔;115-第二定位孔;116-进液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集成安装架,用于车架,集成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区101和第二安装区102;集成安装架的中部为第一安装区101,第一安装区101用于支撑座椅支架103;在集成安装架安装在车架上时,在第一安装区101沿车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区102,第二安装区102用于安装安全带插锁104。具体来说,集成安装架与车架连接,集成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座椅支架103的第一安装区101,座椅支架103用于支撑座椅,第一安装区101设置于集成安装架的中部,使得多座椅的支撑更加稳定。对于常规车型来说,每排座椅一般沿车架的宽度排布,座椅上配备有安全带,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安装架,用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n所述集成安装架的中部为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第一安装区用于支撑座椅支架;/n在所述集成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时,在所述第一安装区沿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区,所述第二安装区用于安装安全带插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安装架,用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
所述集成安装架的中部为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第一安装区用于支撑座椅支架;
在所述集成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时,在所述第一安装区沿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区,所述第二安装区用于安装安全带插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安装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安装区,所述第三安装区用于安装车辆天线;
在所述集成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时,所述第三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区靠近车头方向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起部和贴合部,所述凸起部突出于所述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围设在所述凸起部的周围;
所述凸起部的顶面为平面,所述凸起部的顶面为所述第一安装区;
所述贴合部的底面用于与所述车架贴合,所述第二安装区位于所述贴合部的顶面;
所述凸起部包括至少一个立面,靠近车头方向的一侧的所述立面为所述第三安装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区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组,所述第一安装孔组中的第一安装孔和所述座椅支架上的连接孔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组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集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晏殊,麻桂红,麻桂艳,李成鑫,吴明伟,田雪,郭龙,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金杯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